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2004年一季度

寻找心灵深处的故乡明月【虫乙】01-11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9日 15:12


  没想到走进2004年的第一天,阳光竟然如此灿烂。

  从三星堆博物馆螺旋形的屋顶走下来,太阳斑驳的光影撒满广场的每一个角落。脚下软绵绵地,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沐浴在新年的阳光中,洋溢着愉悦。手机铃声把我从5000千年前的古蜀文明中带回21世纪。打电话的是罗布林卡,她告诉我东方晓已经从西岭雪山下来,下午4点钟到成都,可以约个时间见面。

  从广汉到成都不到100公里的车程,在成都因为还有一个不能取消的领导约见,所以忙打电话告诉林卡先和东方晓先找个地方喝茶等我。整个约见过程,我都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如坐针毡,好不容易挨到和领导握手道别,已经是晚上近7点了。忙打电话问在什么地方,回答在“春熙路”。

  走出停车场,被称为成都“王府井”的春熙路已经华灯初上,行人如织。和东方晓、林卡接头的地点也恰好在一座叫“王府井”的商场外的天桥下。吃过晚餐,说起明天行程,提出了两种选择:位于城南的古镇黄龙溪和位于城北的广东客家古镇洛带。由于我和东方都没有去过洛带,所以一致决定去洛带。

  由于是小资,所以睡得十分放松。早上8点半,迷迷糊糊中被林卡的电话叫醒,放下电话,又再次睡去,过了10分钟,再次被她的电话叫醒,知道她已经等不及了,赶紧起床。

  坐上到龙泉的巴士,我已经基本从睡梦中清醒过来,阳光斜斜地从右边的车窗照在我们的脸上,我仿佛都能看到自己灿烂的笑容。

  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的洛带古镇,是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西距成都仅17公里。

  洛带建镇于三国,传说因蜀汉败家子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到唐宋时,洛带已经名排东山“三大场镇”之首。现在保留的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散落在古镇中间,与一街七巷子一起形成与其他古镇不同的悠悠客家神韵。镇内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固守着客家习俗,因而洛带也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原有“客户”之意,以表示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不同。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原居我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于我国南方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洛带便是其中之一。

  客家人虽然在川生活了二三百年,但始终恪守祖训,使客家语一代代延续下来。他们对外都能讲四川话,但对内几乎很本能地就讲客家话,这也是区分他们和非客家人的很明显之处。正如洛带广东会馆内的一副楹联写的那样 “华简俱成桑梓地,乡音无改,新增天府冠裳”。这种对传统的故守,对家乡的守望,那怕就是我们这些匆匆过客远远地都可以感受到。乡音无改几百载,华简俱成桑梓地,洛带客家人虽然身着天府冠裳,华简俱成桑梓地,心却没有一刻不在思念远方的故土。

  走进洛带,一切元素都有了,阳光、老街、红灯笼、悠闲的老人、奔跑着的小孩、随处晃荡的老狗以及身背着高山包胸挎照相机的游客。但古老的洛带在现代文明中同时也是醒着的,有琳琅满目的杂货店也有忙碌地开着拖拉机的年轻人。

  在所有元素中,最具吸引力当然要算是广东、江西、湖广、川北这四大客家会馆。会馆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和文化载体,据《威远志》记载“清初各省移民来填川者,暨本省遗民,互以乡谊连名建庙,把以故地名神,以资会合者,称为会馆。”可见会馆的主要功能是供奉故地名神的,同时也是为了 “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是不同地区的不同族群在一个新环境里的精神归依之地。

  徘徊在这些会馆遗址,仿佛可以看到先民们杂沓而来去匆忙的脚印,他们在自己的族群所拥有的会馆中,自由自在地看戏喝茶,述说移民生活的欢乐、苦闷,寻求精神上的一种认同和归依。

  走进广东会馆你会发现,会馆传统的作用正在淡化,古老的戏台、长长的回廊、明亮的四合院都排开了茶桌、茶椅,成了散淡的成都人周末打发日子的好地方,散发着浓浓的生活的气息。徜徉在会馆青砖绿瓦、雕窗回廊之间,阳光透过天井如舞台的追灯经典地打在二楼倚着廊道栏杆的罗布林卡身上,一种说不出的古典美油然而起,让我想起馆里收藏的另一副楹联“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云水苍茫,乡关迢递,在诗境中感觉自己也渐渐沉了下去,沉进了一种浓浓的思乡氛围。

  看着屋檐上一溜排开的腊肉和香肠,肚子便出奇的饿。客家人特有的“伤心米粉”是不敢吃了,要了解一份腊肉、半只烤鹅、一份香肠、一份豆花和一瓶啤酒,在游来游去的行人中间,我们开始品着啤酒享受客家美食。

  酒足饭饱,看着太阳下优哉游哉打麻将的游人,便决定把这个下午交给这大把的阳光。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三两句闲话,还有那和煦的阳光……一声长叹:夫复何求。

  离开洛带,已近黄昏。太阳还未沉下去,月亮已经挂在了天空。淡淡的月光让我想起三毛在曾经谈到过的那首家喻户晓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说这首诗有四层含意,第一句讲一个人睡觉之前并没有倒头就睡,而是通过眼睛发现床前有月光;第二句讲他给自己提问题:究竟是天上的月光还是地上的白霜呢?于是第三句他产生了求证的欲望并付诸了行动,果然是月光呀。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突然由床前的月光想到了故乡的月光,自己的心境也由此深深地陷入对故乡的思念。

  不是每一次行走都可以有第四步的突破,但只要有那么一次,那怕这一次的由来是平淡无奇的景致,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场境,是头脑里突然一闪而过的念头——我认为已经足够了。

  上路吧,去寻找你心灵深处的故乡明月。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寻找心灵深处的故乡明月 (2004/03/09/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