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绝壁开棺 破译千古之谜
10.09 09:51


    ■木棺如何架在悬崖之上?
    
    ■棺内主人是何身份?
    
    ■悬棺主人后裔今在何处?
    
    在四川南缘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块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500米的平坝,名叫麻塘坝,它位于宜宾市珙县境内,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水东西两岸对峙21座悬空欲坠、连绵起伏的山崖。在山崖20—100米的高处分布着223具悬棺,被世人称为——僰(音“博”)人悬棺。
    
    珙县麻塘坝的僰人悬棺是中国悬棺葬区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由此带来的僰文化包含着无数令人难解的千古之谜。这些山岩高达数百米,猿猴无法攀援,飞鸟为之发愁,而这个奇特的民族,却将沉重的棺木钉在绝壁之上,并且无一例外地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将重达半吨以上的悬棺放置于20~100米高处的绝壁之上,这个民族又是怎样消失的……
    
    2002年9月24日,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僰人悬棺”清理维修工程正式开始。
    
    此次维修工程由宜宾市文物专家组成维修组,对珙县麻塘坝的三仙洞、猫儿坑、邓家岩等七处的42具悬棺进行“整容”,并首次对距今数百上千年的悬棺进行开棺清理。在近一周的现场发掘中,出现了一个个石破天惊的奇迹:首次发现一件镶金边的色彩艳丽、多达7层的丝麻织品;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器和一件牛骨装饰品以及一把长约20厘米的梭镖;在悬棺棺顶和棺体,还发现有火烤过的黑色痕迹,此外,簪子、骨质装饰品、铁挖耳等等文物的发现,无疑将对僰文化的研究带来令人难以预料的价值。
    
    ■有的悬棺曾遭盗贼洗劫
    
    在珙县以西洛表镇麻塘坝,距悬棺景区大门约2公里的三仙洞,绝壁悬崖,怪石嶙峋,远远看去,一个个灰色完整的木棺孤独地高悬着,断壁上千疮百孔,木桩横竖,工人们用钢管沿峭壁陡岩向上搭起高高的脚手架。崔陈、何泽宇、贺学毅等宜宾文物专家顺着脚手架艰难地攀上距地面约30多米高的断崖。
    
    从近处看去,这些均用楠木制成的棺木因裸露成百上千年大多破朽不堪。在文物专家的指挥下,4个工人费力地将重约500公斤的木棺从崖上抬至搭好的平台上。打开第一具棺木,只见棺内填了半棺的沙石以及树叶、玉米包皮等杂物。除发现了铁器、陶片外,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骨骷髅赫然而现。第二具棺材由于压在第一具棺材下,另一端又被木桩卡住,工人们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棺盖挪开一条10厘米的缝。人们从缝中可见棺中头骨已被挪至棺木中部,骨头摆放零乱,棺材左前方被凿开了一个大洞。“这两具棺木可能遭到过盗贼洗劫”,现场的两位文物专家这样估计道。
    
    ■棺内发现元代青花瓷器
    
    在目前已开启的4具棺材内,有一个元代青花瓷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僰人悬棺葬品中年代最早的青花瓷器。另有一个明代青花瓷器倒扣于死者头上,文物专家分析,这可能是死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另有一些棺材有明显火烤过的痕迹。“可能是为了对棺木进行防腐处理在悬挂前被火烤过。”文物专家们分析道。
    
    据宜宾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崔陈介绍,僰人悬棺曾于1974年、1984年、1991年、1994年分别进行过维修清理,已发现丝麻织品、青花瓷器、竹器、铁器等多种珍贵文物。这次维修工程分三期进行,首期工程由国家文物局下拨63万元,预计今年11月完成。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宜宾文物管理部门要对悬棺木桩进行加固。
    
    这次清理维修虽出现诸多收获,但要真正解开悬棺之谜,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悬棺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习俗
    
    当仰视那些高悬于万仞高崖上令人头晕目眩的悬棺时,人们不禁要问:僰人为什么把死者悬葬在千仞绝壁之上,他们是如何将棺木放上去的?悬棺这一个奇景是怎样形成的?
    
