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桂林千古石刻在流泪 保护文化瑰宝刻不容缓
10.17 10:39


    “桂林石刻群已经遭受了巨大破坏,如果保护不好古人留下的灿烂历史文化瑰宝,我们将愧对先人。”桂林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刘琦惊呼。
    
    据了解,目前桂林石刻大多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有的因岩石剥落而模糊不清,有的出现断裂,有的被雨水冲刷而字迹斑驳,有的被故意毁坏。社会各界都认为,抢救千古石刻刻不容缓。
    
    桂林城北鹦鹉山上有一幅刻绘于宋代的桂林《静江府城池图》,高3.4米,宽3米,是国内现存的两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图之一,也是世界和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幅古代石刻地图。这幅地图最早采用写景式符号,是中国地图设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然而,这么一个绝世精品,正面临着将要磨灭消失的厄运。近日记者到鹦鹉山上采访时发现,护碑亭下的《静江府城池图》残损严重,上面的书画字迹斑驳模糊,图形、符号和文字很难辨认,几乎看不出是一幅地图了。文博工作者告诉记者,这幅古地图历经沧桑。公元1277年,元兵攻克桂林静江府,放火焚烧桂林城,《静江府城池图》及其所附的《静江府修城池记》被焚,地图受损三分之二。
    
    “桂林石刻的破坏绝大部分来自自然破坏。”刘琦介绍,桂林石刻属于石灰岩石质,南方多雨潮湿,容易受风雨、苔藓侵蚀,自然破坏严重。特别是刻于山势坡度较缓、略呈仰姿的石刻,最易受到山上水流冲击,被破坏最厉害。
    
    但是,石刻也遭受了人为的破坏。桂林历经元兵攻打桂林城、抗日战争等,大批摩崖和石碑被烧毁、炸毁。此外,一些古代石刻作者文物保护意识较差,铲除前人石刻,然后在上面刻下自己作品,这种现象在明代尤为突出,被毁石刻数以百计。如明嘉靖三年,杨铨为了刻自己的作品,不惜凿毁唐代韩云卿的《舜庙碑》。经观察,1966年-1993年不到30年时间,一些碑面已受蚀2毫米。
    
    抢救——自然破坏与现代科技的较量
    
    在抢救、保护古石刻群的过程中,最头疼的是如何阻止、减轻自然破坏的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外专家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办法来破题,而科技攻关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桂林市文物队队长刘琦告诉记者,桂林是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于石灰岩石质。由于当地潮湿多雨,地质结构复杂,千百稀世石刻不断受到风雨、水流、苔藓、岩石滴浆等自然力量的侵蚀和破坏。尽管有关部门为一些重要的石刻摩崖搭建了碑檐、护碑亭,在其顶部开凿了引水槽等,但是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刻被自然破坏的“顽症”。
    
    据了解,我国石刻保护的科技攻关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都是针对北方砂岩地区的石刻、石雕、石窟的保护所进行的研究。过去多年间,文博工作人员沿用在石刻表面涂生漆的古法保护石刻,但现在这种方法因为不科学已不再使用。
    
    刘琦说,桂林文物工作队已经与中国文物研究所联系上,双方决定在保护古石刻上进行合作。今年以来,合作已经启动,由桂林文物工作队提供当地地质、气象等资料,中国文物研究所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有关科技攻关试验已经在桂林展开。
    
    走进博大精深的桂海碑林
    
    日前,我国著名碑林、桂林桂海碑林保护性开发一期工程竣工。她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中外游客展现其文化底蕴。
    
    桂海碑林博物馆馆长刘玲双介绍,桂海碑林保护性开发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总规划面积4万多平方米,工程分两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投资565.5万元,主要内容是修建大门、绿化庭院、防止露天碑刻的碑面风化、为山岩上的碑刻清淤排水、清除覆盖碑面上的碳酸钙、建立小型石刻的陈列展示柜等。预计明年将启动二期工程,整个工程全部竣工后,桂海碑林博物馆将成为中国一流的石刻陈列、保护和研究的博物馆。
    
    记者近日在博物馆看到,装修一新的博物馆大门古朴典雅,玄色的大石碑刻着古人书法“诗境”“龙隐”,庄严矗立在门前;馆内芳草萋萋,几口明清古井的石制井圈“列队”在草丛中,几十块珍贵的宋、元、明、清等历代碑刻整齐地肃立碑廊里,五代著名画僧贯休的佛家《十六尊者像》石刻,被一一放进了崭新的玻璃陈列柜里;四五平方米的宋代文人宴饮的游戏石刻曲水流觞,默默“躺”在刚建好的护碑亭里,不断引来游客好奇的目光……刘玲双指着屋檐下一堆石碑、石狮等石刻作品说,这些都是工作人员千方百计、辛辛苦苦从荒野、猪圈、路边、河边等处收集回来的散落明清石刻,博物馆将克服人力、财力有限的困难,逐步对其整理、陈列保护起来。
    
