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 正文

中泰专家认为,泰国泰族与中国壮族“同源异流”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2日 11:26)

  中泰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泰国泰族与中国壮族有着共同的起源,只是后来发展出现了差别。这是记者从最近在广西田阳召开的壮学第四次学术会议上获悉的。

  泰族人口有5000多万,在泰国73个府中都有分布。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1700多万人,主要居住在与东南亚国家临近的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

  壮泰民族“同源异流”的一致结论来自《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这本书是中国广西民族研究学会与泰国艺术大学的合作成果,由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覃圣敏主编,参加编写的中泰双方研究人员一共55人,其中泰方包括学者窝拉普·措吞博在内共有32人。

  这次研究涉及了考古学、社会学、语言学、经济学、文化艺术、建筑学、科学技术和教育等15个学科。这种多领域、综合学科的研究,为壮泰同源异流理论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在书中,壮泰学者认为,包括泰族和壮族在内的台语民族共同起源于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所覆盖的地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北部红河口三角洲。

  据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明龙介绍,中泰学者研究表明,泰族与壮族在语言、建筑、宗教风俗等多方面都存在相似性。比如研究发现,壮、泰语的元音、辅音基本相同;在1000个较古老的基本词汇中相同或相近的占75%以上,在语法结构上,壮、泰语则完全相同。

  壮泰民族都喜欢干栏式建筑,房屋的结构及其名称乃至居住习俗也基本相同,只是屋顶形式和装饰以及屋内布局有所差异而已。壮泰民族的服饰虽然色彩各异,但基调则很接近,比如都喜爱以靛蓝色染色,都崇尚黄色,宽衣宽裙,童帽也颇多相类。在饮食方面,两个民族都以大米为主食,而且喜食糯米饭,就连在野外烧制的竹筒饭也相同。在文化艺术方面,壮族和泰族的创世神话都与葫芦有关;有关牛、谷种的来源,都有多种传说,虽然情节不一样,但都植根于水稻种植的基础之上。

  广西壮学学会名誉会长张声震说:“这本书首次将壮族和泰族传统文化作了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壮泰民族同源异流的结论,解决了自19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华南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泰掸民族关系的疑问。”据介绍,另一项名为“壮泰族群的亲缘关系”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记者张周来)

责编:王卉  来源:新华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