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太空英雄

太空英雄第一集(探索发现2004-011)1月27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9日 21:20

  2003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位飞天人在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返回内蒙古中部叫做阿木古郎的地方。

  1996年,空军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从现役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选拔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年龄25—35岁,身高1.60—1.72米,体重55—70公斤,飞行600小时以上。并且要五官端正,语言清晰,甚至对打呼噜也有限制。

  从符合基本条件的1500多名飞行员中开始初选,最后有60名飞行员秘密进京,接受更为严格的特殊检查。


杨利伟题标题字幕

  航天员的危险程度虽然不一定比战斗机飞行员高,但他们要求具备更高的耐受力,更强的心肺功能,综合素质必须非常优秀。

  在飞行员接受选拔的当口,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也被接到北京,进行详尽而严格的临床体检。一位飞行员妻子表示,“如果因为我的身体不合格而影响他的入选,我愿意和他离婚。”

  “……,山西省运城市人,31岁,共飞行954小时18分,一级飞行员。”

  “……,32岁,现任空14师40团正营职领航主任,一级飞行员。”

  “……,特级飞行员,现飞机型歼五,曾飞机型初教六,截止到今年十月底共飞行1795小时。”

  最终,根据检查结果和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14名飞行员被选为预备航天员。其中,特级飞行员一名,一级11名,二级2名。

  其实,30多年前中国就有载人航天的计划了。那时,已经开始设计曙光号飞船,在四川西昌建立宇航发射场,并且秘密选拔了19名预备宇航员。

  选拔过程既是对受试人员身体功能的检测,也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当时的人,都把毛主席的话作为一种真正的精神力量,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随时可听。

  实际上,在宇航员选拔训练之前,就有一批称作锻炼员的人进行相同的测试体验。


微波实验室

  一切都是从头摸起。当时各种测试数据的建立,就来自于这些无名的锻炼员。

  1971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航天员训练由空军负责。

  一个月后,空军某师师长薛伦接到一封绝密电报,命令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务必于两天之内到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空军招待所报到。

  5月15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宣布成立。筹备组的当务之急,是立即着手筹备宇航员训练基地,为半年之后的集中训练作准备。

  中国最初的计划是,到1973年,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曙光一号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但就在这时,一切发生了变化。

  薛伦说,当时,他们已经购买了9月14日的飞机票,准备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了解一些星空知识。但就在动身的前一天,忽然接到紧急通知,所有人员原地待命。

  因为就在前一天,即1971年9月13日夜晚,中国的二号人物林彪调用一架空军的三叉戟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当时许多人受到牵连,空军成了“重灾区”,包括宇航员训练在内的许多工作全部中断,“宇航训练筹备组”也被解散。

  中国最初的载人航天计划就此停了下来。


水上救生训练

  1998年1月5日,由14名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航天员们所在的单位,叫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主要进行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研制航天员的个人装备以及应急降落的救生物品等。另一项工作就是飞船在太空中的环境控制和航天员的生命保障。

  航天员的职业训练,是艰苦而困难的脑力和体力工作,有人称其为是“严格的、残酷的培训”。航天员需要经常安排航空飞行训练,跳伞训练,野外生存与救生训练等等。此外,他们还要进行各种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如超重、失重、噪声、振动、低压、缺氧等等。

  航天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基础知识有十几门课程,1600课时。航天员为此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杨利伟说:“这几年,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走出自己居住了几百万年的地球,加加林成了举世瞩目的航天英雄。

  有着四十多年培训经验的加加林航天训练中心,对全世界开放,为很多国家培养出了合格的宇航员。

  航天员最重要的一个训练内容,就是失重训练。这种训练是要航天员了解和熟悉失重环境,体验在失重条件下的感觉和反应。中国航天员为此而去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一周多的训练。

  在宇宙飞船上,由于失重,航天员是不需要床的,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姿势睡觉,比如说,可以用一根别针把自己固定在天花板上。


首飞航天员梯队

  但在失重飞机上,每当做抛物线飞行时,失重和超重总在交替进行,航天员身体负荷大,操作难度高,对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严峻考验。

  按照中俄双方协议,每位中国航天员在这里共进行了4个架次的失重飞行,每个架次飞12个抛物线。

  飞最后一个架次时,领队宿双宁也要求上机亲自体验。下来后,他说确实不好受。而俄罗斯人则夸他说,你很勇敢,为小伙子们做出了好样子。

  就在航天员们紧张训练,为将来上天做艰苦准备的同时,火箭和飞船的各种飞行试验也在全面展开。

  2002年3月,中国发射了第3艘无人飞船,里面有一个能像人一样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拟人装置。有人曾担心地问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美苏飞船都是先做动物试验,你怎么一下子就要把人弄上去?王永志说:我们的办法更科学,不会有风险。如果不创造性的前进,40年的差距,什么时候才能赶上!

  到这一年的8月,世界各国已有906人次上过太空了。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