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首位只身徒步穿越北极的中国人谈科考与历险
08.14 09:56


    刘少创,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工学博士,中国第一位以单人徒步无后援形式,探索北极奥秘的科学家。虽然他没有一次完成从陆地徒步到达北极点的行程,但他的这次尝试为以后的中国人在北极进行科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月10日上午,刘少创在他整洁的办公室里,为记者讲述了他的北极探险之旅,以及他对科学与探险的独到认识。
    
    一部铱星电话在北极不管用
    
    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为这次北极考察做准备。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条件达到最佳状态,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比如5000米长跑、举重、模仿拉雪橇的拉轮胎练习。那时我每个星期都会从朝阳区走到通州再折返,大概用10个小时吧。充沛的体力是生存的前提,任何一个人从北极回来以后都会变得“惨不忍睹”。其实我脚上和手上也有冻疮,不过都是轻度的。
    
    不仅要锻炼好身体,还得准备其他东西。去北极除了雪橇、帐篷、睡袋、铱星电话、汽油炉、保暖衣物以及大量食品等要带全以外,为了保险,电话、炉子和雪橇最好准备双份的。跟我同批到达北纬88度的3个西班牙小伙子就是因为只带了一部铱星电话,摔坏后不得不没日没夜地赶路追上我。最后通过我的电话才和基地联系上,让飞机将他们送回基地。
    
    回国后觉得吃什么都香
    
    无论在北极还是在其他地方,吃饭都是个大问题。要想在北极徒步行进,每天必须保证摄入5000—6000卡的热量。我早餐吃混入黄油、白糖和奶粉的麦片粥、奶酪、烤肉和巧克力;中饭是核桃仁、香肠、奶酪和巧克力;晚餐比较“舒服”,除了以上为保证体能和热量必须吃的食品以外,还可以在汽油炉上煮一锅热腾腾的方便面。我这次带的是平时最喜欢吃的麻辣和红烧牛肉味儿的,不过面条或饼干只能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并没有什么热量。奶酪和巧克力虽然吃多了翻心,但要想保证体能必须吃这些东西。后来回国我觉着吃什么都香。另外,我每天还要为第二天赶路准备两升热水,里边加入高能饮料冲剂。
    
    在北极圈内的小镇哈坦加准备了9天
    
    今年2月21日,我带着大量科考设备和探险器材在北京国际机场登上了飞往莫斯科的班机。2月22日,又从莫斯科转机来到了一个叫哈坦加的小镇。那里位于俄罗斯北部北纬72度,已在北极圈内。几乎所有通过俄罗斯陆地到达北极的科考和探险者,都知道哈坦加,因为它是我们这些人的后勤大本营。我在那里准备了9天。哈坦加位于哈坦加河的东岸,是一个有三千居民的小镇。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哈坦加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但航空、通讯比较发达,生活设施也比较完备,有条件很好的医院、学校,还有很多卖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小铺。岛上空气清新,人际关系和谐。甚至在一些居民的家里还能看到中国生产的风铃,上面有写着“一帆风顺”的小木牌,挺好玩儿的。其实那儿的人并不富裕,但活得很舒服,每年还有长假。我猜政府一定给他们补助什么的,真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次,我在哈坦加河边上碰到一群正在户外烧烤的俄罗斯人。好客的居民热情地邀请我一起吃烤鹿肉,喝伏特加。我也算能喝点酒的人了,但和那儿的人根本没法比。他们一仰脖就是一杯!最后我都快喝傻了。在北极的日子确实很孤独,但是一想起哈坦加的日子,就觉着挺有意思。我想对于到过那里的北极探险者,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信仰何种宗教或者熟悉何种语言,哈坦加,都是他们终生难忘的地方。
    
    3月1日,我离开了哈坦加,乘坐租用的安-74运输机到达了北地群岛的气象站,这里是北纬80度。3月3日,俄罗斯的直升机将我和另外两支澳大利亚探险队一起送到了共青团员岛上的北极角。在那个北纬81度的地方,我带着160公斤的物资装备,以雪橇为运输工具,开始了真正的北极之旅。平常人们都是说狗拉雪橇,我这回可是人拉雪橇了。
    
    冲进失火的帐篷抢出通讯工具
    
    我的大睡袋上边的大窟窿是汽油炉烧的,那是一次意外失火的结果。那天,我坐在睡袋里正一边做饭一边烤衣服,燃油罐和炉子的接口没有卡好,引燃了接口漏出的汽油,帐篷里蹿起老高的火苗,吓得我赶紧跑了出去。可一想到与外界进行联系的通讯设备和衣物等都还在帐篷里,就又冲了回去。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抱起睡袋往火上一捂,火慢慢地灭了。幸亏睡袋结实,只是烧了几个大窟窿。你知道通讯设备在北极生存中至关重要,它是你和外界唯一的联系工具。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就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处于北极的哪个方位。那意味着你将永远走不出北极而冻死在那里。
    
