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棒棒儿》(三集)
8年前的春天,重庆电视台曾磊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旦子的棒棒儿会写文章,已经发表了四五十篇作品。棒棒儿也叫扁担儿,是重庆话,专指那些以替人搬运东西为生的民工,这些人游走在街头巷尾,为一块钱、两块钱的活儿挥汗如雨。这个时候曾磊正年轻,他也和这些棒棒儿一样,有的是力气和热情,以及对纪录片的梦想。
· 《神鹿》(两集)
1992年春天,鄂温克族第一个画家柳芭由于不适应城市生活,辞去工作,回到了大兴安岭山林。就像11年前考上大学的时候一样,柳芭在自己32岁时作出的这个决定在当地成为了一条新闻。鄂温克族是中国惟一的一个饲养驯鹿的部族,此时正处于从游牧走向定居的变迁之中。孙曾田得知了柳芭的故事,他从中央电视台申请到一些过期的胶片,开始拍摄纪录片《神鹿》。
· 《向海》
10年前,纪录片《家住向海》引起了人们对向海的关注。向海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百鸟飞翔,人与鸟儿十分友好。1992年,向海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3年,由于向海生态移民的问题,该片导演程婕再次走进向海,她所看到的是否一切如旧呢?
· 《大河》(两集)
1996年,纪录片导演蒋樾来到了三峡工地上,此时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已经一年多,他想拍摄一部关于这项大工程的纪录片。一个雨天,蒋樾走到一段江边坡地上,看到黑压压一大群人从坡底往上爬,他们刚刚从坡底的船闸里收工。被这个场景所打动的蒋樾决定从这些小人物人中选择自己的拍摄对象,他最终选定了在这里打工的一对青年男女,女孩张倩在江左开油铲,男孩杨丹军在江对岸开车。
· 《重访最后的马帮》(四集)
1997年8月15日,云南导演郝跃骏走进了滇西南的独龙江峡谷,他的目标是拍摄一部关于马帮的纪录片。这是一支诞生于纪五十年代的马帮,也是中国最后的一支国有马帮,每年运送600吨左右的物资翻越高黎贡山,进入独龙江流域,是大雪封山期间独龙族人的生命线。4个月前,通往峡谷的公路开始兴建,公路修通后,最后的马帮也将解散。
· 《最后的山神》
1992年,34岁的内蒙小伙子孙增田来到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居住地十八站,他把镜头对准了孟金福一家。孟金福是最后一代成长于山林中的鄂伦春人,也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个萨满。11年后,年届不惑的孙曾田再次来到大兴安岭,孟金福已经于3年前去世,孟金福的老伴儿丁桂琴远离山林,搬到了城市居住。
· 《尼玛》(两集)
尼玛是一个藏族小伙子的名字。90年代初,在云南大理的一条小街道上,尼玛和妻子晓敏开办了第一家咖啡馆。光喝咖啡,没有西餐显然不合适,而尼玛和他的妻子又不会做,于是他们在咖啡馆贴出一张广告,"如果您愿意教会我们做一道西餐,那么这份西餐就归您自己吃"。他们的生意很快兴旺起来。这条街道后来小店林立,成为著名的“洋人街”。
· 龙脊 (三集)
整整十年前的1994年,陈晓卿第一次来到广西龙胜县小寨村,他立即被那里秀美的风光,悠扬的山歌和可爱的孩子们所吸引。半年后,他完成了纪录片〈龙脊〉,而他的合作者,桂林电视台的同行们却一直没有中断对那群山里孩子的关注。正是他们的努力,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这些孩子们十年来不间断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