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2004年一季度

象山 神泉 小村长【蓝齐格格1】02-15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5日 14:21

  初春的一个下午,正在网络中的我,被领导一个电话约去,前往灞陵踏青。

  下楼后领导的车就在那里等候,我们急忙上车,便离开城市,踏上了颠簸的灞陵路,在一个叫毛窑院的小村停下来,在毛村长的陪同下,攀登很少有人涉足的灞陵。

  灞陵是汉文帝的陵墓,历史上有“文景之治”之说,汉文帝在位13年,治国有方,他倡导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强化吏治,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也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皇帝。当我们一行踏上灞陵的时候,只觉得山的雄伟,感觉不到灞陵的霸气,回首俯视那潺潺的灞河水,才感觉灞陵的温存与轻柔,清贫与廉洁。

  据说,灞陵几乎没有陪葬(至少现在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文物),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反映了他是位清廉的好皇帝。但自负的我不这样认为,我只认为他没有经济意识,没有资本运作的能力。就像秦始皇,都说他是暴君,他劳民伤财,不顾百姓死活,修长城、修运河、建灵渠、建设耗费国民资材的秦始皇陵;但我这样看,秦始皇懂得资本运作,他善于搞重点工程,能集中全国之力,办了几件震撼历史的工程。就拿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来说,当时的投资也不过10亿,但现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何止1000亿,有学者说,“秦始皇”这一品牌经济至少在10000亿,社会文化价值就更不用说,所以说,秦始皇的资本运作能力很强,而汉文帝在这方面功夫不佳,难怪当地老百姓开玩笑说:秦始皇当时把陵墓建设在灞陵,我们这地方早就奔富康了!

  在我们谈论的同时,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周围的树木不少,但都很低矮。毛书记说,灞陵就是这座小山,就是“凤凰嘴”,这里值得可看的地方就是“象山”和“神泉”,我听了十分惊奇,我想我在桂林见过“象山”,还没有听说灞陵有个“象山”!毛村长说,不相信就往上走,看了你会说真像!真像!!。

  到了一个山丘边,映入我眼帘的确实是座“象山”,虽然没有桂林“象山”的雄伟和清秀,但有过桂林的神像和朴实,这里的“象山”其实是一个比实际大象大5倍左右的大象,除他的尾巴和小山丘相连外,其余部分是独立的,走进细看,实在是太像了,你会觉得他的可爱和憨厚。

  毛村长说,最有意思的在这里,桂林的象在喝漓江水,我们这里的象也在喝水。我惊异了!我纳闷了!!灞陵周围没有什么水源,政府组织多次勘测后在确定没有水源后,从川道地区提水上塬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况且,大象在高高的山崖上,怎么可能有水?

  毛书记笑着说,你看大象鼻子下面就有水,我走进大象鼻子,才发现人们从大象鼻子旁边挖了口水井,井不大,有6米就能提到水。我更加奇怪了,象鼻子已经到了山崖,我们是从鼻子和大腿之间穿过的,鼻子下面竟然有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村长说,这里有个故事,传说中八百里秦川到处风调雨顺,历史上的帝王都想在此建都,可这个地方例外,天上没有水,地下也没有水。为了水,百姓只能去灞河挑水;为了水,百姓经常拜神求雨,最后百姓的行动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派象神下凡,为百姓用鼻子提水,并托梦给村民,村民们得知后欢天喜地,在此挖井,果然有水,遂建一座神庙纪念。我随村长走进了几座破旧的窑洞,看到了几尊慈祥的神像,我这个从不拜神的人也崇敬的鞠躬致礼。

  村长说,这庙里有位老人,是这里的守神人,今年70多岁,一个人在这里生活。

  书记关切地问:什么地方的人?生活的怎么样?是不是儿女不孝顺?

