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风俗细说 > 正文

说说“花儿”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7日 20:05)

  花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河湟花儿,一类是洮泯花儿。

  河湟花儿,也称为少年。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湟水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青海的大通、乐都、民和、互助、湟源、循化、同仁、化隆、贵德;甘肃的临夏、永靖、东乡、和政、广河、康乐、皋兰、永登、天祝、平凉、张家川肃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西吉、固原、海源、隆德;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昌吉等县,都是河湟花儿盛行的地方。

  在这里,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青海省大通县老爷山的花儿会、乐都瞿坛寺等地花儿盛会读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河湟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白牡丹令”、“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水红花令”、“撒拉令”、“保安令”、“憨肉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

  总之,洮泯花儿格式多样、结构自由、演唱灵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

  “花儿”在青海也叫“少年”,根据河湟“花儿”曲调创作出的歌舞《花儿与少年》演出后曾风靡全国,被广大群众所熟知。至今,仍然不断在全国各地播出、演奏。1957年秋,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第十届亚运会闭幕式上,《花儿与少年》大型歌舞又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受到了广泛好评。 “花儿”还有一些叫法,如“山歌”、“野曲儿”、“山曲儿”等。这是因为,唱“花儿”多在山野田间。旧时代统治阶级视“花儿”为粗俗下流,不能登大雅之堂,认为唱“花儿”伤风败俗。而且在旧时农村,也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看作败坏门风的行为。“花儿”只能在僻远的山间、林地、河边、川谷间歌唱。有首“花儿”这样表述这种现象:

  花椒树上你甭上,

  你上时树枝杈儿挂哩;

  庄子里去了你甭唱,

  你唱时老汉们骂哩。

  由于这种情况,也就有了唱“花儿”的三大忌讳,即:一是忌讳在村庄里唱“花儿”,更不用说在家里了;二是在一些亲属间,尤其是在异性亲属及长辈晚辈之间忌讳唱“花儿”,如父母与儿女、舅父母与外甥之间等;三是在公众场合,如学校、政府机关等地忌讳唱“花儿”。从唱“花儿”的这种禁忌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花儿为什么被叫做山歌、野曲的。

  虽然以前的所谓“正统”阶层不许人们唱“花儿”,而且禁止和阻挠“花儿令”。但是,视“花儿”如生命的人们在“花儿”中发 出了冲破封建礼教的呐喊,在大胆、野性的山野气息中,勇敢地追求着自由和爱情。“花儿”为辛勤劳动的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让歌声照亮了苍凉的土地和沉郁的心灵。“花儿”,这朵开放在劳动人民心中的奇葩是不会凋谢的,封建统治阶级不但没能扼杀它,反而流传越来越广泛,开放得越来越鲜艳,涌现出的歌手也越来越多。有“花儿”这样道来: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不唱时由不得个家;

  钢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时就这个唱法。

  烟洞的山上兵来了,

  刀杀了众百(之)姓了;

  手拿着大棒打来了,

  要“花儿”不要命了。

  从这两首“花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广大人民对“花儿”的挚爱,以及他们坚韧、刚强的性格。“花儿”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以爱情、婚姻为主要内容的。这些生长在山野自然中的歌,寄托了无数人的情怀,那悠扬宽广的旋律曲调,回荡在高山旷野和人们的心灵中。在这些情歌中,倾诉了相互爱慕之情,表现了忠诚高尚的爱情,有的反映了别后的相思与企盼;还有控诉封建礼教,大胆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的“花儿”,内容十分丰富。

  由于“花儿”的内容不同,题材不同,曲令不同,演唱者不同,风格和特色也各有不同。有的婉约、有的豪放,有的缠绵、有的刚健,有的含蓄、有的粗犷,有的诙谐、有的苍凉,有的朴实、有的夸张。雅俗共赏,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比如,同样是在表达爱情与思恋之情,女性唱的“花儿”凄婉动人、含蓄忧伤:

  半圆的锅锅里烙馍馍,

  蓝烟儿把庄子罩了;

  搓着个面手送哥哥,

  清眼泪把腔子泡了。

  东方发白者天亮了,

  川里的牛羊们赶了;

  尕妹的眼泪淌干了,

  小阿哥走哈的远了。

  而男子们比较粗犷豪放,敢唱敢说,敢于赤裸裸地表白内心,因而歌词也更大胆直率:

  白菜的碟子是一个,

  喝酒的盅子是两个;

  实心(哈)实意你一个,

  和我的身子是两个。

  山丹花开红刺玫花长,

  马莲花开在了路上;

  你那里扯心我这里想,

  热身子挨不者肉上。

  在过去,人们把那些替人拉骡马搞长途贩运的人叫“脚户”,把为金掌柜挖沙淘金的人叫“砂娃”,把用自制的羊皮筏替人摆渡的人叫“筏子客”,这些活计都十分艰苦危险,因此这些人就在“花儿”中倾诉着酸楚与无奈,他们的歌也就更加感人肺腑。实际上,“花儿”的创作者与演唱者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广大劳动者。他们用口头创作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他们真实的生活与内心。

  “花儿”的曲调极为丰富多样,在青海河湟地区,人们把“花儿”的曲调也叫做“令”。据统计,“花儿”中的“令”有一百多种,较为流行的就有四十多种。这些“令”各具特色,纷呈多姿。如《河州令》、《东峡令》、《白牡丹令》、《水红花令》、《尕阿姐令》、《尕肉儿令》、《大眼睛令》、《尕马儿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花儿”流传的地区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花儿”的曲令如此之多,有时,同一首歌词可以用十几种曲令来演唱,这也是“花儿”音乐的一个特征。所以,“花儿”有“三分歌词七分唱”的说法。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把这样一种山歌称作“花儿”呢?为什么还称作“少年”呢?这是因为当地的群众认为,“花儿”是男歌手对心上人的昵称,“少年”则是男歌手的自称或是女歌手对心上人的爱称。日久天长,这种称呼便成了这种民歌的代称,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花儿”所具有的青春魅力和浪漫诗情。

  人们把青海称为“花儿”的海洋和故乡”,其说一点也不过分。如一首“花儿”中唱道:

  黄河曲曲九道弯,

  弯弯里都有浪翻;

  河湟上下你来看,

  哪一个不唱“少年”。

  资料链接:

责编:郭翠潇  来源:国际在线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