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 正文

关注首次人造天象:“炮轰”彗星意义重大

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28日 09:36)

  
美国国家宇航局公布由“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回的最新“坦普尔一号”彗星彗核的照片

   今年7月4日炮轰彗星太空实验已进入倒计时,在这举世瞩目的重大天文事件前夕,记者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对天文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进行了专访。

  “无论从科学的层面看,还是从公众欣赏的层面看,7月4日即将发生的‘炮轰’彗星太空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王思潮介绍,这次事件是1994年“彗木相撞”之后的又一次天文热点事件,所不同的是,上次人类在被动地观测木星挨撞的“悲壮里程”,这次则是人类转守为攻,主动去撞击彗星。这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在宇宙中的充分体现。

  从科学层面看,在撞击过程中,撞击舱将携带照相机冲向彗核,拍下一幅幅精彩照片,直至“壮烈牺牲”前2秒钟。在“以身殉职”前,它已将图像和数据发回宇宙飞船。宇宙飞船自身也带有高分辨率的相机和红外分光计等精密观测设备,在离彗星仅500公里的安全距离近距拍摄撞击时冲天而起的蘑菇云,记录撞击坑的大小、深度、形状和内部结构,分析从彗核内部喷射物质的成分,并将观测到的宝贵图像和数据传回地球。

  由于彗星含有太阳系最原始的物质,这些图像和数据在帮助人类首次揭开彗星内部秘密的同时,也会帮助揭开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之谜。另外,这些数据也为防止彗星撞击地球提供了宝贵资料。

  从公众欣赏的层面看,这是人类第一次自己创造的美妙天象,观赏性非常高。目前,这一天文事件已吸引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美国宇航局网站(www.nasa.gov)在“头版”用整版介绍这次深度撞击太空实验。世界各国的天文爱好者都已开始将望远镜对准了坦普尔一号彗星,闻名遐迩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钱德拉”太空望远镜也准备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天文事件中一展身手。全球已经有不少心切的天文爱好者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炮轰前彗星的照片。

  另外,要想观测这次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事件是有较大难度的。对于爱好者来说,这次天文事件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因为,撞击彗星前要想找到坦普尔一号彗星相当困难。看来,要想亲眼目睹彗星在撞击前后的变化,爱好者现在就要抓紧练习了。 

资料图:1月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美国宇航局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深度撞击”预定将发射一发“炮弹”于7月4日与彗星TEMPEL1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 新华社/法新
资料图:工作人员揭去遮在“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上的塑料布
(记者蔡玉高)

责编:陈玥  来源:新华网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