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风俗地理:五城交会处诞生两皇帝
05.27 09:46


    如果我们稍微发挥一点空间想像力,把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4座都城的平面图叠印在一起,马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恰好是在如今的复兴门靠南一点的地方重合──这里是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垣交会处。若是再算上辽代作为陪都的那个时期,则有五朝城垣在此交会。清末光绪皇帝的“潜龙邸”,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十分特殊的地方。
    
    醇亲王与慈禧的妹妹结婚以后,按例应当“分府”出宫,另行择第居住。因此,他便将位于太平湖边原先的荣亲王府作为自己的宅第
    
    同治18岁亲政,只当了一年的挂名皇帝,第二年得了天花,竟致一命呜呼了。由于他没有儿子,大清王朝立时面临没有合适人选继承王位的严重问题。
    
    突然丧子的慈禧根本来不及悲痛,为了继续把持统治大权,这位权欲熏心的皇太后立即宣布:由醇亲王的儿子载湉继承皇位。
    
    这位载湉,是同治的堂弟,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光绪的父亲醇亲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被称为“七王爷”,是慈禧亲自选定的妹夫。当年咸丰“驾崩”之后,才21岁的醇亲王便与自己的大姨子紧密配合,率兵捉拿肃顺,为慈禧日后掌握朝廷大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醇亲王与慈禧的妹妹结婚以后,按例应当“分府”出宫,另行择第居住。因此,他便将位于太平湖边原先的荣亲王府作为自己的宅第。
    
    位于南太平湖东岸的醇王府是一所大宅。东侧为宅院,自南向北,依次有府门、正殿、配楼、后殿、后罩楼等。西侧自然是花园,假山叠嶂,草木葱茏,环境幽雅。
    
    由于醇王府成了一代皇帝的“发祥地”,所以,他原先的住所被称为“潜龙邸”,意思是这里住过一条“潜藏着的龙”
    
    1871年8月14日,载湉在醇王府出生。1875年1月12日深夜,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突然喧闹异常。门前兵丁林立,仪仗庄严,王公大臣列队恭候;宅内灯火通明,气氛紧张,慌乱的家人把睡梦中的载湉叫醒,匆匆给他穿上从皇宫里送来的龙袍。接着,他被人抱上早就停在府门外面的暖舆,就此糊里糊涂地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
    
    当年慈禧选光绪进宫的时候曾经假惺惺地立下诺言:“一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身为皇太后,说话总要算话。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公元1889年3月4日),亲政典礼如期举行。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廿一,即1908年11月14日,久病数月的慈禧突然召见军机大臣,宣称光绪病危,立即宣布由醇亲王之子、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此“醇亲王”非“彼醇亲王”,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已经去世,由其子继承王位,因此这位“醇亲王”是光绪的弟弟载沣。当日酉时光绪于瀛台涵元殿“驾崩”,溥仪当即由父亲抱着朝见重病中的慈禧,承继同治成为新的皇帝,定国号为“宣统”。
    
    第二天,慈禧在仪鸾殿死去,终年74岁。3年后,清朝灭亡。
    
    光绪并非同治的直系后代,在其出生的时候没人会料到他后来会成为皇帝。由于醇王府成了一代皇帝的“发祥地”,所以,他原先的住所被称为“潜龙邸”,意思是这里住过一条“潜藏着的龙”。按照清朝成例,在皇帝入宫以后,这住宅必须“升格”为特殊的宫殿或者索性闲置,而不能再由家人居住。所以,在光绪“继承大统”以后,慈禧便把什刹海北岸的一座贝子府赏给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并拨出16万两银子予以修葺。人们习惯称城南太平湖的老醇王府为“南府“,什刹海的新醇王府为“北府”。
    
    老醇王府的建筑群现在属中央音乐学院所有,前部的建筑是办公用房及礼堂,中部的殿堂是职工宿舍,北面的后罩楼被其他一些单位借用
    
    而醇王府似乎“龙脉过盛”,三十多年里居然接连出了两个皇帝,那第二个皇帝就是光绪的侄子溥仪。这一下,“北府”也成了“潜龙邸”,小醇亲王一家又得另外去找地方住了。不料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王朝垮台,小醇亲王也就失去了改迁新府的机会。说来醇王府实在荣耀:两度“潜龙”、一朝摄政、三修府邸,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了。
    
    “南府”的“潜龙邸”腾出后,曾作为“醇王祠”。民国初期一度是中华大学的校址,后来还做过中国大学附中。一百多年来,这里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太平湖彻底消失,王府西侧的花园代之以一大片高楼大厦。老醇王府的建筑群现在属中央音乐学院所有,前部的建筑是办公用房及礼堂,中部的殿堂是职工宿舍,北面的后罩楼被其他一些单位借用。
    
    不久前,最南面的王府大门已经修葺一新。据说,有关方面即将对这里进行全面修复。看来,不需多久,神秘的“潜龙邸”就会以全新的容颜面对世人了。
    
    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北京这地方先后叫过“蓟城”、“幽州”。至辽代时曾被作为“五京”之一,称“南京”,也叫“燕京”,位置在如今北京城的西南角。金朝于公元1153年迁都至此,定名“中都”,就建在原“南京”城旧址上,北城墙保留不动,其他三面各向外扩展了三里。1215年,蒙古军攻占中都,焚毁宫室。忽必烈统治中国后,建国号为“元”,在金中都的东北方兴建新都,定名“大都”。过了80多年,明朝军队攻入大都,将其改名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将北平改为“北京”──“北京”这名字就是从那时开始使用的──并决定将都城自南京北迁,于是开始营建京城。到了1421年,北京便正式成为明朝的首都。它基本是在元大都的原址上修建的,只是北端南缩了5里。后来,为加强京城的防御,开始修建外城,因财力紧张,没有持续建下去,由此形成了中国惟一的“凸”字形城垣。1644年春,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克京师,随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京城的城楼上从此竖起了大清的旗帜。这次,清朝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建都。于是,北京城就保持着明朝的格局如此延续下来了。(陈光中)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