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2004年一季度

泥巴脸,手艺人【(小今)】03-01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5日 15:41

  两年前去过六营村,那时候只知道这一带的泥塑,因生肖马邮票而名声大振。近日,再次专程拜访六营村,更添一份收获。

  因为打算去寻找泥塑之乡,所以尽量地回忆着曾经走过路,顺手翻看了一些资料,几乎所有的记载中都提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纸坊镇六营村三组出了两个手艺人:胡新明和胡深。

  这个出了名的小村子并不难找,虽然费了些周折,但进了村才知道想找到两位艺人的家也很容易。因为在村子人眼里,陌生的面孔基本上都是冲着泥塑来的,而胡新明和胡深家,则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全村,甚至毗邻的几个村庄,都有做泥塑的人家。村口、路旁、门前,有各家的宣传招牌,而最有底气的大招牌,还是要数胡新明家的。虽然我是一心扑在花花绿绿、神态各异的泥塑上,但是从没想过它们的名气到底有多大,直到走进胡新明的工作室,才觉得我们其实对自己家乡的东西了解得太少太少了。

  胡新明的工作室,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可不普通的是,所有的砖瓦房及小院里,都挤满了土黄的泥巴和色彩明快的泥塑手工艺品。

  后院里有还未和均匀的一堆黄泥,压在模具里的有刚刚成形的“胚胎”,铺在院墙下的有等待晾干的雏形,箩筐里有上了白灰的泥塑,不同的工作间里有流水作业正在勾画的作品,已布于展架或打包装箱的有泥塑成品……

  一位老先生热情地迎过来,当我确认了这就是胡新明家时(因为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泥塑的营生),老先生表情并不丰富的脸上,显现出来一丝源于心底的自豪。我本以为他就是胡新明了,他补充说自己是胡新明的父亲,于是我们恭恭敬敬地请他带我们去看看胡新明的展室。听说胡新明刚刚出门,我们有一点失望,可是心绪很快被满屋子挂着、排着、摆着、靠着的泥塑工艺品吸引,也顾不得到底胡新明是何许人也了。

  院西的几间房子当作了手工作坊,里面的工作环境很简陋,几间不同的房子里的工匠们,流水线式的进行着不同的工序。由于六营村的泥塑完全是手工制品,每一件作品真正都是凭着一双灵巧的手和一颗细致的心创造出的,访客的到来,即使再小心翼翼,必定也会影响到艺人们的工作。大概这些工匠们对迎接参观者已不足为奇了,所以一边工作,还很乐意一边同我们聊天。

  看着一块块泥巴在工匠们的手里变化着形态,不觉自己的手心也开始痒痒。经过允许,我也找来了一个“小鸟”的模具,像模像样地开始了“塑造”。他们称这种需要从外地购买的泥塑原料为“观音土”,将土和成泥时掺进棉花等配料,其功用不言而喻。将泥巴填进模具中容易,若不是亲自动手实践,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将它们从模具中取出。工匠师傅传授给我们一个最为直接、简单且实用的方法:依靠泥巴本身的粘性,用另一块泥巴将模具中成形的泥块粘出来!在我们惊呼艺人们朴素的聪明才智时,可能他们也会笑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经过一阵手把手地教授,当一只丑陋的小泥鸟托在手心时,那种感觉如获珍宝。我大呼小叫地拿给朋友们炫耀,却不知道这些本就是六营村人生活的一部分。

  若说将柔软的泥巴塑成型,是蓝领阶层的工作的话,那么一墙之隔绘画室里的工匠们,该算是白领阶层了。虽说我们可以在堆满泥巴的屋子里笨手笨脚地掺和,可是在画室里我们就不敢如此张扬了,一是怕打扰了工匠们细致的工作,二是这类绘画的技术活,不是三五下能掌握的,况且在泥胚上画错了线条就难以弥补了。

  正当我们出神入化地欣赏着胡新明展室中种类繁多的泥塑时,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主动为我们介绍新产品。由言语间才听出,原来他就是早已名声远扬的胡新明。从请教他的泥塑设计到产品销路,从他的家传技艺到家庭式作坊,从媒体对他的宣传到专程登门的访者,从他的泥塑到他的绘画……胡新明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谈吐随和、待人友善。通过他的生活氛围可以看出,于其说他是个乡下人,还不如说他是个民间艺人;于其说他是个艺人,他倒更像是一个商人,他的经商意识并不比许多城里的手工制造者逊色。

  当我们无意识地评论着胡新明的新作品时,他突然兴奋地说难得遇上我们这些能看懂他的作品的人,于是很希望能相互多交流,这倒让我们觉出一份尴尬。对于这类民俗艺术,我们除了看热闹外,几乎一窍不通,随口说出的也只是心中所能想到的描述,也许只是在作品的某个点上巧合地与作者本人有了少许的共鸣吧。

  胡新明的激动也感染了我们,无论这份情绪流露得是否自然,后面的谈话都更加轻松了。我用相机记录着他展室中的一件件作品,胡新明便不断地询问着关于数码相机的问题,看来他又对这个新鲜领域充满了求知欲。他立刻拿出自己刚刚买回的一款数码相机摆弄着,起先我以为,相机是作为致富后的胡新明为自己添置的一件家当罢了,可是胡新明却认真地说,买数码相机是为了今后能更加方便地充实他的六营泥塑艺术网站。再仔细看看胡新明的名片,电话、手机、电子信箱一个都不少,俨然一副要把民族的泥塑事业发扬光大的气魄。

  我们叽叽喳喳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泥塑手工艺品时,在小院中间散着一片碎阳光的空地上,老父亲正在仔细地为胡新明新设计的一件“金丝猴”作品制模具,夸张手法的小猴子神态极其可爱,可惜的是目前它正处于襁褓之中,我们无法带回它。胡新明也在窗下开始把玩着一块泥巴,也许就在明天,他的展架上会又添一只高傲的大公鸡……

  参观了泥塑展,尝试了泥塑制作,也满意地购回了喜爱的或素或彩的泥塑手工艺品,本来已经算是大获全胜的日子。就在我们准备告别时,胡新明情不自禁亮出的绘画绝活又一次让我们折服。白纸为底,浓墨作画,简单的几笔就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生肖图谱。虽说画动物不难,可是要将动物之间画出故事情节就不容易了。况且胡新明说,他能够将毫不相干的几种动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来讲故事,于是就派生出他独创的一种手工画——“生肖全家福”。也就是说,如果你给他能够提供全家人的生肖,胡新明就可将代表生肖的各种动物精心组合成一幅图,粗看是动物大聚会,细琢磨才可看出全家福的妙处。

  六营村的泥塑、彩绘是世代相传的,也许在每一代人手中,都对传统的民间艺术赋予着创新,可是胡新明学会的不仅是继承与发扬,更重要的是让六营村的传家宝能够迎和信息时代的节奏。胡新明这个普通的年轻艺人,正用他无量的前途,推动着一类朴素民族艺术的发展。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泥巴脸,手艺人 (2004/03/15/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