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端午踏访汩罗江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0日 18:24 来源:新华社

  正是粽子飘香、龙舟鼓响时节,记者沿着湖南境内的汨罗江溯流而上,缅怀屈子英灵,找寻端午遗风。

  汨罗江边不远的南林村,85岁的黄日恒老人对记者说,一个月前,他就开始将雄黄、大蒜浸泡到粮食酒中,张罗着制作雄黄酒,并从村边割回两大把艾蒿、菖蒲。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门口挂艾蒿、菖蒲避邪,这是汨罗江一带过端午的习俗,”老人对记者说,“听前辈讲,每年农历的五月上旬,天气开始热起来了,正是毒蛇出洞、蚊蝇生长季节,但如果将雄黄酒洒在房前屋后,将艾蒿、菖蒲挂在家门口,这些‘恶物’就不会出现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这些,粽子在这个节日里始终唱着主角。老人打开米缸,只见不小的缸里装着糯米、红枣等食物。

  “这是专门为端午节这天准备的,”老人说,“这里有个规矩,端午节喜欢走亲戚。往年,我的儿孙们都会到我这里过节,喝一小杯雄黄酒,保证一年无病无痛;吃几个粽子,相互叙叙亲情。”

  记者来到汨罗江边的屈子祠,屈原纪念馆馆长徐蔚明告诉记者,端午节与中华文化的起源几乎是同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端午节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汨罗古属楚国,如今,在汨罗的民间,流传着“辞年拜节”这么一句话。这个节,就是端午节,由此可见,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汨罗江红花大桥段,一只龙舟正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岸上,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盯着龙舟,眼里时而透出焦急,时而露出喜悦。他叫徐祥禧,今年58岁,20多年前,他就开始执教汨罗市龙舟队。这些年来,他带着这支队伍走南闯北,先后在当地举办的几次国际性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每年农历五月,汨罗江两岸方圆几十公里的群众就自发组织起来,或按行政区划,或按宗族血缘组成龙舟队,将一年一度的龙舟节办成水乡的‘狂欢节’。”

  “今年,政府组织国际龙舟节,有20支中外男女龙舟队参赛,将端午龙舟节带到异域他乡,这是我们的骄傲。说不定有朝一日,外国人请我去执教,我还会训练出一支技术过硬的洋龙舟队呢。”

  汨罗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运帷告诉记者,历经两千多年,端午节由当地传统的节日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当地群众在包粽子、喝雄黄酒时,体验了灿烂悠久的湖乡饮食文化;在盛况空前的龙舟竞赛过程中,既传播了屈原的‘求索’精神,又培养了一种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古老的节日在赋予了新的内容以后,显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也会像源远流长的汨罗江水一样,一路欢歌,越走越远。(黄兴华)

责编:郭翠潇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