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民风民俗 > 传统节目   


中国情人节习俗

神州八月节日一览

清水江苗族龙船节

黄土塬上的“香包节”

正月初三花山节

彝族插花节

蒙古族怎样过小年?

哈尔滨冰雪节  

目脑纵歌

拉祜族大年小年

预祝丰收的藏族节

八月十五渔潭会

石宝山歌会

藏族雪顿节

吾家有女初长成--记女儿节

拗九节与二月二

大理三月好风光

忙碌的佤族新米节

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藏族独有的沐浴节

草原赛马会

陇端街

盛装舞步“刀杆节”

重阳时分“南瓜节”

中秋节与摆塔、摆整山

扎龙观鹤节

藏族晒佛节

泸沽湖畔的朝山节

火光冲天的“达努”节

打磨秋的苦扎扎节

晋祠古庙会

琼人放风灯奇观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苗家的龙船节

羊栏回族开斋节

端午节

七夕的传说

七夕节

重阳节的传说

腊八节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

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节

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佳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插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骑射活动。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