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侯宝林



  侯宝林是二十世纪中国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60年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把笑声送进了千家万户,也用毕生精力把相声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曲艺演出被叫做“十样杂耍”,每场十四个节目,谁的艺术水平高名气大,谁就往后排,倒数第二叫“压轴”,最后一场叫“大轴”。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的40年代相声顶多就是“压轴”。侯宝林起初排在第六,经过2年的奋斗,最终冲破了老规矩,把相声推到了演“大轴”的位置,并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在旧时代,艺人社会地位卑下,又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低级趣味和感官刺激换取温饱,所以旧相声中含有许多糟粕。侯宝林在当时的环境中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坚持不“荤”、不贫、不打、不骂,以趣味隽永的文明相声求生存求发展。

  1950年初,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侯宝林和孙玉奎等几位相声艺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他们每周开一次座谈会,大家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改进旧相声,编写新相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在相声中学唱戏曲等称为“柳活”。侯宝林的相声大家公认以柳活见长。他天生一付好嗓子,有自幼学京剧打下的功底,学起来当然有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他坚持一点一滴积累,和一板一眼的磨练。功到自然成,1950年侯宝林和梅兰芳、程砚秋、谭富英、周信芳一起吃饭,曾当场学他们的唱腔唱起来,门外的服务员还以为真是这四位演员在唱,侯宝林学唱的功夫由此可见一斑。

  侯宝林是中国接触电影较早的相声演员之一。1952年他参与了《方珍珠》的拍摄,在片中成功地饰演了相声演员白二立。1955年他再次走上银幕,主演了电影《游园惊梦》,他在片中塑造了那个不讲社会公德的主人公,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侯宝林出身贫寒,少年时只上过三个月小学,但是靠着他天生的悟性,更是靠着不懈的学习和钻研,他熟通了语法修辞,他创作相声表演相声语言运用功力深厚,极富特色,被人们称为语言艺术大师。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相声艺术家,他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但却从不因地位变化而傲视他人。他终生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朋友遍及各行各业多个阶层,他自称是观众的“仆人”,始终把观众视为恩人,衣食父母和老师。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