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罗马文化展 > 正文

宗教·丧葬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5日 18:10)

  古代希腊宗教是由具有人性的男女诸神组成的。随着罗马开始仿效希腊文化,希腊的一部分神祗逐渐融入到罗马宗教中,但罗马人最原始的崇拜物是神圣意志和力量的体现。这正如公元前1世纪的瓦格内所指出的那样:“最高的神灵是天空和大地,他们的结合创造了万物。”

  罗马人非常乐于吸纳外国的神灵,为他们在罗马城和其他地方建立崇拜和庆典的场所,同时罗马人对宗教的态度是十分实用的,而且在有关宗教仪式诸事务方面是非常保守的。宗教仪式是罗马公众和私人生活中始终不变的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神祗对个体和社会的亲善和帮助。罗马宗教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的宗教,无论是在家内奉祀,还是在公共仪式上祭奠。

  家庭宗教首先集中在护佑宅邸的各种神祗上。这些神祗在天井或走廊入口处受到供奉,因为这里最初是壁炉所在地,有灶神维斯塔作为护卫神灵。后来一个小的神龛矗立在天井,用来祭献各种家神:拉瑞斯是保护家庭不受外来侵略的神祗,通常是一对青年往祭坛上泼撒奠酒;杰尼乌斯是保护家庭男性成员的神祗,通常是身着托加袍、头戴面纱的男人;珀那忒斯是保护家庭食品贮藏处的神祗;梅尼兹是祖先灵魂。出生、死亡和婚嫁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每逢此时,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参加通过某种特殊仪式举行的庆典。父亲作为一家之长主持仪式,他的儿子们辅助;在一些更为复杂的仪式上,则由一名祭司或负责准备祭品的人帮忙。

  一些与宅邸有关的古代最重要的神祗,比如灶神维斯塔和天门神杰纳斯,在城市的官方宗教仪式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杰纳斯是司守门户和万物始末的神祗,经常是头部前后各有一张面孔,负责监管宅邸的入口,是城市门户的护卫者。维斯塔是罗马国家官方的守护神。在罗马广场奉祀她的神庙里,燃烧着圣火,由女祭司专门看管,让它永不熄灭。

  如同在宅邸内崇奉家庭保护神一样,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在一些与特殊神祗有关的地方,如森林、岩洞和甘泉,举办一些其他的宗教仪式。传统上讲,直到王政时期开始,罗马城才开始建立神庙,这似乎已被在罗马广场恺撒神庙附近沟渠和在福洛·博阿里奥的圣塔·奥莫博诺圣所里发现的还原物和陶质建筑饰件所证实。

  最著名的埃特鲁斯坎-意大利式神庙位于卡匹托林,它是用来奉祀三位一体的天神朱庇特、朱诺和密涅瓦的。我们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这座神庙的模型,它矗立在高大的台基上,有三个房间,或者说有一个主室、两个侧室,正面和侧面均有立柱环绕,装饰着陶板和雕塑。公元前2世纪,希腊建筑开始影响罗马,导致了希腊建筑程式的融入,如神庙四周为柱廊环绕,但也保留了一些意大利的风貌,如高大的台基和纪念碑似的外观。

  在罗马人的宗教中,从未有过明确的神祗数目,因为随着罗马城的扩张和对其他民族及其习俗的兼容,意大利、希腊和埃特鲁斯坎人的神祗都走入了罗马人的宗教世界。罗马人仿效希腊人的做法,建立了自己的祭司团体,负责讨论库迈的西比尔箴言。按照传统说法,这位预言者把她的《西比尔箴言录》卖给了罗马城最初的一个国王。每当社会危机或自然灾害这些危难的关头,或者需要就一些特殊的事件做出说明时,祭司们就讨论这些箴言。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罗马人非常尊崇他们已经征服或毁灭的城市的神祗,他们确信没有保护这些城市神祗的赞同,他们不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们祭奠这些神祗,邀请他们离开围困中的城市到罗马,在那里他们会受到非同一般的尊崇。

  在古代,罗马人的公共宗教是建立在朱庇特、马耳斯和奎里纳斯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的。在罗马历法记载的各种庆典里,还有12位次要的神祗,他们都有一名祭司,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负责诸神的祭奠仪式。最后这些神祗有的消失了,有的混同于希腊的神祗,而一些古代的神祗,如狄安娜、福耳图纳、刻瑞斯、维纳斯、密涅瓦和朱诺,则在公众生活中获得了显著地位。

  后来,朱庇特在罗马城的宗教生活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人们在卡匹托林山为他建立神庙,他的两侧侍立着女神朱诺和密涅瓦。在阿文廷山,有狄安娜和谷物、丰收女神刻瑞斯的重要神庙。公元前191年,人们在巴拉丁山上建造了弗里吉亚女神西布莉的神庙。西布莉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与山陵、荒漠和丰产有关。

  罗马人从希腊引入了一些神祗。在这些神祗中,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的英雄,后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罗马神祗。卡斯托尔和波卢克斯是双子英雄。公元前5世纪初,阿波罗神通过库迈的希腊殖民地传入罗马城。他最初是作为预言和医学之神受到尊崇的,其神庙耸立在罗马城的神圣区域外。当奥古斯都把自己在亚克兴战胜安东尼和克莉奥帕特拉的胜利归于阿波罗的干预时,阿波罗从此成为帝国宗教中的关键人物,在巴拉丁山上拥有一座神庙。

