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


    沿着就地取材铺成的石板路,我们到了地势险要的山顶,在摄像师看来这是最好的俯拍地点,但如果换成弓箭手这可能就是最好的伏击地点了.这就是位于宜昌县境内长江支流沿岸的古塞障.它脚下的水陆通道无论是在屈原的时代还是在刘北的时代都是南北交通要冲,难道是某位山大王想要控制着条通道吗?
   
    唉,那边山头也有一幢类似的建筑,遥相呼应.而且不止一个.
   
    数以百计的城堡不可能是山大王的作品,那么它是为古代的某一场战役而设立的伏击圈吗?但这个伏击圈似乎过大,绵延近百里.而且伏击一般是两山夹击,这里的城堡却只是建在河的一侧,这到让我们联想起了著名的长城,只有它的城堡才是一字排开的,城堡垛口样式与这里的古塞障有很多相似之处。在长城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的年代里谁又能猜得出它延伸达万里之遥呢?难道这里也有长城?
   
    可是城墙在哪里呢?我们在山上山下始终没有发现城墙.
   
    采访采访长城它要没有城墙连接起来怎么能叫城呢
   
    它城堡和城堡之间就是由屋寨障烽火台燧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事而这个城堡是什么呢可以叫它烽火台可以叫它烽燧它的名字统称就是塞障
   
    既然它是烽火台我们就来实测一下它烽烟传递的效果,果然两个城堡之间看得很真切,粗算一下信息传递速度达每小时百公里以上.
   
    比如说有什么敌情第一个城堡燃起火第二个城堡又燃起来,所以这些城堡都是每隔二三里一个二三里一个,都是面向西方,这在三国志孙权传上有记载,朝发西陵暮到吴沙沿途烽火相望,早上在西陵举火到了晚上就到了东吴的都城现在的南京,它也很快呢.
   
    果真如记载的那样,再加上地形因素,这些城堡总计应该有五千个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随着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城堡我们更加相信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建造这项工程必须有广阔的疆域,统一的集权,和近百年的时间,这是哪一位皇帝的大作呢?为了探清这一条北纬三十度的南方长城我们必须继续向西行进
   


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