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您可以对自己喜爱的嘉宾提问,您还有机会参与我们节目的录制。

    8月9日,我们将播出《观众特别节目》

聚集国内外最著名的演艺明星
谈话与表演实况再现
观众与嘉宾倾情交流
运用全新电视传播理念塑造周末名牌栏目
创造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收视新热点
更多...

首播:cctv-3每周五21:15
重播:cctv-3每周六10:30、15:25
我们现在寻找--
姓名:你的姓名
年龄:25-40岁的心理年龄
特征:挚爱人生,热爱艺术
爱好:音乐、艺术
条件:--
10个喜欢于蓝、王昆的理由, 或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
更多...
  面对自己喜爱的艺术家,你最想问他们什么问题?《艺术人生》诚邀广大网友点评:

  于蓝、王昆的影片

    信箱:
artist@mail.cctv.com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您在这个时间来到《艺术人生》的演播现场。我们最近推出了一个系列,叫红色激情系列,播出以后反映非常强烈。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依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也有一些陌生,我说的熟悉是大家熟悉她在屏幕上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说陌生是对她的家庭对她的个人生活都还比较陌生。不过,她家庭的成员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现在我们首先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一下她。(放大屏幕)好的,短片看到这儿,让我们掌声请出本次《艺术人生》的主人公于蓝老师,有请。

  主持人:于蓝老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看得出来,精神依然那么好。告别了银幕的表演生涯,息影前后有多少年?

  于蓝:74年到现在,还是73年吧,我演了《侦察兵》,20多年。

  主持人: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25个孩子一个爹》里面又看到了您的形象,您的表演。答应他们演这样一个角色,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吗?

  于蓝:主要是我觉得当今很多演员都是大腕儿,人家都很有钱。一号召募捐都能捐出去几万块钱,我没有,什么都没有。我又是慈善总会的一个理事,我老觉得我很愧对这个职务。那天黄宏真不错,他们拿出了一个很好的剧本,而且是一个慈善募捐行为,为了孩子来拍这个电影。当时我只是很赞扬他,我并没有想过去演戏,结果他当着好多的人跟我说了一句,只有几个镜头,我觉得我还有用,我不应该太爱惜我自己,而是应该想到孩子们还需要一个老太太,我就答应他了。因为当时当着很多人,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么一个慈善的老人。

  主持人:后来演完这个片子以后得到了多少片酬?

  于蓝:没有片酬,他非得要给我两万块钱。我觉得我这是跟他们学习的善举,我干嘛要拿钱,我要拿了钱太对不起这些孩子,对不起我们要募捐给他们的那些人,他们非要给我钱,这是我这辈子拿到最多的钱,我从来没有拿过两万块钱。

  主持人:令我特别感动的是,于蓝老师说她这辈子没有拿过那么多钱,两万块钱,这一辈子见到最多的两万块钱的时候,家都没回就把这个钱给捐了。我们问到您捐的这笔钱的用途,他们告诉我们,是用于儿童的教育事业,就像您说的买钢琴,给孩子买一些图书等等这些事业,并且有几个孩子是直接的受益者。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孩子们给我们寄来了一盒录音带,当地的条件实在太差,这个录音带录的不是很清晰,几乎听不明白在说什么,显然在这个节目当中不好用,但是我们在这个声音当中一个是感受到他的真情所在,第二个听到了有很多孩子在说谢谢于蓝奶奶,谢谢你对他们的关爱。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特别高兴。

  于蓝:对,因为他们给我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我就把它珍藏起来,作为我为孩子做的一点事情,我是作为一个纪念收起来的。

  主持人:我们这一代人,比我们年长的那一代人,我们下面这一代人都是看着您的电影长大的。在您的电影当中给我们启示,使我们在莽撞的时候,开始在您的电影当中多少了解或者说知道了一些人生的真谛所在,在这儿作为晚辈应该实实在在感谢您。

  于蓝:谢谢。

  主持人:我们知道,田壮壮和田新新是您的儿子,看到他们今天的成绩高兴吗?

  于蓝:还好,他们还好。

  主持人:为什么用还好这个词说?田新新咱们不说,田壮壮确实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为什么在您嘴里觉得还好?

  于蓝:他们在为人上,我自己感觉到他是尊重别人的,他是热爱自己民族的,热爱自己祖国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健康的,我认为还是健康的。但是田壮壮有一种,说叛逆过分了,也不是叛逆,好反思,什么事多给你想几个个儿,所以他想的问题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儿,他也很大胆。他做一些事情主要表现在作品上,我就很难说了。我觉得他的作品还是爱自己的国家的,他的《猎场扎撒》看牧民在猎场上那种奔放,那种放牧的生活是那样艰苦,摄影就深入到群众中间,没有一点儿像我们拍电影还要给农民换件新衣裳,没有。我觉得给我带来了牧民的生活,很可爱,到这些镜头,当时周敬之说他看到爱国主义了,我认为也是这样。他们学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说在电影表现艺术上不像我们老一套,按照他这样的作品,我觉得我认可这样的作品还是好的。

  主持人: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说您付出了每一个母亲应该付出的心血?

  于蓝:他后来拍的一些片子不被人理解,我很难说这些事情。我觉得人家不理解还是有人家不理解的道理,我做母亲不能强加于人非要让人理解,我也就保持沉默不说话,就是这样子。

  主持人:你保持沉默不说话,儿子能够理解吗?

  于蓝:我不知道,他不问我。

  主持人:他想让你了解吗?

  于蓝:他不愿意,他不愿意靠父母成长,他说我不能老靠父母。

  主持人:他靠过你们?

  于蓝:没怎么靠。他考电影学院问我,我的岁数大了,28岁。他学摄影,不让他学摄影,他岁数大了,得25岁,他已经27岁了当时。他说妈妈我考导演得了,你告诉我怎么考导演,我说我不知道,我虽然好像是演员,一辈子当演员,我没当过导演,而且我不认识导演系的任何一个人,我给他出了一个人,你在后面报名,你天天跟着这些学生去,你看人家考什么,回来跟我讲,我帮你分析,这是考什么。这是考构思,整个故事的构思,这个是考主题,主题要健康,告诉他这个,就是这点儿,别的还真没有。因为他自己在部队还是学习了很多,他在部队文学训练班也学过,他自己写东西也还可以,再加上摄影也还可以,他这个时候已经在农影自己独立拍过片子,我觉得他更多是靠他自己的力量,我出了这个主意让他看看人家怎么考,研究考什么。我们就是考注意力集中,考交流,就是考这个表演的。他就是考主题、结构、人物这些。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