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 正文

北京现存最老戏园不敌时代变迁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5日 10:46)

  

广和剧场是现存不多的老戏园,灰色的三层楼房仍旧显得庄严而威武。

  ■戏场探源

  广和楼:坐落于前门外肉市街46号,建于明朝末年,已有至少360年以上的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家戏园。其前身“查楼”原为明末查氏家族别墅,戏台即建在别墅内,以备演戏之用。于清康熙年间改为茶园对外营业,初名查家茶楼、查家楼,后改称广和查楼。光绪年间连遭两次大火,损失惨重。后北京“白薯王”王静斋(王杰)将其买下,重修后改名广和楼戏园。清末至民国初年是其黄金时代,富连成科班长年在此演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雷喜福等名角都曾在此登台献艺。从日军占领北平开始,广和楼日渐萧条,到解放时终难以维持成为一片废墟。此后重建,于1954年正式改名广和剧场,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转型成为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现已停业4年多。

  ■名号更迭从广和楼到广和剧场

  虽然在360多年的岁月里,这座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戏园的地址始终未动,但正如同其屡次重修改建后都会有不同的形象,它的名字也屡屡更迭。从明朝初创始称“查楼”起,在清康熙年间改为茶园对外营业后,又叫过查家茶楼、查家楼,后又改称广和查楼,还曾叫过查园、广和戏园、广和茶楼等,乾隆年间还一度短暂得名“金陵楼”。但其最深入人心的名字无疑还是“广和楼”,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康熙年间,作为京剧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坐标,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

  ■地理发现

  昔日名角汇聚,今日危楼孤立 危楼一座默默藏身在紧锁的大门之后

  从粮食店街口往北一拐便是肉市胡同,胡同口的水果铺老板预先“警告”我们,广和楼锁了好些年,没人能进去,找它干吗?将信将疑地往里走,果然一扇铁栅栏门横在眼前,在视觉上把这座著名的老戏园“切割”成了无数个小块。“这早就不是那座老戏楼了,这是建国初期重建的。”胡同里一位老住户指着灰色墙壁、茶色玻璃的三层大楼说。而在记者眼里,这份庄严、威武与“肉市胡同”的名字显得格格不入。

  这不禁让人想起其古老的前身——明代查楼。那时,戏台搭建在查家别墅内,喜庆节日里方才举觞相庆。那时的查楼不仅是座戏台,还是家一流的酒楼。入清后,商人王善堂对戏楼大兴装修,并将其改名为“广和楼戏园”。他在胡同西口临街的地方搭起一个牌楼,两边竖起高一丈有余的方柱子,上面分别写着“吉祥新戏”和“风雨无阻”,正面端放一铁板刻花大聚宝盆,上书“广和楼”,下书“富连成社”——广和楼正是中国国剧第一大科班富连成的大本营。胡同东口则立着一扇砖砌的影壁,上端写着“今天准演吉祥戏”,下边陈列当天大轴子戏的主要道具。那时人们上广和楼看戏,还未到戏楼,就已先感受到其宏大的气势了。

  与百年前“风华正茂”的广和楼相比,如今巷口已没了标志,惟在高度上气势尚存。但大楼门卫却并未因此自豪,“因为地基松动,这座楼已被列为危楼,停止营业四年多了,里面什么都没有。”他对我们的寻访表示不解,边说边摩挲门上紧锁的锁链,斑斑铁屑随之落下。

  内部精致格局早已面目全非

  记者从一侧寻了个小门走进大厅,果然空无一物,地面上尘土厚积,吊灯则布满锈迹。沿楼梯去往二楼,墙壁上贴着的电影海报早已泛黄,是个国产优秀影片联展的预告——这分明和过去不同,旧时的广和楼没有海报,常于白天将道具摆放在门口,以便让观众知道当天晚上的演出剧目,如演《艳阳楼》就摆石墩、石锁,演《金钱豹》就摆几个大镲,一目了然。今天的大厅一角也摆放着些机器,但不是道具,却是几台古董级的投币游戏机,这是因为广和剧场曾于上世纪80年代末转型为一个集多种娱乐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

  在光绪年间,这里还是典型的戏园,分上下两层。楼下都是长条桌子,大长板凳与舞台呈直角放置,看戏的人坐下后只得侧身“听”戏。两廊散座则将大长凳横过来放置。楼上前排全是包厢,后边为散座。四方形的戏台坐东向西,最前面有两根大台柱子,上悬那幅著名的油漆对联。如今,这些痕迹都已作古,惟有戏园门前那条东西向通往前门大街的胡同还能让老年人依稀记起当年来这里看戏的情形。

