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石头的史诗——走近汉画像石 > 正文

四象浅说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1日 17:11)


>>>>欣赏汉画像石图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古人所谓“四象”,即青龙(苍龙)、白虎、朱雀(朱鸟)、玄武,是中国古人信奉的星宿神--四象之神和方位神--四方之神。《三辅黄图》卷三说:“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到了战国末年,阴阳五行学说开始系统化,阴阳家邹衍根据前人的认识成果,将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发挥,提出五色配五方的学说。他认为“木”象征植物,具有生长的性能,当“盛德在木”之时,便形成春天、东方和“青”的颜色;“金”可以制造工具,具有砍伐的性能,当“盛德在金”之时,便形成秋天、西方和“白”的颜色;“火”具有炎热的性能,当“盛德在火”之时,便形成夏天、南方和“赤”的颜色;“水”具有寒冷的性能,当“盛德在水”之时,便形成冬天、北方和“黑”的颜色;“土”具有滋生万物的性能,当“盛德在土”之时,便形成季夏、中央和“黄”的颜色。这样,邹衍就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与青、白、朱、黑、黄五种颜色相配。这种说法形成后,以五色配五方的说法便流行起来,例如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而中央黄帝等等。这样中国古代的四象四方神便正式形成了。

  四象四方神首先是作为四方星宿的代称而出现的。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即“黄道”,古人又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分出东南西北四方,并分别用相应的吉祥灵兽代表,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此即“四象”(表示星的形象)。

  古人又将每一象分成七宿,合称“二十八宿”。

  生与再生是中国古代贤哲和帝王们时时思考的重大问题。他们坚信,死是生的极致,死又是再生之始,躯体虽灭,灵魂不泯。于是祈求灵佑的意念便在居所墓葬上表现出来。

  俗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格局早在先秦已见端倪:

  “飞朱雀使先驱,驾太一之象舆;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驯。”(《楚辞·惜誓》)

  东方苍龙,即东方七宿构成的星象,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飞龙,双角、三爪四脚、遍体鳞甲,作吞云嘘气、目空万物、不可一世之状。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它变化莫测,气象万千,可腾云驾雾,可遁地入海,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南方朱雀,即南方七宿构成的星象,形类凤凰,作昂首展翅,蜷足扬尾、振奋有力之状。朱雀在古人心目中,作为一种矫健的飞鸟,有着神奇的威力,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故传说中的黄帝出征之时,要高举朱雀大旗开道。

  西方白虎,即西方七宿构成的星象,是一只张牙舞爪的跃虎,四脚五爪,怒目短耳,长尾摇摇,作腾云驾雾之姿。虎为百兽之王,其威自不待言。

  北方玄武,即北方七宿构成的星象,是一种复合的灵兽,长蛇盘绕于神龟之上。

  龟蛇是长寿的灵物,正好可以象征国运长久和天子长寿。

  对于象征武力、猛勇的四象,《礼记·曲礼上》卷三孔颖达疏曰:“如鸟之翔,如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四神在汉画像石里的的出现,主要是起镇墓作用,即镇守四方,驱邪除鬼,保卫墓主和他的灵魂。“四象”,作为守卫四方驱魔避邪的灵物,它们出现在汉画像石上,表达了对来生充满信心的汉代先民对吉祥和长寿的祈求。

  在秦汉及秦汉之后,四象四方神分别向五个方向发展:

  其一,依然与二十八宿结合在一起,用于天文观测和划分星区。

  其二,四象二十八宿被星占家和方士用作推测阴阳命运的工具。

  其三,道教出现后,亦把四象二十八宿纳入它的宗教体系中,例如玄武就被演变为所谓真武大帝。

  其四,用于祭祀建筑和都城街道或城门的命名,表示四方方位。

  用四象四方神命名都城城门和街道,大概从汉末开始。三国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建太初宫,南面正门叫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作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隋代首都大兴城城中间的南北御道叫朱雀大街,皇城南门叫朱雀门。唐代长安皇城南门依旧叫朱雀门,太极宫北门叫玄武门,著名的唐初“玄武门事变”发生于此。贞观八年,唐太宗又建永安宫,其北门亦叫玄武门。用四方神命名城市建筑,在唐以后便不多见。

  另外四象四方神作为一种纹饰,在汉代及汉以后的铜镜纹饰中获得丰富的发展。汉代王莽时期,曾流行铸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规矩镜。有的四神规矩镜中还有铭文,如“……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兮如侯王。”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