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 >> 专辑首页 >>
我眼中的世界遗产 | 相关信息|视频

峨眉山十景

罗峰晴云

  伏虎寺后有罗峰岭,岭有罗峰庵,原名龙凤辉室。康熙年间,蒋超在此修撰《峨眉山志》,改名罗峰庵。山上林木繁茂,山下峡深水秀,登上罗峰,峨眉平原一望无垠,万里蓝天,片片白云。这就是峨眉十景之首的“罗峰晴云” 。

双桥清音

  清音阁下有“双飞桥”,是两座小桥的合称,桥下之水,一是发源于九老洞的黑龙江,一是发源于雷洞坪的白龙江,两江之水奔腾而来,汇流于此。

  两水汇流之处,砥立着一块巨石,高约2米,色黑褐而有光泽,状若牛心,名曰牛心石,由于千万年来被流水磨砺得光洁晶莹,又名洗心石。当洪水来时,左右冲激,声浪如千军万马,但平日里却清音淅沥,如鼓琴瑟。近岸的岩石上,则杂生花草树木,美不胜收。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有联绝妙,曰:“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清音阁与龙门峡、黑龙江,在山志中并称为峨眉水胜的三绝。每当雨季洪水骤发之际,常有大水狂啸而至,如迅雷,如海啸,势不可遏。而在水冲浪激之间冒出腾腾热气的牛心一石,却蹲在江中,砥柱当冲,屹立终古,纹丝不动。今日的人间,像这样的牛心石,恐怕已不多见了。

大坪霁雪

  在大坪寺旁的一株古松,寿逾千年,传说当年开山老僧常于松下跏趺入定,每逢虎狼来袭,只须默诵咒语,群兽即告驯服。冬天大雪纷飞时,这一带的山木林泉,即成一片茫茫银色世界,青葱翠绿,尽变玉琢冰雕。一旦天空放晴,曙光普照,原来的白壁无瑕,又仿若红妆素裹,分外娇娆。这一景因此得名为“大坪霁雪”。   

洪椿晓雨

  “人到天下秀,清幽还数洪椿坪”。洪椿坪气候变幻无常,每日清晨均有小雨,终年气温多在摄氏7℃-20℃之间。人们游洪椿坪,都有着一种很特别的感觉,那就是雅静,雅静的程度,几乎到了一个化境,差不多连自己的呼吸都听得到,这儿一草一木纤尘不染,大概早给每日的晓雨洗干净了。

  事实上,所谓“晓雨”其实并不是雨,而是地处高山环抱之下的洪椿坪蒸发不散的湿空气,在夏日雨后初晴的早晨,形成如烟似雾的大气。站在寺前的旷野望去,山间林岗飘忽,雾雨霏霏,亭台楼阁在晓雾间时隐时现,虚幻缥缈。最好的描述,或许该数王维的诗句了:“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九老仙府

  九老洞在仙峰寺后。所谓九老,指的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相传,轩辕黄帝问道经过此地,见一位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于是,问老者道:“就您一位在此吗?此处是否还有别人?”老者回答:“加上我,共有九人。”这就是“九老仙府”来历之一。

  还有一说,从前有个樵夫背着柴禾经过山洞,见有九位老人正在下棋,于是便下去观棋。九老邀樵夫进洞玩耍。以后,樵夫再去洞里找九老时,已不见九位老人的踪迹。于是几位老人下棋的溶洞就称为“九老洞”。

  九老洞内,有一尊财神像。每年都有许多游人来此求神送财。只见这尊财神身穿盔甲,肩披红色披肩。左手弯曲,置于胸前,手心向上,上托一个大大的银元宝。右手高举过头,执一根金色的送财棒,高高挥舞,一条红黄相间的飘穗长度及膝。

  深奥莫测的九老洞,最初是一条地下暗河,后因地壳抬升,长期经河水冲刷、溶蚀而成,目前人能进入的深度仅1500米,其中有大小支洞67个,形态各异,各色各样的化学沉积物遍布洞内。内洞重叠,深不可测。洞外右边有天皇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

象池夜月

  洗象池旧名双喜亭,又名初喜庵,在峨眉山主峰绵延下来的山背上,寺前有一六边形的水池,据说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曾沐浴于此,由之得名。池下有升象石,石下镌有“岩谷灵光”四字。

