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 正文

元末大夏国后裔在韩国:人丁兴旺 英才辈出(图)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3日 17:38)

  




位于韩国京畿道坡州的大夏太祖明玉珍皇帝景慕祠。





位于韩国京畿道坡州的大夏明玉珍皇帝塑像及纪念碑。环球时报图;徐宝康摄



  记者在韩国采访经常碰到一个有趣而神秘的话题:许多韩国人常把自己的家谱端出来说自己的祖根在中国,姓孔的说自己是中国“孔子的第多少代子孙”,姓边的称自己的姓是中国某某皇帝所赐。韩国朋友还告诉记者,目前许多韩国人到中国寻根问祖,其中14世纪中国元末明初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后裔———在韩“明氏大宗会”不仅寻到了明氏家族的祖根,而且每年都到重庆大夏国明玉珍墓———“睿陵”祭祖。今年春节,记者采访到明玉珍子孙、在韩“明氏大宗会”副会长明渭镇和明鲁升。他们如数家珍地述说了一段难忘而不凡的历史。

  元末大夏国的开国元勋———明玉珍

  明玉珍(1329—1366)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之一,湖广行省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人。明玉珍原名旻玉珍,后因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他的子孙后代于是也改姓“明”。

  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庆称皇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以重庆为国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立子升为太子,设六卿,分蜀地为八道,下设府、州、县等行政机构。铸天统通宝、天统元宝铜钱,以发展贸易。在政策上,体现了农民政权的特色。

  他的措施,深受四川人民的拥护。苦心经营5年后,他因病去世。其子升继位,年仅10岁。内部发生矛盾,功臣万胜被害。这时,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劝明升降服,明升不从。朱元璋就分水陆两路进攻四川,明升降服。明洪武四年(1371),大夏国被朱元璋所灭。

  明玉珍后裔在朝鲜半岛生活600余年

  据《明史》卷123“明玉珍传”记载,明玉珍后代于洪武五年(1372)正月,徙往高丽。另据叶子奇《草目子》记载:“辛亥七月(1371年),台兵攻四川,小升王同其母俱降,其后母召入宫,以海舟送小升王去高丽,飘飘然入于海矣。”明玉珍后代明升等迁往高丽后处境如何,现在何处等,因无史书考证和音信不明等原因,始终无下文。

  在采访明玉珍后裔———韩国“明氏大宗会”副会长明鲁升时,明副会长告诉记者,在大夏国被灭后的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将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后等27人遣送到高丽,并宣“不做官,不做民”。明玉珍家族一行来到高丽后,高丽恭愍王把延安、白川两县作为贡物,供奉给明升一家,并将位于松都(现朝鲜开城)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提供给他们作为邸宅,配以奴婢。明氏一家在高丽定居后,明升与郡夫人坡平尹氏结婚,生有4男。大儿子义,资宪公、资宪大夫;二儿子见,总郎公、嘉靖大夫;三儿子俊,副使公、嘉靖大夫;四儿子信,侍郎公、通训大夫。

  韩国历史记载,明升与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交情颇深,经常下围棋。明升之母彭氏在李成桂登基时,献上了一套自己亲手缝制的“龙袍”,使太祖李成桂感泣。另外,当时在中国流行的唐装和首饰也开始在朝鲜王朝普及。李成桂为表谢意,封明升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彭皇后去世后,安葬在朝鲜松都万寿山的肃陵,并建有祠宇。

  明升一家在高丽安家繁衍后,4个公子的后代便分散在朝鲜半岛24个地区。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时期,首次实施户籍制度,把明氏家族分成两大支系:一支系为“西蜀明氏”,另一支系为“延安明氏”。当时的“西蜀明氏”主要指的是,本籍在中国四川、当时居住在朝鲜的明氏。“延安明氏”主要指的是,以明氏二世祖明升繁衍生息地延安为籍贯的明氏家族(主要居住在韩国)。1986年,明氏后裔将两大支系的家谱合二为一,编辑成一本《明氏大同谱》,并在“明氏大宗会”的统管之下。

  大夏国明玉珍后裔在朝鲜半岛繁衍生息600多年,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和著名人士。例如,近代历史中的明济世,是反抗日本侵略朝鲜半岛的英雄。1910年,韩国被日吞并后,明济世立即投入光复运动,曾被捕入狱达5年。出狱后,组织“不变团”继续进行独立运动,在大韩民国成立时曾担任审计院长(现监察院长)。明玉珍的第6代孙明克谦,曾任进士。其长子光启曾任平泽县监,当日本入侵时与赵宪率领的义兵团组成抗日队伍,给予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他在著名的锦山战役中壮烈牺牲。明天得曾以“通训大夫”资格担任“军资监正”;明自贤在任“承政院左承旨”后,又升为“龙卫副护军”;著名孝子明右镇曾任“延安郡守”,因施善政而受好评。当代明氏后裔中,有的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有的成为著名律师、教授、企业家等。

