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风俗细说 > 正文

[华夏掠影]察布查尔锡伯族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5日 18:17)

  中国新疆的天山山脉西段有一个分支叫乌孙山,这个名字大概和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孙国有关。乌孙山以北,伊犁河以南的河谷地带是中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

  锡伯族是我国古代鲜卑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拓跋鲜卑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北魏封建政权曾经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锡伯族总人口约17万多人。在察布查尔县有近3万人,是锡伯族最为聚居的地区,其余大部分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北京、上海等地。

  十八世纪中叶,处于康乾盛世鼎盛时期的清朝政府完成了天山南北的统一大业,于1762年在伊犁设立伊犁将军府统管整个新疆。公元1764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九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看中世居东北的锡伯族能骑善射,特奏请乾隆皇帝从盛京,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及其周围的十五座城市抽调锡伯官兵一千零二十名,连同眷属三千余名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屯垦戍边。这就使锡伯族有了史诗般的西迁历史。

  西迁的故事在239年前的一个早晨开始了。那是旧历4月18日,即将起程迁往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官兵聚集在沈阳锡伯家庙的院子里,向祖宗之庙告别。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身强力壮,马背技艺熟练。西迁的锡伯官兵将从塞外行走,途径蒙古大草原,翻越阿尔泰山。这是一条未曾有人走过的荒芜之路,等待他们的是寒冷的雪山还有酷热的沙漠和戈壁。

  在察布查尔县有一位锡伯族老人叫何兴谦,他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创作了有关西迁历史的组画。他的第一幅西迁图曾在1956年的新疆青年美展中展出。

  78岁的何兴谦老人原来是乡下一所中学的教师,他是锡伯族西迁后的第七代人。这些略显粗糙的画布是何老师对历史的观察和想象,也是他对自己民族往事的深情的回忆。

  西迁的锡伯族官兵历时一年多,经过一万多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在伊犁河以南的察布查尔安顿下来。他们按照清代八旗制度很快组建了锡伯营,与先后调到伊犁的索伦营、察哈尔营和满族营等官兵一道延续了从汉代就开始的对祖国西部疆域实施屯垦戍边。

  这里是察布查尔县城以西50公里的地方,发达的喷灌设施使这里成为今天察布查尔县哈萨克族农民们茂盛的棉花地。漫天飞溅的喷泉掩映着一座土夯的建筑遗址,这就是锡伯营守卫了几个世纪之久的十八座卡伦之一托赉图卡伦。卡伦就是清代的边境哨所。

  清朝政府曾经把骑射定为治国之本,弓箭是戍边军人的主要武器。而素以“骁勇善射”闻名的锡伯族在骑射的技艺上是最为出色的,这与他们的民族传统是分不开的。

  伊犁河谷是新疆主要的产粮区。这里不仅盛产小麦、玉米,还是新疆为数不多的水稻产区,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察布查尔大渠的开凿。

  1802年,也就是西迁38年后,锡伯族人在他们的总管图伯特的主持下,历时6年,开挖出长约100公里,灌溉8万亩家田的察布查尔大渠。在锡伯语里,察布查尔就是粮仓的意思。正是察布查尔大渠的开凿,使这里“万古荒原,顿成粮仓”。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成立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时,就是以渠名为县名的。

  察布查尔大渠渠首在县城东南40公里的伊犁河边,是个无坝龙口,大渠由这里从伊犁河引水。

  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完全靠锡伯族自己的力量,在偏远的边疆地区修成了那么了不起的大渠,锡伯族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水利奇迹。察布查尔大渠的修成彻底改变了西迁锡伯族人的命运,从此他们开始在远离家乡的西部边陲扎根,并得到发展壮大。图伯特也因此被西迁的锡伯人认为是开创了他们千秋大业的伟人,人们在渠首修建图公祠,每年的春秋两季都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察布查尔县的锡伯居住区主要由沿着察布查尔大渠顺势分布的八个牛录组成。牛录这个词是从满文中来的,它是清代八旗基层组织的名称。这样的地名只有新疆的锡伯族还在使用。历史上锡伯族使用满文,满文在其它地方已不被人使用,能读会写满文的人只能在西迁的锡伯族后裔里找到。堆齐牛录中心校始建于1913年,这里的满汉双语教学有久远的历史。如今,四年级以前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还必须学会现在通行的锡伯文,现在的锡伯文是在1947年对传统使用的满文稍加改革而成的, 与满文基本相通。察布查尔县还有一份锡伯人自己的报纸。创办于1946年的《察布查尔报》每周出两期,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锡伯文新闻报纸。

  察布查尔的锡伯人保存民族语言的同时,也传承着他们祖先马背上高超的技艺。弓箭曾经是锡伯族戍边的主要武器,为他们建立过无数的功勋。察布查尔也因此享有“射箭之乡”的美称。今天,箭乡的后代们把射箭作为一项体育比赛的项目,让民族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并且使它有了新的内涵。

  两百多年来,西迁的锡伯人经历了战争、生存和繁衍,他们不仅完成了屯垦戍边的历史任务,还奇迹般地将民族传统的文化完整地保存着。今天,他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延续着这份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

责编:王雪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