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首页

陕西、西安,在他人的心目中是怎样? 【(小今)】 2004-07-25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3日 13:00


  从小就习惯性在自己履历表的籍贯栏里填写“陕西西安”,而那时对陕西的概念仅仅限于它是在“黄土高坡”上,也许是因为听了《黄土高坡》这首歌吧。那豪放、浑厚的歌声,让自己都能觉出作为陕西人骨子里的憨厚和豁达,也不知道自己的品行是不是真正沿袭了陕西人这些优点,只是希望自己的言行还不至于给咱陕西人丢脸。

  头一回出差去外地,报到时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于是理直气壮地、很自豪地说“西安!”。因为在我的感觉里,西安该是十三朝古都吧,该是中外闻名的旅游城市吧,也该是大西北的门户吧,更该是众多人向往的西部之旅的起点城市吧……可是对面的人还是困惑地问我了一句:哪个省的西安?

  我几乎以为她是在同我开玩笑,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西安呢?我一向因为自己能够生活在有着大唐盛世历史的西安而感到骄傲的,可是面前的这句问话,几乎击溃我的自信心,当勉强地继续回答“陕西西安”后,对方如梦初醒地说,她只知道陕西的延安,而不“了解”西安。我想她之所以用“了解”而不是“知道”一词,算是给西安留了很大的面子。其实直到现在我也不相信人家会不知晓西安,于是这许多年来,只想用那个人地理知识学得太差来将就解释这一尴尬。

  后来在一次赴外地参会的报名中,我特意强调自己是来自陕西的省会。也不知道是电话话音质量差,还是我的发音不准,对方认真地重复了一遍,强调说:“是山西太原吧?”我很庆幸对方无法通过电话看到当时我的哭笑不得的表情,一边纠正着应为“陕西西安”,一边偷偷在心里衡量着,西安与太原在人心目中的权重。

  同样的一次出差,在大家初次见面的餐桌上,我自我介绍地说来自陕西西安,没想到却引来了在座所有人的兴奋。与其说是大家对我的好感,还不如说因为大家对西安的好感,可想而知我当时那种禁不住的自豪。这些外地的朋友很感兴趣地说,早以前就知道西安了,但是从未有机会到访过。在我说了一些客套地表示欢迎的话后,很自然地问起他们对西安的印象,于是他们道出了一连串熟悉的词语: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本想继续提示他们西安还有其他更多的、举世闻名的事物,可是他们的话题总离不开“吃”,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好在彼此谈话的开始与结束都是在餐桌上进行的,于是也不显得狭隘。将计就计,我便滔滔不绝地一直给他们讲到陕北、甚至西北的小吃。

  好不容易遇到一次接待一批外地朋友到陕西来玩的机会,我认为这下可以有机会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了解咱的“家”了。因为时间有限,只为他们选择了西安和延安两个城市。结果发现,他们会对延安竟有高楼大厦感到惊诧,他们也会对西安商场的平淡无奇而失望。带他们游玩的地方当然不能掠过延安的革命教育基地,也不可能错过秦始皇兵马俑。可是临别时,一位女孩子竟然失落地说:很可惜没能在西安买到一件称心的时装。而对于革命圣地的描述,她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对兵马俑博物馆的记忆,还不如对临潼的石榴深刻。


  终于有一次,外地的朋友主动提出要到向往已久的西安来旅游了,并且说一定挤时间也要去陕北看一看,因为似乎到了西安并不等于到过陕西,只有陕北的风情才能代表陕西。我不想辩驳他这一观点,也不想事先做任何说明,只想等他们来过之后,自己去品味陕西、品味西安。可是他来西安之前将惟一的担心告诉我,怕在西安遭遇不测。我非常疑惑,一方面表示西安的治安不至于差到那种地步,另一方面身体力行地说明了必要的防范措施。但他们还是很惊讶我能在如此“水深火热”的城市里居住这么久。最后我才搞明白,这些朋友的一切顾虑都来源于那部“12.1大案”的片子。

  陕西、西安,近些年时不时地总会有些惊天动地的事儿,摆出来成为国人的谈论的话柄。从先前的“12.1”到最近的“宝马案”,我想这一回。在外地人心底里该对陕西西安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了吧?可是这类的印象留得多么酸痛啊!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直生活在故乡的自己,很难体会到大事小事对陕西、对西安带来的影响。也常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解说自己家门口的事,总会带着逃不脱的感情色彩,像是训斥自家的孩子时,轻不得也重不得。无论关起门来以多犀利的言辞对待还被称为西部大省的陕西和仍被奉为古都的西安,而在外人面前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摆出它的“好”来,想让外人了解她的纯、她的真、她的无奈、她的困惑……毕竟我们还热爱着这一片土地。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