    “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这是国内外碑刻界对桂海碑林的高度评价。桂海碑林博物馆所在的龙隐洞和龙隐岩有古代石刻200多件,是桂林石刻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留存有宋代蔡京写的《元佑党籍》,真实的记录了北宋一次震惊朝野的党派斗争,司马光、苏轼等著名文学家都被株连其中;著名将领狄青写的《平蛮三将题名》,记录了北宋一代名将狄青奇兵飞渡天险,一夜扫荡壮族首领侬智高叛乱的历史;著名书法家石曼卿写的《饯叶道卿题名》,其间66个大字自然雄逸、沉著端庄。
    
    古人保护石刻花样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桂林石刻“大半风霜剥蚀,漫漶不可识”。但是,历代古人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都采取各种方法保护前人的石刻。
    
    据文物部门介绍,对桂林石刻群进行保护可追溯到唐代。如在唐代韩云卿的《舜庙碑》、《平蛮颂》顶部及上部两侧,留存着唐人凿出的“人”字排列的五个方孔,这是当年为防止风雨侵蚀,凿碑檐时植以格木而凿的。类似保护摩崖的方法,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在做碑檐的同时,又因地制宜,在摩崖石刻顶部凿出引水槽,把水引向别处排放,以免水流直接冲刷碑刻表面,此法沿用至今。宋代采取在摩崖石刻表层涂生漆的保护方法,使许多古代石刻的字迹和碑面至今完好。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在许多寺观、会馆、学宫等公共场所内刻碑留字,对于室外的重要石碑,则采用筑护碑亭的方法保护。这些古人保护石刻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古人还提出“深刻”的方法,让石刻保存时间更长。
    
    桂林石刻:“游山如读史”
    
    在桂林市区及其附近的石山上,随处可见唐宋以来官宦名人、风雅才子的勒石题词。据不完全统计,桂林有古代摩崖石刻近3000件,是我国摩崖石刻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去年,桂林石刻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山如观花,游山如读史”,这是清代名人陈元龙对桂林石刻高度评价。从秦始皇在桂林开凿灵渠征战南越开始,桂林便成为中原与岭南之间的重要通道。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始安郡起至今,桂林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悠久建制历史,一直是广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其山水甲天下,桂林自古就是官宦名流、文人骚客荟聚的胜地,他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镌刻于山石之上,形成摩崖书画、造像、石碑等古石刻文物“摩崖殆遍”的宏伟奇观。桂林石刻数量众多、精品纷呈、传历时间悠久、名人笔墨荟萃,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订证了文献记载的论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桂海碑林博物馆馆长、石刻文化研究专家刘玲双介绍,桂林石刻是我国山水文化的宝库,被称作一部刊刻于山崖上的史书。石刻以山水为依托,以山水诗文、纪游题名和题写风景的榜书等山水题刻居多,共有山水诗词、游记散文近二百万字,千古石刻与甲天下的山水形成了自然与文化和谐互补的统一体。桂林石刻文体多样,种类繁多,有题名题记、诗词曲赋、赞颂歌铭、论说评议、诏令散文、告示执照、乡规民约、墓碑等;内容涉及古代中国及广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刘玲双说,桂林石刻是唐、宋摩崖石刻的渊薮。其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低于元、繁荣于明清。从唐至清,石刻延绵不断,延续时间之长久,形制巨大,且拥有历代众多名人佳作,全国罕见。尤其以宋代摩崖石刻的数量和质量为国内首屈一指,素有“唐宋题名之渊,以桂林为甲”“唐碑西安、宋刻桂林”之誉。石刻主要集中分布在龙隐岩龙隐洞、象鼻山、伏波山等30多处风景名山洞府之中,堪称碑刻如林。
    
    此外,桂林石刻还是书画艺术的天然博物馆,留存了许多历代著名书画家手笔,书体篆、隶、行、草等俱全。如唐代李阳冰,宋代石曼卿、米芾、范成大、陆游,明代周天球、清代袁枚等,均留书画遗墨,如《米芾自画像》等许多石刻,是绝世精品和孤品。(记者蒋桂斌)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新华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