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民风民俗 > 风俗礼仪   


乳名、抢名、讨名

一驮谷子一驮梨

白族抢“处虚”

藏区的绝对禁忌

吃的礼俗和禁忌

撑伞与新郎

泸沽湖摩梭族成丁礼

讨休钱与搬新娘

先“嫁”后“娶”的婚俗

老北京的门神

乡村饭场

果子节与兔爷摊

供花、门神和挂线

茶山瑶的“爬楼”

高山牧民的婚礼

红喜蛋

“察恩特宴”与“偷酒杯”

“落草”之俗

冬至祭典与消寒会

毛南正月十五“放鸟飞”

水酒浸泡的婚礼

四月初八赶天狗

景颇山上“串姑娘”

彝族泼水迎亲

苗族青年奇特的求爱方式

“三旦”和满月

寿桃包和太平面

藏区的绝对禁忌

热情的黎族人

奇特的“背冰亮膘”

奇特的捕鱼技巧

中国奇特的跪拜礼

吴屯“喝”茶

热情的维吾尔待客礼

海南客至敬槟榔

云南十八怪

满周岁的“抓周儿”风俗

有趣的独龙族说婚

见面礼种种

百家衣和百家饭的诞生

苗乡郎德酒俗

客家丧葬习俗

澳门风俗礼仪

畲旅婚烟习俗

黎族歌舞"跳竹竿"

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庙会
一小撮童发,能换一只羊

    蒙古族有的部落,孩子到了三岁、五岁,甚至七岁才开始去发,有的则是男孩三、五岁,女孩四、六岁开始去发。去发的这天也不是生日,而是喇嘛和阴阳先生根据生辰八字另择的日子,多在清明前后或立夏之前进行。所以就不能叫过生日,而是名副其实的“去发宴”。
    
    仪礼也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苏尼特人给孩子去发,只请两个全人;一人剪发、一人剃头。前者把孩子的头发剪一绺,包在哈达里,搭在孩子脖子上,后者就上来给他剃光头。其余亲朋就只有送礼的义务,没有动手的权利了。
    
    青海蒙古的风俗,是由父母把孩子牵到剪发人面前,剪发人念几句祝词,把绸缎布匹等礼品搭在孩子脖子上,而后剪取少许头发,再依次让第二、第三个人剪……每个人都把布料搭到孩子脖子上,孩子怎么承受得了?不过你不必担心,这都是走走过场,在大家面前曝一下光,就会收起来的。这里还有一个习惯:至亲好友在送绸缎布料的同时,还要给孩子许诺一头小畜或带仔母畜的活礼。等去发宴过去以后,母亲就带上孩子,选个吉日,到各家各户收取许诺的牲畜,作为孩子的私产。有的舅舅或叔叔没有赴宴,还要给他留一撮头发,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剪。这一撮头发可不是那么好剪的,起码得你破费一只带羔母羊。亲戚多的人家,确有以此为基础繁衍牲畜成了群的。他们给孩子剪下的头发,不团蛋,不编锁儿,而是包在哈达里,置于山顶或高处。至于给孩子去发以后、既然是宴,就要上茶献酒,欢歌畅饮,而后上饭或摆羊背子,这在所有蒙古部落几乎是一样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