    悬棺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风俗,民间俗称“挂岩子”。悬棺实属风葬,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它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广泛分布。这种葬俗是人死之后并不入土埋葬,而是将殓尸棺木置于临江面海、高峻陡峭的崖壁上,有的棺木距离水面(地面)高达100-200米,昂首仰望,撼人心魄。有的地方一处悬棺重重叠叠搁置在悬崖峭壁的木桩之上,竟多达三四十具,其险要令人叹为观止!
    
    悬棺葬的葬法有“崖葬”、“崖棺葬”、“幽崖葬”、“岩洞葬”、“崖穴葬”等名称。现在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高县、筠连、长宁等县均留下不少悬棺或悬棺的遗迹以及不少壁画。而珙县麻塘坝僰人悬棺葬区,共有22处之多,是中国悬棺葬区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这些悬棺大多置于下临溪河、上摩云天、绝地千仞、峭如斧劈的高崖上。
    
    ■悬棺安置方式有六种
    
    据专家研究,悬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可以分为六种形式:第一种是木桩架壑式,即棺木一头放入人工或天然的孔穴中,一头用木桩支撑;第二种是天然洞穴式,即对天然洞穴稍加修整,将棺木放置其中;第三种是人工开凿横穴式,即人工凿穴,大小宽窄以放入棺材大小为限;第四种为悬崖木桩式,即凿孔打入木桩,然后置棺其上;第五种为崖礅式,在岩石突出部位之上放置棺木;第六种为崖沿式,由岩石形成的天然平台,将棺木置于其上。
    
    麻塘坝僰人悬棺的放置方式中,这六种形式兼具,而以悬崖木桩为主。即便是一堵崖上几种放置方式也可能是并存的。僰人放置棺材有什么章法吗?这些棺材的组合放置有什么意义吗?这是谜。
    
    ■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有悬棺的资格
    
    据记载,僰人被消灭的时候有好几万人死亡。而僰人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假如僰人死后都采用悬棺葬,那么珙县、兴文、长宁、高县的山山水水都应该满布悬棺。但据有关专家统计,川南的僰人悬棺,总共不足一万具棺材。显然,悬棺的总数和僰人人口死亡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悬棺数少于僰人人口死亡的总数,这又是一个谜。
    
    《珙县志》的《古迹》条目下讲了一个故事,其中提到僰人悬棺。“走马田,县南九十里。先是僰人悬酋长之棺于崖上。每闻金鼓之声。明万历初,总兵刘显过此,闻而异之,驰马田中,连发三矢,中棺上,金鼓遂绝,人因呼为走马田。”这说明,并不是所有僰人都有被悬棺埋葬的资格,而僰人只是“悬酋长之棺于崖上”,即是说只有僰人中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悬棺的资格。因此,悬棺的数量较僰人人口总数要少得多。
    
    ■如何将棺木放置于悬崖依然是谜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将棺木放置到悬岩上去的呢?现在有多种猜测。有一种说法是:僰人先将悬棺搬上崖顶,或者就在崖顶凿木为棺。然后,将一位熟练的打桩工拴住放到放置悬棺的位置,打好孔、画好岩画,安上桩孔。最后将凿好的棺木拴好从崖顶放下,安放在打上桩头的位置。第三步才是吊下尸体,装入棺内。第四步是吊下盖板,合上棺材,将放置棺材的人拉上崖顶,一具悬棺即放置完毕。
    
    另有一种说法,是宜宾市文史专家丁天锡潜心研究后提出的,他认为棺木是古人通过在悬崖上修栈道放置的。经反复考察发现,在悬棺附近的崖壁上,往往有一些桩孔遗迹。此外,在悬棺周围的崖壁上,特别是没有凸出岩石作护罩的地方,还发现了许多排列有序的桩孔遗迹。
    
    宜宾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崔陈则赞同这种猜测,悬棺是先让人从山顶上绑绳吊至山腰,打孔、安木桩,再用原始的滑轮将绑上绳子的棺木往下放,并用长长的楠竹枝将棺木往外顶,以免被乱石所碰。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
    
