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民风民俗 > 饮食文化   


啤酒美食八法

饮酒的四个最佳 

山西面食甲天下

全聚德牌匾上“德”字少一横

特色口味陕西凉皮

云南三大美食

东北食文化

十大怪吃一瞥

风行海外的中国食物

江苏煎饼之五魅力

王羲之以吃成名

吃的十二字诀

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点心的历史

老北京豆汁王

小吃文化与文化的小吃

略谈食粥

陕西凉皮的四大流派

荆楚鱼席誉天下

中国啤酒史话

千年文化品位茶

冰淇淋最早源于我国

老北京人的吃吃喝喝

爆肚与羊头肉

基诺人的昆虫食谱

什刹海边的烤肉季

马家老铺月盛斋

白族“三道茶”

桂林三宝

藏家的糌粑

去藏胞家喝酥油茶

回族炸油香

过桥米线的传说

羊肉串的老家不在新疆?

品位闽南茶文化

豆腐漫话

吃火锅应五忌

满汉全席起源

羊肉串与手抓饭

烹饪起源说

北京小吃:褡裢火烧

京城小吃炒疙瘩

海南人喜爱嚼槟榔

独特的炊具

夏日里教您如何挑西瓜

夏日饮食宜讲究
中华名菜之味

    味指五味和风味,是中华名菜之魂。
    
    中华名菜讲究色、形、香、味、滋、养。其中味处于核心的地位。再好的东西没有味也是人所不愿吃的,再好的味老没有变化也使要吃腻的,创制中华名菜的关键技艺主要是为味服务的,因此味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鉴赏中华名菜的核心标准就是看她有没有味,味道如何,是否纯净、有无变化、组合技巧等等。
    
    什么味是最美的呢?味美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自然之味是最美的,是美的标准。古人认为知味必须以淡味和本味为至味。所谓至味就是真味,是自然味,是味的基础,其他味是人为可造的,随心所欲,巧夺天工,曲意奉承,掩盖真相。原味主义派追求味的本意,追求味的真善美,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味,是最高境界的探索者。
    
    《道德经》中写道:“五味令人口爽。”爽是伤败的意思,味多味厚,容易乱口伤胃。明代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写道:“日常所养,一赖五味,若过多偏胜,则五脏偏重,不唯不得养,且以伐矣。试以真味尝之,如五谷,如菽麦,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见天地养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务为浓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
    
    明代陆树声在《清暑笔谈》中写道:“都下庖制食物,凡鹅鸭鸡豚类,永远料物炮炙,气味辛浓,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昔人偶断羞食淡饭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来几为舌本所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五味入胃,喜归本脏,有余之病,宜本味通之。”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火候须知》中写道:“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侯(侯加月字旁)。”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有味者使其出,无味者使其入。”
    
    由上可见,对味的制约、调和、选择是创制中华名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点,也是最难掌握的技巧,对味的操纵不是简单的靠各种技术手段,而是要进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古人还认为:“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这句话也是千真万确的,有的人吃菜必须要放辣椒,而有的人吃菜始终离不开醋,宁波人爱吃腐败得臭不可闻的咸菜,吃的时候却觉得有比兰芝还香的气息、比肥肉鲜鱼还美的味道。凡此种种,均因人而异,所以说对味的认识由来已久,虽观点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看菜下饭”,根据民俗、地理、环境、时间、材料、器皿等创造出不同的风味,一句话,根据需要、吃的对象来创造各自喜欢和适宜的口味。
    
    综上所述,优选用料决定了味的基础,料不对则味不对;巧妙加工决定了味的丰富多样性;多种的烹调手段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口味;重视五味和风味则决定了味的形成目标。说到底,中华名菜是围绕着对味的认识不断升华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