  可以说,明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2000年韩国政府在人口统计调查中,查明在韩国生活的明玉珍后裔人数已达2.6万人。如果加上在朝鲜生活的明玉珍后裔,总数估计已达4万余人。

  由于南北分裂,在韩明氏后裔无法前往肃陵进行祭奠。1993年,明玉珍后裔在韩国京畿道坡州郡坡平面斗浦里临时兴建了一座占地约1800平方米的大夏太祖明玉珍皇帝景慕祠。在韩“明氏大宗会”会长明宣植说,如果南北统一的话,他们将把存放在景慕祠中的始祖明玉珍皇帝的配位、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配位全都迁过去。

  明玉珍墓“玄宫之碑”揭开了大夏国之谜

  对于明玉珍和大夏政权,明清两代,虽存有官修史书,但文献记载多有失实。尤其是明玉珍的墓葬,《明史》只记载“葬玉珍于江水之北”,至于具体地址和规模均无详记,使大夏后裔难以寻根祭祖。1982年3月底,重庆市在江北上横街重庆织布厂扩建厂房时,在工地现场发掘了湮没数百年之久的明玉珍墓,并出土了“玄宫之碑”及一批丝织“龙袍”等珍贵文物。

  明玉珍墓葬的发现,特别是“玄宫之碑”的出土,澄清了旧籍中一些纷纭的记载。诸如,明玉珍的生年、入葬时间、大夏政权建立的时间和地点,明玉珍在位的准确时间,等等。碑文中所记明玉珍称王称帝前历任官职、大夏政权的官制等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漏。墓中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对探讨元代纺织技术以及大夏服饰对高丽的影响等均有裨益。明玉珍墓的发掘不仅为研究元末农民起义地方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揭开了大夏国之谜,使徙往高丽的在韩“明氏大宗会”寻到了祖根。

  每年赴重庆祭奠先祖

  岁月流逝,1973年在韩明氏家族在汉城成立了“明氏大宗会”中央宗亲会。为早日寻根,朝宗祭祖,“明氏大宗会”多方奔走。20世纪80年代明玉珍墓被发现的消息传到韩国,但当时却因为种种原因寻祖未果。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韩国农林水产部次官(副部长)、“明氏大宗会”的明宣植(现任会长)以韩国畜牧中央协会会长的身份访华,在人民大会堂同中方洽谈进口中国玉米饲料事宜后,曾打听中国大夏国的消息,但音信不明。1993年,韩国一商人到重庆洽谈生意,当他得知明玉珍之墓的准确消息后,欣喜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明氏大宗会”。明氏大宗会为此欢聚庆贺。

  经过精心准备,1995年,在韩“明氏大宗会”会长明完植率参拜团正式赴中国重庆明玉珍皇帝陵参拜祭祖。当参拜团目睹到头枕宝盖山、脚踏两江水(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祖先明玉珍皇帝陵后,感慨不已,泪水横流。此后,在韩“明氏大宗会”每年都组团前往重庆祭拜先祖。2001年,在韩“明氏大宗会”将明玉珍皇帝驾崩的日子阴历二月六日,定为祭祖日。截至今年3月,在韩明玉珍皇帝后裔赴中国重庆祭祖的已达200多人次。

  在韩“明氏大宗会”副会长明鲁升高兴地对记者说,“明氏大宗会”与中国重庆市结下了深厚友谊,重庆市江北区的领导曾3次应邀来韩国访问,他们作为明玉珍皇帝的后裔,高兴地目睹了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正在为韩中交流做出积极努力。

  1998年12月,韩国“明氏大宗会”副会长明渭镇和明鲁升代表在韩明氏家族,向重庆市江北区人民医院捐赠了2辆急救车以及B超等价值10万美元的医疗器械。1999年5月1日,在韩“明氏大宗会”正式出版了《明氏始祖大夏太祖明玉珍皇帝史迹》一书,并修订发行了《明氏大同谱》。翻开该书,一段令人难忘的文字映入眼帘:“明玉珍皇帝史迹,是我们始祖的贵重资料,作为家宝,要子子孙孙传下去。”

  今年7月6日,是难忘的一天。在韩“明氏大宗会”副会长明渭镇家里灯火通明,来自韩国各地“明氏大宗会”的十几名元老与应邀前来韩国访问的重庆市江北区政协前主席文光祥、文化局前局长李朝玉、助理巡视员但银珍等欢聚一堂。老朋友重逢格外亲切。他们看着明渭镇家中挂着的一幅幅明氏后裔在重庆参拜先祖的照片,畅谈起一件件令人激动的往事。

  但银珍向明氏后裔们通报了一则喜讯:为把江北区建设成为重庆的金融和商务中心,重庆市政府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大夏国皇帝陵不仅不迁,而且还要扩建。明氏家族的后裔们听到这一喜讯,高兴得击掌相庆。文光祥高兴地说,明玉珍皇帝陵是重庆惟一的皇陵,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韩友好的象征,我们不仅要保存好,而且要世世代代保存下去。(作者:徐宝康)

责编:陈玥  来源:环球时报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