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种"眼光"的还原
肖同庆(《在历史现场》总编导)


    这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们仍然不太习惯忘却,实在是因为我们走过太多的坎坷,经历太多的苦难。如果说,对中国而言,二十世纪的关键词是"选择",那么,我主张二十一世纪我们别忘了一个词:"返身"。

    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民族走的太仓促,总是浮光掠影,那些沉甸甸的东西还来不及品味,就欣然前往了。于是走的总不踏实,磕磕绊绊,跌倒和爬起,如此反复。

    "返身"回望,驻足静思对一个正在前行的民族该多重要!

    打造两年的系列片《百年中国》是我们的一种努力,如今近400盘磁带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库,上了各地50多家电视台的播出线,我们欣喜地听到赵忠祥先生的解说一再响起,这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别忘了过去。

    现在,又一部"返身"的节目即将播出了。我们给它取了一个饱含提醒的名字:《在历史现场--外国记者眼里的中国风云》。最初的创作自信来自于李辉,这位被许多世纪老人称为"当代太史公"的作家的加盟。是本片奠就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文献纪录片有着太多的苦恼,对许多洋人来说,这种既无功又无利的拍摄,难以调动配合的积极性。更别说,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加速消失的人和历史了。东交民巷早已面目全非,我们希图登高拍摄全景的要求,也被一家酒店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拒绝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是"我们要请示""我们要讨论",还有一个隐隐约约,但顽强的提示:"我们要收费"。没有一个人敢为自己负责的事务作主,很少有人愿意无偿为别人提供帮助,即使这是他分内的工作。

    当然,这只是多余的牢骚而已。言归正传。关于外国记者,许多人耳熟能详,比如斯诺,比如斯特朗,曾经一度国内还有个"三S"研究会,可惜工作似乎并没有延续下来,许多珍贵的资料也散失了。

    从外国记者眼里,看中国革命,我始终在强调另一种眼光。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中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甚至可以说,中国是他们成为世界知名记者的摇篮。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森因报道八国联军名噪一时,斯诺因为西北探险采访红军,向世界首次公布了一代中共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怀,他的著作《西行漫记》影响了西方近一个世纪。他们在中国的岁月,艰难曲折,历尽万险,但几乎无一例外爱上了中国。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当时尚处在野党的中国共产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敏锐地从这个新兴的政党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话题。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民众的最佳"选择",从这些外国记者身上、笔下得到了客观的反映,胜过许多繁琐求证和自言自语。

    许多外国记者以新闻介入中国政治,最终成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如曾经做过袁世凯顾问的莫里森,曾担任张学良、蒋介石私人顾问的端纳,曾被当成政治牵线人的斯诺,还有后来定居中国的斯特朗和爱泼斯坦,他们的身份、地位注定让他们有效地进入中国历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他们是第三者,介于中国于西方之间,这第三种眼光最值得我们珍视。这种眼光为中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过去形像,中国历史的许多瞬间定格在他们的镜头里,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烈,到一二九运动的悲壮,从浴血奋战到民间万象,中国的历史在这些旁观者的笔下和镜头里得到了延续。仅此,就该向他们致敬和鸣谢了。

    关于"中国的话语",关于"中国的形象",一直是西方人的永久话题,从浪漫传奇到"妖魔化",众声喧哗,世界太需要一种调整的目光。误解,从来就有,更别说文明之间的冲突了。

    如果本片对历史现场的返回,能提供别一种历史眼光,目的也就达到了。

    中国从过去走到今天,它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不亚于上个世纪前半叶,同样正在另一场革命的中更值得关注,只不过,对这一切,记者们随时可以架好设备--现场直播。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