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北京名人故居知多少
09.13 16:11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和宣武三个城区。这是因为当年北京的城圈儿不大,出了现在的二环路就算是城外了。
   
    此外,老北京城的宅子有“东富西贵”、“北贫南贱”之分,东西城的房子院落普遍比南城北城好。而清朝时期,汉人不能在内城定居,城南成了进京赶考的举子和文人墨客居住的场所,老北京的会馆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宣武区。民国以来,当年住在豪宅大院的王爷和官宦的后代,纷纷卖房租房,以维持生计,所以,他们住过的宅子,成了名人或买或租的住所。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分三类:一类是中国当代革命史上名人住过的宅院。另一类是近代和当代的文化名人居住过,有的在此去世的房子。第三类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的宅子。这个名儿就复杂点了,名人有好名儿也有坏名儿,但总归说他是名人,如李莲英、段祺瑞、张作霖等,用现在的“中性”词儿说,这些人都属“历史人物”,或者说是“历史名人”。如李莲英虽然是形象并不好的太监,可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却不能小视,所以他的名字妇孺皆知。
   
   目前,北京的名人故居,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两处: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
   
    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李大钊故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康有为故居、梅兰芳故居、程砚秋故居、齐白石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
   
    名人故居的确定
   
    说起来,名人故居真是比较复杂。首先是有的名人不仅在一个地方住过,到底哪处应算故居,很难说。如李大钊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有五处,鲁迅在北京住过的有四处,老舍在北京住过的有十处。是不是凡是名人住过的地方都要算作故居呢?
   
   从目前确认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来看,主要是以历史、文化、政治、住宅状况等因素来作依据的。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是蔡元培故居。蔡元培1890年中进士,以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被人们称为“学界泰斗”,官职也不低,但他非常俭朴,在北京任职多年,竟没置房,一直是租房住。他先后在西城、宣武、东城住过,仅惟独把东堂子胡同75号确定为他的故居,是因为他住在这个院时,恰值“五四”运动爆发。由于这是租住的房子,当年是东西各三进院的大宅门,后来分成了两个院子,蔡元培住过的几间房又接出来一间小房,但结构总算没大动,现为十几户居民住的大杂院。1984年它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东堂子胡同西口拆迁改造,此宅经政协委员建议保留了下来。
   
    又如齐白石故居,最早定在东城区南锣鼓巷内的雨儿胡同13号院。此宅原是清朝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他建宅子用了建皇宫的料,而且宅子的建筑形制又超越了等级,因此受到了参劾。此后,这个宅子就被分成几个部分出售了。13号院只是原宅的一部分,解放后被文化部买了下来,其中几间即由齐白石先生居住。后来齐白石住的房子被辟为故居和纪念馆,“文革”期间纪念馆被撤销,1986年这里又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早年先后在北京住过几个地方,如城南的龙泉寺,宣武门内的石灯庵等处。但他居住时间最长的是西城区辟才胡同内的跨车胡同13号院。从他50岁直到逝世,一直住在这个小院。这里不但是他的私人房产,而且他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并在此接待过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和艺术家。把此宅定为他的故居,才是无可争议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老舍故居,据舒乙说,老舍先生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有十处,工作和接触过的地方更多。但最能反映他的生活和创作的地方是小杨家胡同和富强胡同,因此把前者定为老舍旧居,把后者定为故居,是比较合适的。
   
   有争议的故居
   
    由于年代久远,名人故居主人的频繁更迭,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历史考证。
   
    “刘罗锅”的故事,在京城可以说家喻户晓。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按他的官位来说,在京的府邸肯定不小。他的故居在哪儿呢?
   
    依据清末文人震钧的《天咫偶闻》记载:“刘文清(即刘墉)故第在驴市胡同(即现在的礼士胡同,民国时改)西头,南北皆是,其街北一宅改为食肆,余幼时屡过之,屋宇不甚深邃,正室五楹,陛下青桐一株,传为公手植。街南墙上横石,刻‘刘石庵先生故居’七字,今屋皆易主,北宅久拆,横石亦亡矣。”
   
    震钧生于1857年,死于1920年,按年头推算他出生时距刘墉去世只有五十多年,显然他幼年所见所录的事儿是比较可靠的。当然也有其他文字记载刘墉宅在别处。
   
    从震钧的记载可知当年刘墉故居占地面积相当大,有人推算应当从礼士胡同西口一直到胡同的中部。现在礼士胡同保存相对完整的大宅门有三四处,东口123号院(现礼士胡同小学)是清大学士敬信旧居,民国时做过“蒙藏院”。其中129号院的建筑非常考究。现在仍可看到,临街的八字墙上有精致的砖雕,大门三间,进门后,二门左右各有一石狮子,二门并列着两套四合院,园内有花厅、水池,花草树木点缀得体,显得怡然幽静。纵观整条胡同的房子,都不如这个宅子的建筑讲究,所以有人认为这里就是刘墉的故居。
   
    可是,有人根据震钧所说刘宅在胡同西头的记载,认为129号在胡同的中间还稍稍偏西。而一些史料记载,129号原是清末武昌知府的宅子,所以断定此宅不是刘墉故居。
   
   那会儿,刘墉死了还不到百年,其故居就说不清了,可见老北京大宅门衍变之快。
   
    129号院民国时被粮商李彦青买了下来,但是没多久,他因趁日本大地震时倒卖大米,被曹锟政府给毙了。之后这所宅子被一个有名的律师买了。时间不长,他又转手给了天津盐商李善人的儿子李颂臣。当时这套院子并不讲究,李颂臣买来后,请朱启钤的学生重新设计,就改建成了现在的样子。
   