  在罗马帝国统治的第一个世纪,东方宗教纷至沓来,人们尤其崇拜埃及女神伊希斯和印度-伊朗神密特拉,后者主要为士兵所崇奉。在罗马和其他地方,有许多奉祀他的神龛,通常部分或全部位于地下,反映出该神是诞生在洞穴中的。

  奥古斯都皇帝极为重视恢复罗马宗教的古代传统。他开始从事模仿希腊神庙的建筑规划,这些神庙使用大理石,拥有协调的建筑比例,在帝国建立了一个奉行不悖的模式。他还推行个人崇拜,在继任者的统治下,这已经成为事关帝王家族的一项重要膜拜活动。他创立对杰尼乌斯·奥古斯都的崇拜,拥有自己的祭司团体,这些祭司负责纪念其丰功伟绩的各种仪式和庆典。他每年举办体育盛会,拥有很多供奉他的神庙。去世后,人们用神祗才能享用的各种仪式来尊奉他。这一传统为他的继任者所发展。皇帝们生前就被奉若神明,一些皇帝还把自己等同于著名的神祗,如尼禄认为自己是太阳神阿波罗,康茂德认为自己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安杰拉·卢比诺)

  对罗马人来讲,一个人死亡并不意味着永远地消失,墓穴是他们新的居所,人们将聚集到那里,在死者的陪伴下举办各种仪式。死亡时刻是以一场清楚明白的仪式为标志的,开始是清洗身体,然后是用洗液涂抹全身,最后是穿上最好的衣服。这种仪式由家庭中的妇女或者丧葬专家来完成。接着尸体被抬出放在宅邸的天井,依据死者的社会地位,放置的时间从几个小时到一个星期不等。在这期间,人们可以前来致哀,有时还携带鲜花和花环。丧葬仪式本身也反映了死者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贫民和孩童在简短的仪式后就埋葬了,而且经常是在夜间;社会名流将拥有盛大的送葬队伍,伴以音乐、火炬和雇佣的女送葬者特点分明的哀悼。一个今天已经难以再现的尤为引人注目的罗马丧葬场面是对死者大量的嘲讽:爱开玩笑的人昭示他的或她的过失,编造出各种不敬的无稽之谈。另一种习俗在罗马家庭中极为重要,直到公元1世纪后半期仍然可见,那就是展示代表死者祖先的面具,据认为这些祖先将陪伴他或她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送葬者戴上象征祖先的蜡质面具,仿佛这些祖先聚在一起欢迎他们的亲戚。

  对于尸体的处理,罗马人既实行土葬,也实行火葬:这两种方式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的十二铜表法中都提到了,该法是一种包含公众和私人法律标准的罗马人的“宪法”。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初期,火葬占据主导地位;从哈德良时代开始,土葬开始受到偏爱,直到公元3世纪中叶成为惟一的方法。火葬,由专门人士完成,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在墓地进行,把尸体放在填充了干枯枝叶的沟渠上焚烧,然后把骨灰简单地遮盖。另一种方式是在一个专门的地方进行焚烧,然后将炭化的骨头和骨灰收集在大理石、石头、陶质或玻璃质的瓮中,在瓮上镌刻死者的名字。按照惯例,要把属于死者的动产如武器、衣服和最喜爱的财产,还有沁人心脾的香水和鲜花,都扔到焚烧堆上。骨灰瓮然后被埋在墓碑下,或者更为普遍的是放置在一座被称作“科洛姆巴利乌姆”的建筑里。这种墓所一般建在城墙外,有的建在两座城市间的交通干道沿线,而且通常是在地下。一个墓所可能单独属于一个富裕家庭,也可能属于殡葬协会,该协会为所有会员举办规模适当的葬礼,来回报他们每月交纳的会费。一座科洛姆巴利乌姆可能有几层高,还有楼梯和阳台,可以容纳一千个骨灰瓮。墙壁上开凿出成排的小壁龛,通常是半圆形的,也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有时还装饰丰富的花饰、植物或动物纹饰。骨灰瓮通常放置在壁龛内,露出盖,便于取出举行奠酒和奉献祭品。到公元2世纪中叶为止,当土葬和火葬一起流行时,科洛姆巴利乌姆显示出真正奇怪的一面,除墙上壁龛外,还有用于土葬的墓地,墓地边缘有时是砖结构的。土葬占据主导地位与基督教的传播相关联。它导致了被富人使用的装饰愈益精美的大理石棺的生产。地位低下的阶层可能埋在用瓦覆盖的地下沟渠中或双耳瓶内,就儿童而言,有的甚至可能循环使用;要不然就简单地埋在公共墓地内。

  人们常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怀念和祭奠死者。这些特殊的日子可能是属于私人性质的,如他们的生日,或者属于公众性质的,如二月的亲戚节或五月的死者灵魂节。需要提及的是那些专门充任殡仪员的人受到了法律的特殊限制:他们不能住在或进入城内,除非与他们的工作有关;无论何时从事他们的工作,他们都必须佩戴一种标示他们身份的特殊颜色的帽子。(瑞卡尔多·白瑞奥拉)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