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飞机上下班


  摄制分队在安克雷奇出机场往住处行进的路上,几处湖泊在车窗外闪过,夕阳在湖对岸的白桦林中燃烧着,玫瑰红色的湖面,不仅映出白桦树和水边木屋的剪影,还映出一架挨一架的单引擎小飞机。

  美国是航空大国,是私人飞机最多的国家,北美的各种飞机使用相当普遍,但一片一片地停着数不清的飞机,还是让人吃惊不小。

  后来采访航空博物馆时,不善言谈的老飞机技师零零碎碎地介绍,加上查阅资料,多少弄清了这里房前屋后撂着无数飞机的背景。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也是人口最少的州,地广人稀。阿拉斯加境内山地占了大半,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就在其中。山峦起伏,冰川纵横,公路造价很高。同时阿拉斯加又地处寒带,一大半地方干脆就在北极圈里,40厘米以下就是永冻层。冬季大雪封山没法清理,夏季路面翻浆塌陷难以维护。铁路到安克雷奇就算到了终点站。这里的美国人索性就不修公路、铁路,开起飞机来了。

  阿拉斯加的航空业上世纪开始迅猛发展,飞机成了全州各居民点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空中货运非常发达。特别是阿拉斯加北部沿海大半年封冻不通航,空运就是主要货运方式。摄制队从安克雷奇飞巴罗,波音-737客机前半截机舱隔开装货,后半截机舱坐人。

  安克雷奇位于库克湾不冻港的顶端,当地出产丰富的石油。加上它在北美西部的特殊位置,在俄罗斯航线开通前,长期以来就是东亚与北欧、北美众多航线的中继站。人称“世界航空十字路口”。现在“阿拉斯加航线”仍是全球的主要航线之一。在安克雷奇历史博物馆,专门有展厅介绍当地航空史。二战期间安克雷奇是美军向亚洲实施战略轰炸的重要陆上基地。展柜里陈列着二战飞行员的蜡像,沙盘上的机场停着 B-25、B-29飞机模型。当时日军曾试图沿阿留申群岛向北进犯,美国陆军航空队参加了两次战斗,战利品收藏在航空博物馆里。

  阿拉斯加夏季湖面很多,冬季雪地很多,轻型飞机就有了在水面、冰面、雪地起降的各种配置。老技师专门带摄制队员观看一种“阿拉斯加的经典机型”——— J-21。这是一种类似“双水獭”的双引擎飞机,可用机腹直接在水上起降,带上橇板也可以在冰雪上起降。摄制分队前往麦金利峰附近冰川拍摄时,租用两架单引擎飞机,在雪地上起降轻松自如。

  老技师说不清阿拉斯加私人小型飞机的数量。资料上说,这个州是世界飞机驾驶员比例最高的地方。10人中有1人会开飞机,6户人有1架飞机。全州50多万人,有750个飞机场。老技师倒可以具体地说出航空博物馆附近两个湖边的小飞机数量:2000户居民,拥有飞机数为550架。他说,有汽车执照的人,如果体重不特别重,跟着开5天飞机就可以单独上天了。小飞机售价不到两万美元,不比普通轿车贵。这两天湖面冰化开了,可以看到一家老小在湖边上了飞机就开走。

  实际上,空中秩序还是有地面指挥管制的,至少得有人提示以下风力风速。摄制队去拍小飞机的机场,飞机和汽车都在砂石路上开。因为人们常常把小车开到自己飞机机位旁边停好,上了飞机飞走。飞机开回来又换汽车离开机场。摄制分队在一大排小飞机边看到一个穿衬衫的男人,估计是个维修飞机的。一问,那人名叫保罗,正准备下班回家。家在山里,开汽车要4个小时,飞45分钟就到。比家住昌平在北京城区工作上下班还便捷。保罗说声再见,把飞机顺进跑道,请示地面指挥起飞。小飞机滑了50米就轻轻地拉上天了。 (叶研)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