  洗象池的地位甚为特殊,前为2000米以上的深壑,壑中孤峰耸秀,那便是华严顶。门前有一石坪,乃观赏峨眉一大奇观——佛灯的最佳地点。石坪前面的山谷中,常常都布满白云,华严顶就像海中的花彩列岛,岛后是一条黝黑的莲花峰山脉,佛灯就藉此山作背景,衬托出它们的光亮来。

  峨眉佛灯的出现,也要具备无云之夜和无月之夜两个条件。先是一点小火点,在山谷的入口处,冉冉地飘浮进谷,也像星星一般,时明时暗,眨眼不停。不出一盏茶功夫,第二、第三以至无数个的小火点就都出现了,一上一下,一明一暗地飘了过来。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由远而近,然后又远,由小而大,然后又小;有的只一亮,便烟消云散;有的却化身二三,散了开去。

  无月无夜可赏佛灯,有月之夜同样美景在前,每当云收雾敛,碧空万里,皓月中天,透过寺前枝干挺拔、冠幅似塔的冷杉古林,遥望天际,月华如玉,清奇皎洁。古人诗云:“普贤骑象杳何之,胜迹空余洗象池。一月映池池储月,月明池静寄幽思。”遗憾的是,洗象池今已干涸,常为乱叶所遮覆。白象已去,猴群犹存,此处猴群较为器张,索食以至强行搜人衣袋。虽说“山大了,什么猴都有”,却也难免有“猴面如人了不同”之叹了。

白水秋风

  清音阁附近的白龙洞,楠木参天,林荫夹道。据说当年明代高僧别传在此创建卫白龙寺,念诵《法华经》,每念一字,便植树一株,经文念完,共手植楠木69777株,号称“古德林”。这位古代的绿化楷模,颇值得后人敬仰怀念。由幸存无多的古德林前行,便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万年寺。

  万年寺原名普贤寺,东晋明澈和尚创建。背依双龙岭,前面三方平阔,远处峰峦历历,不似山中,又是山中,每到秋季,天高气爽,站在万年寺殿前白水池旁观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时有弹琴蛙伴奏,秋意醉人,人称“白水秋风”。

金顶祥光

  金顶是峨眉山三绝顶之一,有著名的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佛灯,其中佛光名闻天下,为别处名山所罕见,是峨眉山之游的高潮。

  在晴朗无风的午后,站在睹光台前,可在太阳反方向的云雾幕上看见一轮彩色光环,人影正好投在光环之中,人动影也动,人静影也静,这便是著名的“金顶祥光”。“云成五彩观奇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桩奇异事,人人影在个中藏”。写的就是此一景象。

  佛光出现的先决条件是晴空无云,岩下二三千尺处铺有海底云,云上平静无波,看上去一片白色,且没有耀眼的散光,佛光才会出现。佛光之现,冬多夏少,夏日游人睹佛光的机会实在难得,成功者往往自认与佛有缘,可以修成正果。

  这一“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的神奇光学现象,是太阳光在特定条件下,透过水蒸气形成的,和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同样道理。虹是由下往上看,而佛光是由上往下看,前者弧形,后者则呈环形。云层就像一块屏幕,日光从背后照来,自然会把身影投射映现,影子的大小浓淡,则与光线的强弱、方向和云屏的位置有关。

  有趣的是,在佛出现以前,总有鸟儿来报告:“佛现了!佛现了!”因此得名佛现鸟。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和布谷鸟、杜鹃鸟同样偶然的巧合。姑妄信之,也无伤大雅。

圣积晚钟

  圣积寺,原在峨眉山南边,是古时朝山拜佛的必经之地,始建于14世纪中叶。1564年,圣积寺住持别传禅师在四川江阳造铜钟三口:一置万年寺(百水寺),一置永延寺(山峰富顺县间)。最大的一口,于次年运至峨眉县城南虹溪桥打磨钻字,1567年悬挂于圣积寺真境楼中,故名“圣积寺铜钟”。铜钟通高2.6米,腹径2.1米,唇厚0.2米,重25000斤,有“巴蜀钟王”之称。

  当年,入夜时分开始敲钟,每敲一下,钟声历时1分15妙,声闻30里,空谷传音,动人心魄。“圣积晚钟”堪称一景。后来,此钟移至报国寺,且因种种原因,钟声不再如前。   

灵岩叠翠

  此景现在已经不存在,殊可扼腕叹息。景已佚,岩不在,如画美景,仅可用心去体味,凭书去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