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其讳,故易名“尼山”。据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戴光编修的《邹县地理志》载:“尼丘山去城东60里,在鲁源社、鲁源村。昔启圣王夫人颜氏祷于此,而生孔子者也,其山五峰连峙,中峰之麓有孔子庙”。志书中并把尼山列为古邹十六景之一“尼山毓圣”。当时文人顾俊曾题诗颂之“乾坤开辟本无心,邹鲁合邦毓秀深……”《舆地志》亦有记载:“邹县西界阙里,有尼丘山”。其山并不甚高大,海拔仅340多米。因为孔夫子降生于此山,才得以名扬海内外。 尼山的主要建筑是“尼山孔庙”。据《阙里文献考》载:“后周显德中,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说明此庙最早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宋代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第四十六代裔孙孔宗愿扩建尼山孔庙,增建讲堂,立学舍、置祭田。元文宗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请复尼山祠庙,朝议未允。元顺帝二年(公元1336年),复建祠庙并塑孔子像,造礼、乐器,建观川亭和尼山书院。荐举彭为书院山长。名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增修启圣殿及寝殿,建成现在的规模,明清以来又多次重修。 尼山孔庙,建于山之东麓的高台之上,共分三进、五院,重堂叠阁、柏松苍翠蓊郁。其正门为棂星门,二门为大成门,其后的正殿亦名大成殿,是庙内的主体建筑。黄色琉璃瓦覆顶,飞檐翘角,殿前石柱之上,精雕云龙和花卉,宏伟壮观。殿前竖有元至五年(公元1339年)翰林院编修国子助教陈绎曾撰文《尼山书院铭》碑,和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国子监监丞危素撰文的《尼山大成殿四公配享记》碑,是研究尼山孔庙历史沿革,祀庙情况的重要资料。大成殿后为寝殿,东西两庑各五间。殿两旁的东西两跨院,各有门相通,东为毓圣侯祠(即尼山神祠),西为仿北京国子监形建造的尼山书院。明朝文人孔承庆曾赞美书院题诗,“盘石重梦何处家,山深茅屋隔烟霞。幽人读罢无余事,纱帽笼头自煮茶。” 尼山风景秀丽,五峰连峙,其山形五峰耸峙,尼山傲居其中,故有尼山五老峰之名。“群山环峙插层天,五老峰高瑞气连。”这是古人形容尼山的真实写照。汉代《纬书》所称“五老降庭”殆由此相互附会而来。尼山的五老峰、鲁源林、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合称为“尼山八景”。 尼山之西约五华里处,有一片绿树浓荫掩映着的农家房舍,它就是鲁源村,古人称之为鲁源林。据《阙里志·尼山》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鲁源,其义即为鲁国之源。1958年在鲁源村东建起了一座可蓄水1.2亿立方米的特大水库,可灌溉农田20万亩。登上尼山,俯瞰遥望,只见山峦重叠、碧波荡漾,为古老的尼山圣地又增添了一处妩媚动人的景观。 过鲁源村,北行有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名叫智源溪。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说孔子出生地乃智源之源。明代人张敏曾赋诗赞颂,“智源水远东还鲁,颜母山高上接天。木落空林明晚照,雁衔寒雨下秋田……。偶因圣诞来瞻仰,红叶黄花处处鲜。”沿智源溪北行,约里许,溪西岸便是坤灵洞,亦名“夫子洞”。据《邹县续志方域志古迹》记载:“夫子洞在城北尼山东麓,下临沂水。久为沙壅,不见洞口。干宝《搜神记》称,孔子所生,今名孔窦是也……邹尹司居敬因刻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曾祈祷于尼山而生孔子,其父叔梁纥嫌其相貌丑陋,便弃于山下,一只雌虎将其衔入恐内养了起来,故名“坤灵”,洞中原有邹县令司居敬雕刻的孔子像,并有石桌、石凳等。金人陈国瑞曾有诗记述:“云开虎洞清溪绕,雨卧龙碑碧鲜封”。后因流沙所淹没。1979年维修其洞时,清除掉淤沙,才复现出洞口。 由坤灵洞拾级西上,便是“观川亭”,此亭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334年)。《论语、子罕》篇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相传孔子曾在这里看到河水滔滔,不断流逝,感叹光阴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的在流逝。 尼山孔子庙北,有一幽深峭壑,据《阙里志·尼山》载:“中锋之麓有先圣庙,庙北为中和壑。”《礼记·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壑即以此取名。“中和是喻孔子的思想可使万事达于和谐的境界。中和壑又名“尼山砚沟”,用这里的石头制砚,石质致密,润泽而发黑。“尼山石砚”为著名的鲁砚之一,名遐中外。 跨越智源溪尼山之东对面即为“颜母山”,据《邹县志·山川》载:“颜母山县东北距城50里在尼山之东三里。两山相对中隔沂水,上有颜母井及祠堂基址。”邹县县令娄一均曾有诗记述:“昌平乡望一峰孤,天去嶙峋尺五无。子祷尼丘名字起,母因颜姓此山呼。”另《邹县续志·方域志·古迹》载:“颜母井在城东北颜母山麓。旧有祠庙,今,惟井尚存,相传孔子母颜氏所汲井也。”颜母山麓有文德林,“尼山神”被封“毓圣侯”。毓即产生之意,是谓孕育圣人之神,故封为侯,文德林即毓圣侯之林。这些古迹大抵皆后起之名,惟有尼山堪称为原始的圣迹。古人祈祷山川生子,自是一种风俗,今人崇仰景慕尼山,皆因崇仰伟大先哲孔子的原因,亦不失为对桑梓热爱恭敬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