首页 > 国家地理 > 阿坝草原行 > 正文

阿坝草原行(18)猛固铁索桥【东方晓】2004-12-21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05日 17:58)

  从马尔康踏上国庆草原之行的归途返回成都,我们绕开堵车严重的鹧鸪山隧道,从卓克基官寨南行,直插小金县。当我们冒着飞雪翻越梦笔山垭口,便进入小金境内。由于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雨雪天气,下山途中不时遇见塌方和山体滑坡,险些造成此路不通。好在我们的金杯面包车底盘较高,在一处新鲜的塌方处,我们抓紧时间搬开能够搬动的石块,贺师冒着山上仍不断有泥石滚落下来的危险,加足马力冲上刚塌下来的泥石堆,从两块巨石缝中艰难的挤了过来。阿弥陀佛!


猛固桥南桥

  看着其他底盘低矮的轿车被堵在了小金一侧,我们暗自庆幸自己的幸运。下午2点到达美沃乡,为了将车载干粮消灭在归途中,我们找了一家能提供鲜开水的小饮食店,点上两碗胡萝卜烧牛肉,然后将方便面、酸辣粉丝等抱下车,每人泡上两大碗,大家齐心协力将其逐一解决。小憩片刻后,沿着峡谷中的小河继续下行,到达两河口乡,由于光线不好,途经闻名于长征历史的“两河口会议遗址”时,我们没有停车,只是放慢车速,看了看遗址建筑群和汉白玉雕塑的毛主席塑像。说实在的,喜欢写游记的我,当时是非常想喊停车的,见大家都没有拍照的冲动,而是一门心思的想赶路,我只能带着遗憾隔着车窗贪恋地又回望了几眼。

  两河口会议遗址,位于小金县城北70公里两河口镇的关帝庙。为消除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战略方针上的分歧,进一步统一认识,实现团结北上的方针,1935年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秦的错误主张,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否定在甘肃南部建立根据地的主张,为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基础,同时也拉开了同张国焘右倾路线斗争的序幕。

  两河口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仅次于遵义会议的政治局会议。1980年,四川省政府将该遗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为迎接中央、省、州、县等的领导考察,小金县政府筹得资金100万对该遗址进行了整体维修,但因资金短缺问题,我们从此路过时看见工程还没完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指着毛泽东主席的塑像,好像在那里为游客讲述当年红军在两河口的峥嵘岁月。

  只因时间不充裕,不然我们还可以在此改变行程,前往两河口乡的虹桥沟。虹桥沟长约28公里,沟内景色绝美,有河流、飞瀑、红叶,以及几千亩的百年沙棘树林和随处可见的牦牛,很遗憾这趟无法体验那种壮美大气的峡谷秋色和民俗风情了。 不过,在小金的红色之旅中,除了两河口会议遗址,前方的猛固桥也同样对我们具有诱惑。

  猛固桥位于省道303线旁,距小金县城7公里,由两座铁索桥连贯而成,架于峭壁之间,跨于急流之上,地势险峻,气势雄壮,历经沧桑,风雨不改。下午3点半,我们终于顺利到达303公路,上了省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当晚住四姑娘山景区是没有问题的了。于是,停车猛固桥头的三岔口休息、拍摄。路边不少当地藏民摆着地摊,向我们叫卖蘑菇、药材、水果。大而新鲜的紫色苹果,好似美国蛇果,南国之鹰上前问价,才五毛钱一斤。只因忙着去拍摄猛固桥,大家都没下手采买。

  猛固桥可谓历史悠久,清代为木桥,1931年由小金民众募捐集资,建成铁索桥,红军长征时在此进行过激烈战斗。据说,电视剧《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呢。 猛固桥在历史上曾发挥重大作用,它融通了藏汉文化,沟通了山区与成都的联系。同时,猛固桥又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代是乾隆皇帝征大小金川土司时屯兵储粮之地,近代又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驻扎之地。

  我和南国之鹰先在北边的桥头拍摄,桥下是湍急的河水,对岸桥头书写着“长平”两字,几根粗大的铁索在萧瑟的秋风中随风摇晃,上面悬挂着几条洁白的哈达,两侧的五彩经幡上下翻飞。两河交汇处的小山上新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白塔,我们默默地顺时针转了三圈,然后下到路边,以天鱼石为前景拍摄白塔。

  最后穿过303省道,来到沃日河边参观南桥。桥头被几道铁丝拦着,旁边石碑题记上刻着:“李先念率部迎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袖及红一、四方面军进城遗址。”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刚要转身收队,两位当地的藏族小孩,竟然不怕高空危险,钻过铁丝网,攀援着冰冷的铁索上到了桥中,在没有桥板的空索桥上,表演起红军飞夺猛固桥来了。真可谓是“沃日水拍云崖暖,猛固桥横铁索寒”。我们赶紧端起相机,又回身拍摄起来。不过,面对桥下波涛汹涌的沃日河水,大家也很为这两个小孩担心。

  在猛固桥逗留的短短半个小时,除感受到了一些有如泸定桥般的惊险外,其融“红色”政权文化和藏族嘉绒文化于一体,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丰富内容,也使我们增加了对红军长征历史和嘉绒藏族民俗的了解。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