  村长说:是外地人,一直就生活在这里,儿女还可以,多次劝老人回家,但是老人不肯,最后儿女没有办法,只好定期给老人送生活用品。

  村长继续说:老人身体不错,信神拜神,以神为伴,所以非常精神。近几年,上山的人逐步多起来,提神泉的不少,他们也信神,每次上来,都给老人带不少的东西,我们村里也有人每天上来。

  在庙里,我们看到了供奉的食品和水果不少,上山来的人都愿意做善事,都给守神人做好事。于是我一行四人提着水桶,拿着绳子,到象鼻子旁边提水,做点好事。

  虽然井不深,可水桶很大,对我们这些不做体力工作的人来说是个考验,特别是上山已经使人很累了。村长第一个轻松从井里提了一桶水,看到如此清亮的水,我们经不起诱惑,每人喝了一瓢,喝完后,我们大家争相提水,很快,我们给老人的水缸里加满了水,看到水缸里满盈盈的水,大家都高兴地说“我们也要圆圆满满”。

  提完水,在高高的山峰上,任轻柔的春风拂来,我们遥望周围的山丘和梯田,满山的翠绿令人心旷神怡。书记看着另一个山头对村长说,那是一个什么样人家?村长说是三阳坡村长家。

  我眼前一亮,三阳坡村长,一个20多岁的名叫徐志红的小伙子显现在我面前,他很英俊青春,当时在我办公室的时候我感觉很时尚,听说他懂农业科技,经常上网,和一位农业专家是朋友,一股传奇的思想油然而生。

  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积累很久的劳累荡然无存了,准备翻越一个山沟,去看看那里的传奇徐村长,和淳朴的村民。

  走到两山相对的地方,毛村长看清了小徐的家,看清了正在劳动的他,便高喊“哎,徐志红,李书记看你来了……”,几经对话,山那边的小村长听见了,我们就向对方走去。

  沿着崎岖的山坡而下,这里没有路,但是激情的我却带头唱起了陕北的信天游: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梁,我们挥舞红旗跟着党中央……似乎我们都成了陕北的红军。

  在经历了艰难的行军后,我们气喘吁吁地胜利的回师,小村长见了我们有点不相信,很是矜持,书记几句热情的话语使小村长放松了自己,讲起了自己,讲起了自己的宏图大业。

  小村长不是本地人,是商州黑山人,父亲是位教师,他从小就喜欢裁缝,有一把好手艺,自己办了个缝纫学校,收入颇丰,后来到西安闯荡江湖,认识了现在的媳妇,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当了上门女婿,可是好景不长,岳父岳母和女婿的人生观差异很大,上辈希望女婿打工挣钱养家,小村长却喜欢农业,他种了30多亩地,把房子盖在田地里,种植了枣树和杏树,还经常上网学习,到杨凌农科城进修,向农业专家请教,培植黑薯新品种,他的热情感动了乡亲,他被选为村长。但是投入过大,却引起岳父岳母的意见,连媳妇都不买他的账,三年来没有到过距离只有二里路的房子看他,随着不理解,他现在很难进岳父岳母家的大门了,但是这些也改变不了徐志红对农业的热爱。

  看到小村长时而欢快,时而忧郁,时而孩子气,时而成人化的介绍,我们都沉醉了。特别是听到小村长的父母从商州来到西安,登上高高的山坡,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在这样环境下生存的时候,他父母泪眼朦胧,我们也黯然泪下。

  临走,我们依依不舍,我想和小村长握握手,可他拒绝了,他不愿意让我们看到和他年龄极不相称的苍老的手,但我们执意要握,他只好默默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在我感受到手的坚硬的同时,也感到了小村长的坚强,他人生的坚毅。我想他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会尽己所能帮助他的,光明就在他前面不远的地方。

  下山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问书记,为什么要来这里,书记说:在城市生活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乏味;在名利面前争的多了,你就会劳顿;在农村在现实生活的多了,你就会沉稳,你就会成熟……

  我想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经过此次的行程,我需要从新评价汉文帝,重新评价灞陵,重新调整自己。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象山 神泉 小村长——漫游灞陵 (2004/03/15/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