  因为正面大门不能打开,记者便从边门侧身而入。罩头便是“豪华大厅”,推门一看,里面睡着几位工人。见记者询问,他们报上家门,原来都是打工者,租下剧场后部及侧楼当宿舍。豪华大厅原是录像厅,在里面转了两圈,除了工人们简陋的家当,只有蜷缩于门后的一块破旧帷幕能引起些许遐思。王氏的装修格局一直维持到1914年,之后椅子改为横排靠背长椅,背后钉着带框木板,供看戏的人们放茶碗。与其他戏园相比,广和楼在男女分座上显得较为保守,直到1931年还是“楼上女座,楼下男座,白天不卖女座”,这也许是这座老戏楼坚持传统做派的表现之一。

  剧场同样经历从鼎盛到破败的尴尬

  当记者穿行在满是灰尘味道的楼道里,立于空荡荡的舞池中间,老戏楼昔日的鼎沸人声却隐约浮现。清朝初年,这里回荡过“昆曲”;清朝中叶,轮换把持戏台的成了“西秦腔”和“高腔”;到了晚清,主角又换做“四大徽班”之“皮黄”。尤其当富连成科班来演出时,身穿青衣、头戴小帽的学生排队进场,一旁的戏迷能挨个叫出他们的名字。

  解放前夕,广和楼的境况变得更糟糕。大门破旧,甬道狭窄,座位狭小,光线糟糕。窗户全是纸糊的,冬天一律封死,夏天把纸撕掉,地上铺的是高低不平的碎砖,楼上的地板尽是大窟窿,戏台上一旦演武戏,就会灰沙蔽天,乌烟瘴气。戏园外的小院里则摆满卖零食的小摊,卖馄饨、烧饼、羊爆肚、豆腐脑、牛奶酪……紧挨着这些的竟是个尿池,臭气蒸腾。但昔日的广和楼,有一点却是后来的广和剧场所无法比拟的,就是它观众如织,名角齐集。

  ■票友追忆捧角家很多“不怀好意”

  ●杜广沛,老戏迷,一生跑龙套我刚七八岁时,父母就带我去戏园子看戏,广和楼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是满族人,家住东城,离前门外的广和楼很远。那时交通还以洋车为主,也用有轨电车,公交车只有一班,我们一家三口多坐洋车去肉市胡同。戏一般从下午5点开始,到晚上10点半左右结束。有钱人一般不看前三出,定下座位空着,等晚上七八点才来,因为名角都在后面唱轴戏。演前三出戏时戏场特别乱,有卖东西的、聊天的,闹哄哄。但一般地痞流氓不敢轻易闹事,因为戏园雇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坐在楼下中间位置维持秩序,那叫“弹压席”。广和楼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取消“弹压席”,是京城戏园子里最晚的。

  广和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捧角家,相当于今天的追星族。很多资料上说捧角的是学生,这不大对,应该说都是纨绔子弟,没有穷学生。这些来捧角的很多都不怀好意,常常争风吃醋、打斗生事。

  ■今人考古查楼的主人并非盐商

  ●侯希三,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广和楼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戏园,也是富连成的大本营,梅兰芳也在这里首次登台。现在书上、网上谈到广和楼的前身查楼时,基本上都称其所有者查家为盐商,但据我考证,这一说法实系误传。查家世代为官,且官位显赫,而商人在明清时是下等人,从身份和地位上说,查家不可能经商。从国家盐政来看,明清时盐务为国家专营,私人无权贩卖。据资料记载,查家的确有人以官方身份负责过盐税,并写过相关书籍,但这并不能说明查家是盐商,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遗物探真真假未定的《查楼》图

  刊于《唐土名胜图会》(作者为日本人冈田玉山,成书于嘉庆七年)中的《查楼》图,曾被认为是查楼惟一的形象史料。该图细致描绘了查楼的格局和制式,并被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但如今有戏曲界专家质疑其真实性,指出画中存在的众多疑点,怀疑其来自《宸垣识略》,为日本人揣度而作,在史料价值上并无任何突破。

  ■戏园与名角梅兰芳11岁首次登台就在广和楼

  梅兰芳9岁师从吴菱仙学艺,第一次登台是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初七,时年11岁。初次登台那天,斌庆班在广和楼贴演《天河配》,梅兰芳在戏里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其扮相俊美,嗓音圆润,自此一举成名。

  ■戏园旧物露布、戏单与戏票

  有三样东西,旧时看戏的人都知道,现代人却难免混淆,就是露布、戏单和戏票。露布就是大字报,相当于今天的广告,事先用彩笔或墨笔在纸上写明演出者以及演出时间、地点和剧目,张贴在大街小巷;戏单就是今天的节目单,起初只详细列出当晚的演员和剧目,到清末、民国时添了广告,都是和戏园子相熟的店铺,如食品店、百货店什么的,戏单有今天A4复印纸般大小,做得很精美,服务员揣在兜里,见看戏的人走近戏园便凑上前去兜售,一份两三个小钱,当时全北平只有广和楼一家的戏单在1933年还用木刻活字印成,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仍从右向左竖行排列着演员和剧目;戏票就是入场券,和现代没什么两样。

