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南极冰原的科学话题
08.13 08:56


    
    南极纳尔逊冰盖雄浑苍莽,漫无际涯,横亘几百平方公里。(李仁臣摄)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倍,南极气温将上升5摄氏度,冰盖融化就会加剧。
    
    ★全球卫星所发生故障30%以上是由空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陨石是人类惟一可以得到的外太空物质。由于南极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得到的陨石中超过95%都是在南极找到的。
    
    日前,第二十七届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会议和第十四届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南极国际会议。中外300多位专家纷纷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提出许多关于人类与南极这块千年冰雪覆盖的圣洁大陆相关的新问题。
    
    人类会不会生活在水的世界?
    
    一部叫做《未来水世界》的电影,对地球的环境做出了悲观的预言。
    
    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份科研报告指出,阿拉斯加冰川融化的速度惊人,每年平均矮了半米多,成为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单一水源。报告书指出,0.1毫米似乎微不足道,但孟加拉国等国家和一些居住在海岸线和河流支流地区平坦岛屿的居民会因海平面的小变化而遭殃。
    
    研究显示,在过去100年里,全球海平面上升20厘米。专家把阿拉斯加和南极等远古冰原融化归结为主要因素之一。
    
    有人经过测算,如果南极冰盖完全融化,海平面将升高60米左右,许多沿海地区将变为汪洋大海。出席第二十七届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李院生对此解释说,因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起到屏蔽作用,阻留地球大气层中的热量散失,地球温度便会升高。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1倍时,地球温度便会升高2—3摄氏度,而南极气温将上升5摄氏度,冰盖融化就会加剧。李院生说,最近200年来,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到0.034%。尽管从钻取南极冰芯的研究中,还找不到地球气温升高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直接关联,但南极大陆的变化对全人类的生活影响,却值得关注。
    
    “空间天气计划”进展迅速
    
    在极地科学家的研讨中,“空间天气计划”是重点问题之一。在本届南极科学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的刘瑞源教授第一个宣读了个人科研成果。作为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日地和天文学研究常设工作组副主席、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他向大会作了《极区地球空间环境的南北极对比研究》的报告。
    
    刘瑞源介绍说,“空间天气计划”是一个国际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实施该计划。全球30%—40%的卫星所发生故障是由空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这项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地球空间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减少卫星故障率。
    
    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和我国也参与了这一计划。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在国家计委和科技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将其列入“十五”计划。
    
    南极科学委员会把位于东经180度子午线的观测链分给我国,作为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997年起,我国开始与挪威合作,利用我国南极中山站与北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地面观测数据,共同进行日地现象的南北极共轭研究。
    
    实际上,中国和挪威在“空间天气计划”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次会议上,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丹麦等国家也都交流了其在“空间天气计划”中的最新成果。
    
    来自宇宙的信息使者
    
    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分析1.3万年前掉入南极冰盖中的陨石,发现这块来自于火星、未受污染的陨石中,有一些非常细小的古老的单细胞生命,从而推断出,火星可能存在着生命。美国于1996年派遣两艘飞船前往火星,计划在2003年取回火星上的样本。
    
    陨石是人类惟一可以得到的外太空物质,它携带着许多有关太阳系早期历史的资料和信息,可以从它那里了解到宇宙的演变情况,甚至可以知道其他星球上有无生命的存在。
    
    由于南极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得到的陨石中超过95%都是在那里找到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地区工作组国家代表刘小汉对此解释说,南极大量发现陨石主要基于几个特殊条件:一是陨石在南极冰盖内可以长期保存,不易被风化,已发现最古老的南极陨石保存时间已超过两百万年;二是南极冰盖不断流动,形成了独特的陨石富集机制。另外,从其他星球上掉下来的陨石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极易被发现,不像掉在陆地上的乱石中很难辨认。
    
    各国自1969年以来一直进行南极陨石的考察和回收。日本共进行18次考察,回收了16187块陨石样品;美国从1979年起共回收陨石样品6918块。事实上,南极陨石已成为日、美和欧共体开发的重要科学资源。
    
    曾6次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刘小汉说,我国第十五次南极科考队在格罗夫山地区首次发现4块陨石样品,随后第十六次队在这一地区回收到28块陨石样品,表明格罗夫山地区是南极陨石的又一富集区。目前对上述28块陨石开展了岩石—化学类型的鉴定工作,初步结果表明,其中一块陨石(GRV9918)来自火星,是人类目前已发现的第十九块火星陨石样品,非常珍贵。
    
    刘小汉认为,我国在研究陨石方面,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证明我们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位。
    
    科考人员在南极测量冰温———尽管大冰盖上飞雪如刀,也得把墨镜摘了,手套脱了。(张向冰任建民)
  


发表评论 


责编:陈玥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