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乡土中国 > 正文

高甲戏与泉州人  

央视国际 (2005年12月21日 11:50)


高甲小戏《管甫送》陈登标作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文化艺术。泉州之所以成为高甲戏的发祥地,高甲戏历经数百年在泉州一带闽南地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传承不息的态势,应该说与泉州人的性格、泉州人的欣赏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泉州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独具魅力的名胜古迹,富于特色的民俗风情,蕴秀藏奇的旅游资源,优美生动的风物掌故,为这座闻名中外的侨乡名城增添了迷人的神韵,形成了泉州文化的魅力。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以及南音、北管等戏曲、音乐艺术,就是在这一片肥沃丰厚的土壤繁衍生长的。

  人们也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在泉州的土地上,悠久古老的提线木偶戏、誉称“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等优秀传统剧种,现存的剧团已很少;而高甲戏这一只有300多年历史的剧种,似乎仍具有十分顽强旺盛的活力与生机。

  笔者并非戏曲史研究专家,但我以为,以下几方面,可能是高甲戏长盛不衰的根由。

  一是泉州人的性格与高甲戏的形成、发展紧密相关。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吸纳融会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华,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这与高甲戏的基调,包括剧种的风格、剧目题材的内容、表演形式的粗犷豪放、活泼生动、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以说是意趣相投,极为吻合。早期高甲戏大量搬演《三国》、《水浒》等英雄人物故事,属于“铜琵琶铁绰板豪唱大江东去”一类格调,无疑体现了泉州人、闽南人那种豪迈豁达、敢拼敢赢的性格特征。高甲戏舞台上表现的大喜大悲、大爱大憎、善恶分明,乃至音乐唱腔上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旋律,恰恰是泉州人、闽南人性格的形象写照。

  二是明清之际,封建王朝施行“禁海”、“迁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世代靠海为生的闽南人民陷入生存维艰的困境。而孕育、产生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并非偶然的产物,人们采用妆阁、高跷、踩街游行的形式,发泄、倾抒顽强抗争的情绪,当时百姓称之为“宋江戏”。形成了“二百年前唱宋江”,“水浒家家话晚窗”的戏剧现象,加以当时许多人为了温饱选择了“搬戏”卖艺为生,有些艺人甚至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求生计。因此,清朝中期在泉州一带闽南沿海地区有那么多的高甲戏“戏窝子”、戏班艺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应该说是当时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民族的抗争精神,催生了高甲戏的繁衍与蔓延。

  三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人民在长达数百年的海外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大度包容”的襟怀和气量。体现在泉州地方戏曲艺术尤其是高甲戏里,善于吸纳其他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使高甲戏从早期的简单、粗糙逐渐走向成熟与完美。

  高甲戏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成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不少高甲戏艺人曾远涉重洋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一带演出。高甲戏,成了海外华侨慰藉乡愁乡思的乡戏乡音。

  四是泉州传统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四时八节有许多民俗节庆活动,侨乡各地经常要请高甲戏等戏班前来演戏助兴。特别是晋江市,自古以来民间戏剧艺术就十分兴盛。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戏剧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上等级的民间职业剧团22个,建有露天舞台2000座。每晚至少有15个剧团在演出,真是无夜不锣鸣,无人不看戏,同时培养了大批戏剧新生人才,营造了浓郁的戏剧艺术社会环境。在闽南侨乡,听说要演高甲戏,观者人山人海,看戏的人越多,乡里的人就越感到自豪荣耀。他们还把这盛况拍照、写信寄给海外的亲人,让他们也为家乡的兴旺而高兴。有些侨胞回乡捐建公益事业,或为父母祝寿,也喜欢请戏助兴,增添喜气。新加坡有位高僧宏船法师来到泉州晋江,特意要看八十高龄高甲戏名丑的戏。这位法师离家四十多年,小时喜看高甲戏,离开家乡后仍念念不忘。(陈瑞统)

责编:王卉  来源:人民日报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