    步枪子弹终于把北极熊吓跑了
    
    冰裂缝和北极熊是探险者的另外两个危险,结果让我一个没落全都碰上了。那天我正低着头赶路,走着走着发现周围有很多脚印。那个印比人的手印要大一些,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是碰上北极熊了,心一下就悬了起来。北极熊的追赶速度很快,一旦被它撵上,一掌就能叫你脑袋开花。不过它们大多数也没见到过人这种奇怪的动物,所以不会轻易袭击你。第二天,我终于发现了那只北极熊,它正在一堆碎冰后面探头探脑盯着我。我赶紧拿着枪跑到一个高地,先是冲它打了两枚信号弹想吓唬吓唬它,结果都被前方的碎冰挡住了,熊一点都不害怕。最后我只好用步枪,子弹擦着它的身边飞过去,终于把熊赶跑了。我注意到它是逆着风向跑,这样它就闻不到人味儿,也不会继续跟着我。
    
    和北极熊相比,掉进冰裂缝才真是死里逃生。日本探险家河野就是掉进冰裂缝里淹死的。他在1994年曾经徒步到达了北极点。在去年实施名为“回家”的探险计划,其目的就是从北极点徒步回到日本。他从北极点出发后一直比较顺利,都快到陆地了,结果掉进了冰裂缝,不幸遇难,非常可惜。我这次是在北纬89度遇到了一个非常宽的冰裂缝,刚开始转了半天也没找到能过得去的地方。后来在东边看见一条十来米的冰裂缝,用滑雪杆捅了捅觉着没事,结果脚踩上呼的一声就下去了,靴子立马灌满了水,一扑腾陷得就更深了。我没敢大动,赶紧把身上的负重扔上冰面,然后扒着冰一点一点地挪了上来。幸亏雪橇没有掉下来,要不把我砸晕了再灌几口水,非淹死不可。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
    
    上了冰面我赶紧搭起帐篷,花了30多个小时才把衣服烘干。出来一看,刚才那条巨大的冰裂缝又合在一起了。咔嚓咔嚓的轰鸣声像打雷一样。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真正感觉到自然的伟大,人在自然面前什么都不算!
    
    炉子“罢工”使我的科考活动一度中断
    
    在北极行进到第18天时,我带的两个炉子全坏了,那是在北纬82度40分。炉子对在北极生存的人至关重要,吃东西喝热水要靠它,烤衣服也要用它。像我贴身穿的保暖衣物都是能够透汗的材料做的,吸水的棉织品是不行的,这样才能保证湿衣服不会结冰。但是最外一层的防寒服又是挡风的,因此人体挥发出来的水分在防寒服里全都结成了大冰坨,一抖搂还能听到哗啦哗啦的响声。所以到了晚上一定要用炉子将它们烤干。
    
    因为炉子全部罢工,我的这次北极科考行动也在这里中断了,我打电话让俄罗斯的飞机将我再次接回了哈坦加岛。在哈坦加岛休整了一段时间以后,4月9日直升机又将我带到了北纬88度的地方,开始了第二段行程。4月26日,我终于到达了北极点,算了算,从出发到现在我已经在北冰洋上度过了36天。
    
    我认为探险和科学密不可分
    
    有人说探险家的行为就是人类挑战生存极限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冒险天性的一种体现。对于这个说法,我认为不够全面,探险和科学应该是密不可分的。人类每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无不是伴随着探险而诞生的。人类认识世界就是从探险开始的。一个制度先进,经济发达,思想活跃的伟大国家,在她的兴国史上必然出现过伟大的探险家。人类必须不断地探险才能不断地认识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在大多数人眼里,探险家就是亡命徒,是不要命的愣头小子,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探险是有着明确的科学目的,能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类进入太空,登上月球,都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些都是探险。世界许多伟大的探险家也是伟大的科学家,探险家应该比科学家站得更高。
    
    明年我肯定还要去北极徒步探险
    
    真正的探险家还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我讲一个故事。在一次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资助的南极探险活动中,探险队遇到了巨大困难,几近弹尽粮绝。探险队的队长将自己没舍得吃的一块巧克力,也是最后一点食物,送给了探险队里的一位年轻人,希望他能活着走出南极。年轻人咬了一下,没舍得吃。后来这支探险队顺利地走出南极回到了英伦,这支探险队的队长就是世界著名探险家和航海家罗斯爵士,而那块印有牙印的巧克力也永远地陈列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展厅里……我明年肯定还要去北极进行徒步探险,可能会从加拿大那边上去吧。你看,这瓶4.5升的“红方”就是我为胜利准备的。将来中国人中,谁最先从陆地走到北极点,我就把这瓶酒送给谁喝。
    
    当然,我希望自己能最先喝到这瓶酒。
    
    刘少创,1963年出生,天津人,1997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研究,现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工作。
    
    1995年,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考察队,由北纬88度滑雪至北极点;1996年,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1999年,赴澜沧江(湄公河)源区考察,利用遥感技术确定了澜沧江源头;2000-2001年,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当曲为长江最长之源,同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长江长度进行了重新测量;2002年,中国首位从亚洲大陆最北端出发,尝试单人无后援穿越北冰洋到达北极点。(李佳)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