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承托柱脚的石块叫柱础。其名最早见于《墨子》:"山云蒸,柱础润"。宋时有五、六种叫法,清则称柱顶石。柱础之源可达新石器时代,至汉形成一定规范。历朝历代、不同地区和流派均有变化与不同。六朝以降,其制作愈加奢华、精美,造型丰富多彩、趣味生动、蔚为大观。故柱础是我们了解、欣赏古建筑以及断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有意思的是入明、清,民间所制尤趋繁复,而官式建筑却还于简单,故宫便是典型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