    ■悬棺主人是僰人还是僚人
    
    悬棺究竟是什么民族的葬俗至今仍有争论。
    
    多年的考古研究,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个民族是僰人,一部分专家认为是僚人。
    
    僰人作为一个民族,由于被彻底毁灭,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因而对其民族来源,颇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叙南地区的僰、僚、都掌族“同出一源,相承一脉”,因此,叙南的悬棺是古代僰人、中古僚人和元代时都掌人的(石钟健《悬棺葬研究》)。二是史志记载,董其祥先生在《四川地区悬棺葬分布及其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引用元代李亦《云南志略》:“土僚蛮在叙州之南,乌蒙之北皆是。男子及十四五左右击两齿,然后婚娶……人死则以棺盛之,置千仞岭崖之上,以先堕为吉。”董先生认为:所说的叙州之南,乌蒙之北,正是土僚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僰人悬棺集中的地方,故可以说,僰人悬棺就是僚人悬棺,为了追本溯源、约定俗成,应照文献记载称“僰人悬棺”为宜。
    
    另有一说,认为悬棺的主人是僚人。据宜宾市文化局现已离休的文史专家丁天锡介绍,“僰人悬棺”的称谓,是1956年国家进行文物普查时命名的,称其为“僰人”,是根据旧《珙县志》和《兴文县志》的记载。遗憾的是,由于修志时条件的限制,两部县志都没有注明确为僰人的根据。可是,近年文史专家考证中能说明是僚人所葬的资料却很丰富。
    
    1978年文物部门曾开悬棺10具,其殉葬器皆为明代。1984年文物部门又开悬棺30具,殉葬品也多为明代,少数为宋代。
    
    开棺考证的结果表明,棺内成年男子大齿皆被打掉,妇女儿童则牙齿完好,与僚人习俗吻合。由此可以推断,悬棺是僚人所为。1978年开棺时在棺内发现的一双筷子,上面刻有“阿旦沐”三个字。“阿”本为僚人的姓氏,这也是悬棺主人是僚人的佐证。
    
    ■一场大战僰人为明军所灭
    
    《隋书·地理志》谓岭南诸僚“俗好相杀,多构仇怨”。可见僰僚民族是一个秉性刚直、暴烈强悍的民族。
    
    明朝万历元年,在一场惨烈的战争后,僰人在史料中消失了。那一年,在四川巡抚曾省吾的奏请下,以刘显为总兵,14万明军于公元1572年3月在叙州集结,用诱降的办法捕捉了僰人首领阿苟。9月9日,是僰人每年一度的赛神节,这一天僰人大醉,刘显利用这一机会,以奋勇之士,缒城而上。僰人由于酒后放松警惕,明军奋勇攻克了僰人的军事重地凌霄城,进逼僰人统治中心都都寨,僰王阿大防守的鸡冠岭失守。
    
    明军选择僰人军队斗志最弱的时候,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僰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僰人的历史从此中断。
    
    ■僰人的后裔去向何方
    
    那么,僰人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呢?由于缺乏考证,目前还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逃到云南、贵州,与苗族相融合了,但逃走的可能并不大。另一种推断是僰人被迫汉化了。在珙县、兴文留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游倮倮、范苗子、右山何家挂岩子。”说的是珙县、兴文的几个大姓,姓游的是藏族的后裔,姓范的是苗族的后裔,姓何的,就是将棺材挂在悬岩上的僰人的后裔。为什么僰人改姓何呢?僰王叫阿大、阿二。他们失败后,僰人隐藏下来,被迫改为汉姓,于是将“阿”的“阝”改为“亻”,便成了“何”。同时,在发掘的悬棺文物中,有一个瓷碗背后,印有“何家造”三个字。
    
    1982年,“后山何家”耆老何家成在接受调查时回答说:“我们的祖先是长房,是当官的,没有反对朝廷;造朝廷反的是三房上的‘阿大王’他们。二房在云南,民国十三年,他们那一支曾下来朝过祖。我们是在麻塘坝‘珍珠伞’(地名)向着岩上的悬棺朝拜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僰人,这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民族,已融入了历史的海洋中,留下一段段充满悬念的传说。(唐敉西王黎罗德勇)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