  ■戏班介绍

  富连成:中国京剧表演艺术里程碑

  清末,北方四大姓之一的牛家的第四代传人牛子厚酷爱京剧,并于1904年出钱创办了喜连成科班,后改名富连成。这是第一座大规模传授京剧的学校,在此以前,戏曲的传授方式都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富连成科班制定、完善了京剧表演、传授的规范,此后几十年,很多富连成科班的学生在京剧舞台上挑过大梁,遂使中国京剧表演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直至炉火纯青。

  它曾“写”下几百年粉墨春秋 

  □王彬(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查楼之所以著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惟一开办于明代,而且至今仍然存在的演出场地。根据历史文献,历史更加悠久的是太平园与四宜园,其次便是查楼与月明楼。然而,只有查楼延续至今。推算起来,已有至少360年以上的历史,这在中外戏剧史上都算是罕见的了。

  查楼位于前门外东侧的肉市街,是明代巨室查氏构建的,故以姓称。“查”在姓氏中读“扎”,姓查的官员在清代有三位非常出名,一位是查嗣庭,在江西做考官的时候,所出考题被雍正皇帝认为大不敬而将其斩首;另两位则是嗣庭的哥哥嗣琏与嗣瑮,也都受到牵累。嗣琏被罢官回原籍,嗣瑮被流放三千里。嗣琏后来改名慎行,字悔余,说明他的恐惧心态。这三位查姓官员不知与那位在明末营建戏楼的查氏有怎样的族属关系。

  入清以后,查楼改称广和楼,是当时最著名的戏园。富连成科班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就在这里演出,后来有一段短暂的离开。民国三年(1914年)重新回到这里,又演出了将近二十年。富连成原称喜连成,是“京朝派”的摇篮,许多著名角色都是在这里培养出来的。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叶盛兰,都是本色行当的领军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也都曾在富连成搭班学艺。由于这个原因,广和楼始终是北京最著名的戏园。四大须生之一的杨宝森,其祖父杨朵仙也曾在这里演出,一次演《混元盒》,有一场是回民老何伯背着羊肉柜子、戴回民帽加草帽圈,吆喝“烧羊肉!”以往每次都是这样,但这一次,管“切末”的也就是管道具的忘记了准备好回民用的卖羊肉的白柜子,临时从剧场外面小贩那里借来一个卖其他东西的红柜子,引起回民观众的愤怒,认为是有意侮辱他们,把戏园给砸了,据说当时官司一直打到了刑部。

  乾隆年间,查楼失了一场大火,查楼在明代是什么样子也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根据一张老照片觇视乾隆以后查楼的情形。戏台分两层,上层是台冠,下层是舞台。舞台的周围是栏杆,据说是勾栏的遗风,武生们往往在上面大展身手。与西方的舞台不同,中国的舞台三面突出在观众席中,这就给演员出了一个难题,要求他们的侧影都要能带出表情。从环绕观众席的楼上看下去,楼下的席位仿佛一个水池,因此这里的席位又被称为池座。池座里摆放着条桌与条凳,与舞台垂直。在明代,戏园内也卖酒菜,因此戏园也被称为酒楼。到了清代戏园里不卖酒了,只卖茶点,于是戏园又称茶楼。看戏的人们面对面地坐着,只把耳朵对着舞台,如果要观看演员的动作,必须把身子扭过去。因此,旧时北京看戏说是“听戏”,不说看而说听,准确地表述了当时舞台与池座的状态。

  围绕池座的是两廊。楼上是包厢,靠近舞台的包厢称官座。因为在封建时代,御史及衙门里的官员要坐在这里看戏,检查有无违禁之处。查楼当然也是如此,不得例外。在这里上演的剧目,毫无疑义地也要符合当时社会的伦理教化,如同查楼戏台柱联所表述的那样:“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时代变了,查楼也在随之变化。我曾经看到过一副查楼的对联,上联是“广厦一间尽罗名士”,下联是“和平万岁同享自由”。这自然是写于民国年间。

  1949年以后,查楼被收归国有,改为广和剧场。上世纪80年代,我曾去过那里,它已经改为综合性娱乐场所了。近年查楼被列为危楼,停止了一切演出活动,这就不免使人遗憾。京剧毫无疑义是中国的国粹,如果有关部门把查楼恢复起来,按照清代的形状重建,连同查楼的历史一起告诉人们,这是一座承载了数百年粉墨春秋的剧场,不仅对于振兴京剧会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对于展示北京剧场的历史与文化不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吗?(采写/新京报记者 戴舒华  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赵钢 )
 

广和剧场今日所在位置示意图。绘图戴舒华
大门紧锁,把辉煌岁月锁在了门里,戏迷的等待锁在了门外。

责编:王卉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