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学林漫步 > 正文

民俗学研究方向简介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3日 22:02)

  主要研究内容:

  ①现代民俗学;②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③应用民俗学。

  特 色:①把握国际民俗学发展的前沿方向,研究在我国现实社会中传承的民俗文化,主要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地位、特征、功能,及在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交叉互渗中彼此变化的规律,为国家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②整理和阐释中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历史遗产,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③开展民俗学教育,在普及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基础上,增强爱国精神,加深民族情感,提高国民素质;④加强民俗学的应用研究,移风易俗,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地位、意义和作用:

  ①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钟敬文教授,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两门学科的创始人,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在他的领导下,北师大形成了连续50年的学术传统。钟敬文先生近年出版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著作,深入研究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又提出了下层文化科学的新理论。在许多国家尚未形成自己有体系的民俗科学的情况下,本研究方向不但代表着中国民俗研究的前沿,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领先地位。

  ②在新的世纪,本研究方向的中国民俗研究,将遵循钟敬文先生一贯的主张,从两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第一,与上层文化的研究相互比较、相互推动,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第二,重视语言文字载体的作用,在继续进行田野作业实地调查的同时,还要发掘民俗文献资料,扩大研究领域。本研究室今后将集中在民俗学、语言文字学和典籍文化学这三种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最紧密的方面,发展交叉性的课题研究,既不失传统特色,又要创新,扩大本研究方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能力。

  ③近来,本研究室参与文化部“文化长城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十套集成志书的搜集编撰工作,引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重视。拥有以收藏民俗志书和中外专业图书期刊为主的资料库。与多学科国际学者保持长期广泛的学术联系,被inter网评价为“最老的”和“最好的”。

  ④本研究方向面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的变革,注重加强民俗学研究对下层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抢救、研究和出版重要的民间文献(包括过去上层阶级记录的民俗文献),保护珍贵的民间物质文化、工艺科学和民族民间医药,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社情民意资料,使学术资源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⑤本研究方向在教学上一直对全国高校同行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1953年招收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1955年成立全国高校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80年代后成为教育部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第一批博士点。所出版的《民间文学概论》是教育部委托项目和至今被我国大学使用的民间文学课程独立教材,所出版的《民俗学概论》是我国大学教育史上的第一本民俗学教科书。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国内首届民俗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高级研讨班,承担了评估和鉴定高校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建立和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是全国高校提供民俗学专业人才的基地。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责编:郭翠潇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