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宜家DIY遭遇乡村木匠


    当宜家DIY遭遇乡村木匠……我被这个想象的场景逗得笑出声来。——这是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人花费颇巨,从北京买了一件自己组合的宜家家具,巴巴带回广州,结果被一个朋友说,这种东西,随便找个乡村木匠,十分之一的花销,要做什么式样的都行。

    不知为什么,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小资。翻开一些时尚的杂志,小资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钟爱CK、LV,喜欢逛宜家,经常出入陶吧。宜家、陶吧COPY了DIY这个概念,就是让你在店里挑选材料,“亲手制作”成某个物什,再搬回家。既是DIY,可以想见,大半是简陋的东东。然而,又大半所费不菲。据说,这被称作朴素的时尚。我的理解是,人们跻身繁华得身不由己的都市里,在不牺牲舒适的前提下,拣一点返朴归真的碎片,于是,朴素就成为时尚。

    花钱买罪受当然是不会流行的,所以,舒适,是朴素得以流行的底线。比如有一天,我上班忘了带钱包,手里攒着一块钱就出门了。快下班的时候,妹妹打来电话,得意地说,你的钱包呢?我大吃一惊,随即就决定,向别人讨一个铜板做盘缠,反正离家不到两公里。得了同事壹圆硬币一枚,我决定回家。可是等车20分钟,好不容易来一辆,竟然爆满,我恼火了,决心自己走回去。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退路,我花掉5毛钱买了一份晚报。我想安步当车一定是受小资拥护的朴素作风,因为路上可以悠闲地看风景,不必闻人家的臭汗,关键是可以让回家的方式变得如古人一样本色,朴素。我果然经历了许多美景,可惜,牺牲的舒适太多,跋涉40分钟,一回到家,我倒在沙发上,不发一语,好久,妹妹凑上来问:上茶?我已经只剩点头的力气。可以想象,从此我是不会拥戴这种朴素的。

    我这个人很懒,尽管DIY与流行的朴素作风很相宜,我基本上没有什么DIY的东西,电脑倒是别人帮忙DIY的,但那是为了贪便宜着想,与花钱买朴素不是一个概念;唯一与它精神上挨点边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小马扎。当时,我过完春节回北京,由于火车站太小,临时买不到站票以外的票,爸爸决定给我做一个小马扎,供我车上使用。他找了两根木头,一分为八当凳腿、边沿,然后用塑料绳绑做马扎的凳面。

    我对这个马扎充满感情当然不是因为它的朴拙,只因它是爸爸亲手做的;不知爸爸是不是有着与小资们类似的成就感,在小资们,DIY意味着与众不同的“我的”生活观,类似一种宣言。我记得当时爸爸左看右看,遗憾地说,可惜没有帆布绷带,坐上去恐怕有点硌。所以初步估计,他属于乡村木匠的类型。

    其实,宜家的东西除了价格,格调真是十分朴素的,花色素净,取材质朴(比如原木,藤蔓,纯棉),样式简单,提倡“简单的生活创意”,“简单就是最好”。据说,刚在北京开店的时候,生意就好得一塌糊涂,天天门庭若市。为何简单朴素反而动人?其奥妙在于,那是舶来的朴素。朴素,而不便宜,能够享受的人并不会满大街都是,这就是诱人的地方。如果它价格降到大路货的水准,那一准歇菜。

    有句箴言说,真水无香,于是有一段人们使用没有香料的香水儿。说穿了,抹了等于没抹,可是,抹了就是时尚,不抹当然就不时尚。贫贱的朴素,它不是朴素,是不得已;买来的朴素,它才是真的朴素,就好比看破红尘的超脱,经得起考验。“朴素”这个词汇,在今天,已经完全摒弃了土气,在她的身后,撑腰的是洋气的孔方兄呢。钱锺书先生曾有关于吃饭的妙论,说,自己有饭吃而吃别人的饭,那是给人家面子;自己没饭吃,去吃别人的饭,北京话叫蹭饭,那就是人家给你面子,道理正在与此。因而,我可以大胆断定,今天敢于在饭桌上拣吃饭粒的,一定是有钱的富翁,否则,就是丢人丢大了。

    当宜家遭遇乡村木匠,谁更尴尬?我想,是木匠。因为,人人都了然与心,宜家式的朴素,是时尚;而乡村木匠式的朴素,简单地说,是穷。

    如今,没有比穷更尴尬的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