    解放后,此宅建筑基本未动,曾做过印尼驻华大使馆,以后做过中国青年报社。“文革”期间,又成了当时的“四人帮”干将于会泳的住宅,现在归广播影视部电影局使用。1984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9号院在几十年中,换了多少拨主人!所以,刘墉的故居只能说在礼士胡同西口,究竟是哪个院,就谁也说不清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东城南锣鼓巷59号,被确认为洪承畴故居。笔者在采访时发现所谓故居不过是院内的三间北房。据院内居民介绍,宅子的大门原来在方砖厂胡同路北,门很壮观,门外有两个很大的铜狮子,院内的房原来很多,现在大部分都已改建。这三间北房,据说是清代早期建筑,原来是洪承畴的祠堂。
   
    洪承畴算是明清两代的“名人”,明末,崇祯皇帝调他总督蓟辽军务,保卫北京。1642年,他率20万大军与清军大战松山。全军覆没后,他被俘投降,被清朝政府任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以后官至翰林弘文院大学士等要职。按他的地位,其府邸绝对不会只有眼下的这套院子。所以又有人推断南锣鼓巷一带平房,当年都属洪承畴的宅子。
   
    阅微草堂和晋阳饭庄
   
    北京的名人故居很多,但都历尽沧桑,要保留下原貌几乎不可能。
   
    2001年10月9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古建公司技术人员,开始对位于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纪晓岚故居进行修复,使争论得挺热闹的故居保留问题终于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
   
    在此之前,由于修广安大街和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播映,有关纪晓岚故居的保留与修复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2001年6月,全国政协委员季羡林、罗哲文等一批文史专家和学者联名提议,将晋阳饭庄从纪晓岚故居迁走,恢复阅微草堂旧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这些专家的建议,经与宣武区政府协商,决定把老字号晋阳饭庄的十多间餐厅从这座文物古建筑中腾出来,投巨资加以修复。
   
    修复后的阅微草堂旧址,将作为广安大街上的一处重要文物古迹,对社会开放。我们现在看到的纪晓岚故居,已经经历了二三百年的风雨。考证起来,故居的建筑格局,早已不是原貌。
   
    有关故居的情况,在纪大学士的书中多有记载。如《姑妄听之》卷一中就说:“余虎坊桥宅,为威信公故第。厅事东偏,一石高七八尺,正是雍正中初造宅时所赐,亦移自兔儿山者,南城所有太湖石,此为第一,余又号孤石老人,盖以此云。”
   
    北京的王府也好,大宅门也罢,由于主人功名上的兴衰,易主或分割的情况很多。纪晓岚故居也未能幸免保持原貌。20世纪30年代起,此宅又多次易主,梅兰芳、余叔岩曾在此设国剧传习所,后又被名丑萧长华赁为富连成科班宿舍。
   
    现存的纪晓岚故宅中,还有两样纪晓岚当年的旧物,一是藤花,二是海棠。海棠原为两株,是纪大学士亲手所植,并记载着他与四叔家的婢女文鸾的一段恋情。文鸾聪明伶俐,温柔貌美,与纪晓岚两小无猜,长大后,二人在海棠树下海誓山盟,定下终身。因文鸾的哥哥向纪家索要的财礼太高,将两人给拆散了。文鸾为此忧伤过度,香消玉殒。此后,纪晓岚纳了一妾,名叫明棠,长得酷似文鸾。纪氏把她比作海棠,并且在宅内种下两株海棠,一棵纪念文鸾,一棵比作明棠。
   
    纪氏48岁那年,做了一梦,在梦中与老情人文鸾见了面。纪大学士醒后,站在海棠树下沉思良久,万般感慨,写了一首诗:“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花一怅然。”海棠留下了纪大学士的一段情话,可惜的是其中一棵海棠在“文革”改造老房时被砍,现在只剩下一株了。
   
    北京解放初期,一些在解放北平时入城和一批原在北平搞地下工作的山西籍人士,琢磨着在北京搞一个经营山西风味的餐馆。后由北京市市长彭真和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这两位山西人提出这个建议,并让宣武区操办此事。经过一番选址,最后挑中了阅微草堂旧址,其时,旧址已成了区委党校。
   
   饭庄先只供山西籍的老同志招待来京的山西人,直到1963年,晋阳饭庄才对社会开放。“晋阳饭庄”的匾额由郭沫若题写。晋阳饭庄的山西风味菜点有五百余种,名气较大的有香酥鸭、炒过油肉、小炒肉、炒杂烩、山西蒸肉等,但最让食客大快朵颐的还是面食,如太谷饼、闻喜饼、刀削面、什锦糖耳朵、肉丝炒拨鱼、莜面卷等。
   
    2001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来华访问。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外交部长唐家璇在人民大会堂与鲍威尔举行了友好会谈。会谈后,鲍威尔和他的随行人员突然神秘地“失踪”了。原来,他直接奔向晋阳饭庄,就在大堂里找了个座位,品尝起了香酥鸭。原来,这还是老布什向他推荐的。
   
    晋阳饭庄当年曾是京城十大高级饭庄之一,阅微草堂旧址作为纪晓岚故居修复后,晋阳饭庄将与故居相互辉映,成为一景。(刘一达)
  


北京名人故居:探寻淳厚文化神韵  (2002年09月13日)

发表评论 


责编:陈玥 来源:东方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