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和人享有同等权利



    “蜥蜴的客人”:
   

    “拍摄海豹”:
   

    赤道的海面常常比西湖还平静。位于赤道线上西经90度附近的科隆群岛过去叫加拉帕戈斯群岛,这里的海面照摄制分队摄像师多吉说,船走在上面就像飞机跑道上开电瓶车。
   
    虽然《极地跨越/两极之旅》联合摄制队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拍摄是2月底到3月初的事,但一下飞机,热浪噎人,蒸烤难耐。资料上说,这里“受秘鲁寒气的影响”,是热带中的“寒冷岛”,看来失于片面。实际上这个群岛因为有太平洋暖流和寒流交汇,各岛气候差异很大。有的潮湿炎热,有的干燥凉爽。
   
    加拉帕戈斯群岛散布在南美洲西海岸外的太平洋上,距厄瓜多尔大陆约950公里,由20个小岛组成。由于岛上气候复杂,在这里生活着几乎世界上所有种类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汇集了世界上奇花异草250多种。群岛因巨龟和大蜥蜴得名,也叫“龟岛”。资料说这里还有“会爬树的海狮”,不会飞的鹭鸶、蓝脚鲣鸟、飞鱼和寒带的企鹅之类。“活的动物进化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博物馆”等称谓由此而来。1979年,加拉帕戈斯群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为“世界遗产”。
   
    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岛,从登机开始就感受到严格的规定限制。行李全部打开,检查人员一一过目。主要查是否带有动植物。飞机一个半小时后落地,乘客要走过浸着消毒药水的海面垫。每年乘机抵达该群岛的人数也受到严格限制。限制的办法除了控制航班,还有各岛消费的价码高得让人没脾气。
   
    制定规定是为了防“人”,人是动植物的头号天敌。人类很长时间没想过动植物应有什么样的生存权利,科学家被物种灭绝的速率吓怕了,但没法限制同类的行为。据资料,原来群岛上有海龟25种,由于两腿直立的人的大量捕杀,现在只剩一种。
   
    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物长期受到严格保护,倒是不把人放在眼里。两只半米长的大蜥蜴为争夺一点仙人掌的荫凉地,打得不可开交,根本不理会抵近拍摄多吉。过一个船码头,大个儿雄海豹认为来人侵犯了它的领地,把队员追得连连后退。规定行车的道路上,不像大陆保护区禁止按喇叭,反而得减速鸣笛,不然鸟群呆在路面上不让道。
   
    1836年,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来该群岛作生物考察。196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下,厄政府与达尔文基金会合作在该岛建立了科学研究站,就叫达尔文研究站。站上的专家向摄制分队介绍,目前研究站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护生态,检测保护海龟和蜥蜴的生存环境,严格限制外来动物活动范围。当地居民饲养的马牛猪狗,一概在圈定的范围内活动,出圈即违法。这些“圈”一般在岛内深处的陆地,海边就留给海龟和蜥蜴等。站上还该了一些小棚子,帮助海龟繁殖。
   
    分队连续两天出海,下潜拍摄海豹、海狮的水下镜头。这两天起了海风,船颠簸得厉害,多数队员不同程度地晕船。水下感觉好些。群岛四周因为暖流、寒流交汇,微生物丰富,鱼类很多。外来渔船被限制在公海上,鱼类得以生存。来往鱼群和海龟、水鸟一样,对潜水的队员带搭不理。但是靠近鲨鱼洞拍鲨鱼,就拿不准鲨鱼是不是也对人带搭不理了。它一旦对人产生了兴趣,面对那三排剔刀一样的牙齿和迅猛的攻击速度,人只能甘认鱼食了。
   
    一千个纪录片说鲨鱼不攻击人,另外一千个纪录片说鲨鱼攻击过人。
   
    导演黄海波、节目报告人田野壮着胆子向昏暗的鲨鱼洞靠近。几条黑乎乎的鲨鱼大摇大摆地从他们身边游过,还好,这次是带搭不理。
   
    “研究潜水方案”——摄制分队研究水下拍摄方案:
   

    文/记者叶研摄影/亓克君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