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英国病人(English Patient)
  导  演:安东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主  演:拉夫费尼斯 (Ralph Fiennes)
       姬斯汀史葛汤玛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朱丽叶毕诺茜 (Juliette Binoche)

  [剧情]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这个机师由于受伤,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

  护士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在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误入雷区,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这使她身心交瘁。于是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

  这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艾马殊伯爵跟随探险家马铎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皇家地理学会”推荐来帮助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美丽的妻子嘉芙莲。嘉芙莲的风韵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艾马殊,并对她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爱慕之情。杰佛由于回开罗筹集资金,留下嘉芙莲和考察队一同进行考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发现了沙漠深处的绘有原始绘画的洞穴,同时,嘉芙莲对机警、智慧、幽默的艾马殊也产生了好感。终于,一场激情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嘉芙莲倒入了艾马殊的怀抱,不尽的温存使艾马殊深陷情网而不能自拔。然而,身为有夫之妇的嘉芙莲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尽管她深爱艾马殊,但她无法逾越道德的屏障,最终,她决定与艾马殊分手,这深深地伤害了艾马殊。

  由于英国对德宣战,马铎也要回国,留下艾马殊在沙漠继续他在原始人山洞的考察。在一次杰佛驾驶飞机来接艾马殊时,飞机降落出了事,杰佛当场死去。而同机的嘉芙莲也受了重伤,艾马殊抱起嘉芙莲将她送往山洞,嘉芙莲此时向艾马殊道出了自己一直都在深爱着他。

  艾马殊要拯救嘉芙莲,可是那里没有人烟,他必须步行走出沙漠求救。他将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对他许诺一定会回来救她。

  然而,当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并送上了押往欧洲的战俘车。

  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心挂嘉芙莲的艾马殊焦急万分。他终于找机会逃了出来,此时,对他来说,没有比救嘉芙莲更重要的事了,情急之中,他用马铎绘制的非洲地图换取了德国人的帮助,用德国人给的汽油驾驶着马铎离开时留下的英国飞机返回山洞。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时间已过去太多,嘉芙莲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并产生了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显得谨慎而克制。就在此时,战争结束了,然而,死亡并没有结束,身为拆弹手的基普,注定还要无数次地面对死亡。汉娜理智地和奔赴雷场的基普人分手了。

  由于艾马殊将地图交给了德军,使德军长驱直入开罗城,直捣盟军总部。马铎得知后深感愧对祖国,饮弹自杀。为盟军效力的间谍“会友”被切去了手指,使他对艾马殊充满憎恨,他通过打听找到这座修道院,想复仇杀死艾马殊,可当他听了艾马殊的故事后,却又无从下手。

  艾马殊决定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汉娜深深地理解他,协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爱人去了。

  汉娜也要离开修道院了,她怀抱着艾马殊留下的那本旧书,回望绿荫影中的修道院,心中无比的平静……

  这是一个超凡脱俗的爱情故事,一部长近三个小时的片子,却不让人感到疲劳。就在若即若离的感觉中,我们走进了50年前的这一场爱情之中。

  这部影片运用的电影语言十分成功,它以时空交错和爱情主题交叉的蒙太奇方式并没有让故事显得琐碎,相反,整个影片在两个世界里来回穿梭十余次,其衔接却非常自然,可以看出导演的功力不凡。

  故事是以战争为背景的,但这里并没有英雄或圣人,所有影片中的人们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面对死亡,他们显得无能为力,汉娜、基普、艾马殊、嘉芙莲、或是“会友”,个人情结成为他们行为的主导,从婚外恋到送给德国人地图,乃至“会友”的复仇,国家、道德在这里退到了后台,人性的真实突兀出来,这也是这部非“主旋律”影片能感动我们的原因。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出色的地方在于它的音乐语言,给人印象深刻。与影片的叙事方式相同,音乐也是这部影片难以把握的环节,但却十分成功。一处是宁静的修道院,一处是荒芜的撒哈拉;一处田间庭院绿树成荫,一处广阔无垠黄沙漫布;一处恬淡安详,一处热情似火。在剧情画面来回穿梭的同时,音乐却担负着将他们融为一体的作用。

  这部影片在宣传上,有人称之为“现代的《乱世佳人》”,其实在故事情节上,它与《乱世佳人》并无太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作为表现爱情的经典,它与《乱世佳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在动作片,枪战片漫布的今天,我们难得的一次爱情经历。

  《英国病人》被称为一部宏伟的史诗(an epic),但片中的动人之处却是对人类心灵和细微感情的描述:从Almasy和Katherine对爱的热情追求,到Hanna和Kip因怕受到伤害而对爱的回避,其间充满了人性美的瞬间。辟如Hanna被Kip升到教堂顶部观赏壁画的一幕就是令人惊羡的美。这些正说明了人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也并不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只有回归爱才能永恒,就象只有沙漠的壮丽和艺术的精美才是永恒的,而不是战争,权利或者政治立场。

  影片结尾Almasy抱著情人的尸体痛哭的场面令人震憾,它似乎表达了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抗衡。正如《英国病人》原著中一段描写Hanna唱“国际歌”的情形,作家(Michael Ondatje)写到:

  There was no certainty to the song anymore, the singer could only be one voice against all the mountain of power. The one voice was the single unspoiled thing.

  那一个声音是呼唤人性的声音。

  结尾的场景还令我想起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所提到的《诗经》中的话:“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做得了主似的。”

  《英国病人》似乎就在告诉人们,人类的希望在于人本身,在于对美好感情与经历执著追求。在人性面前,国界、战争、政治立场和观念(political ideology)是多么渺小。这部影片是“爱的随想”,更是人性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