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上周妙文    


品读梁晓声
---《梁晓声亲情小说选--父亲》读后感

    2002年11月21日,闲来无事,象往常一样,去市场买菜前路过新华书店就要进去逛逛,几年来都是这样。我不喜欢逛商场,偶尔去上几次也是陪妻去买东西,或许不喜欢商场里的喧闹和买卖东西时人们之间的虚情假意。但我喜欢领着儿子或独自去书店,游历于那些作者的文字之中,体会喧闹的现实下少有的平静与安宁……

    也许因为工薪阶层的羞涩,我在新书或叫畅销书面前只是浏览,时间大多消耗在下架的打折书上,但那里却很难发现可读的好书。八折、七折,六折、五折的摊位上还些须找到,三折到残次处理的书堆里就很难有合口味的了,正因如此,我才更能体会到一种采金一样的感觉。但那天,我发现了他,在拨开满是灰尘的几本之后---《梁晓声亲情小说选--父亲》让我的心为之一震。

    “原价22.80元,残次处理价3.00元。你买的太值了……”售货员对我说!

    我喜欢梁晓声的书好久了,因为他曾是个知青,而我是知青的后代。我从小就想知道发生在那个时代父辈们身上的事情。我买这本书,一来他是梁晓声的书,更主要的是封底上有这样几行字:“我以虔诚之心记录了当年虔诚的我之一些经历,愿我们的孩子们从中了解些当年我们何以那样,以及今天我们何以这样……”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细细地品读那里的文字,也品读着梁晓声和父辈们的经历和情感……

    这本书收入了作者的七篇短篇小说。

    《黑纽扣》描诉的是作者七、八岁的时候对“小姨”的一段情感。“小姨”是妈妈“拣”给他的一个从乡下来城里打工的、一个无依无靠的、一个心地善良的、一个十分漂亮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那个“贫穷的时代”,父亲在外谋生,妈妈和“小姨”两个临时工靠微薄的收入拉扯着几个孩子艰辛度日。患难见真情,全家人特别是做为男孩子的他逐渐把她当作了亲小姨。后来,母亲没有转正依然是临时工,小姨转正了离开了他家,自己搬到厂里住了,却依然接济着他家……;后来,小姨没有结婚就怀孕了……;后来,小姨被开除了却没为自己做一丝辩解……;后来,小姨回乡下去了……;后来,小姨音信皆无……;后来,作者长大了,成了作家……;后来,成为作家的他接到母亲的电报:小姨病危;后来,他回去了,妈妈告诉他:小姨最疼你了,你该去看看她……;后来,他去了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小姨临终前把一生的秘密讲给了他,唯一讲给了他听,连她正上大学的女儿都不知道的秘密:……小姨搬到厂里住之后和人相爱了,真心地相爱了,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要结婚了,那个男人却在抗洪中牺牲了。那个男人成了烈士,她却发现自己怀上了那个男人的孩子。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无论如何无法被社会接受的,她无论如何不能给烈士抹黑,无论如何都要保留她所爱的人的骨血……;后来,小姨给了他一颗黑纽扣,那是“烈士”临去抗洪前从衬衣上落下来没有来得及钉上的,也是小姨用一生的时间保存的,唯一留做纪念的东西了……;后来,小姨死了。“她脸上仍然保持着那种获得极大满足的表情,一种幸福的、安宁的、无憾无怨的表情……”她一生未嫁……

    《白发卡》也是一篇凄美的作品。在那个“史无前列的年代”里,两个阶级,两个家庭,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确切的说是一个没有姐姐却盼望有个姐姐的八、九岁的“我”和一个“长穿着粉红色‘布拉吉’、一头乌和柔发披散着,左上方别一只白发卡,美丽的、高傲的、神气十足的,十四、五岁的,特别想叫她一声姐姐”的女孩子之间的故事。……“我的母亲城是当年俄式教堂最多的城市,在我们那条街,在我们几户人家合住的院子旁就有一座教堂。”……破四旧,神父一家搬走了,院子荒芜了。后来,来了两辆小气车,大人小孩六口住了进去,也有我的“姐姐”。相同的是,我和“姐姐”都是家里的老大,都是家里的“采买”,都要照顾弟弟妹妹,虽然都是孩子却都过早地成熟了。不同的是,姐姐家生活富裕,喜欢在院子里种花草,她家是“臭老九”、“反革命”的家属,全家人要对任何人卑躬屈膝;我家是“根红苗壮”,妈妈是街道小组长,全家人走路都昂着头,生活却很贫困。……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我家与她家和睦相处,两家之间的“板障子”锯矮了,留了个“月亮门”;两家开始走动,“姐姐”送我一身新衣服,妈妈让我送粮食给“姐姐”家;一直希望有个姐姐的我私下里认了“姐姐”;……“姐姐”的妈妈、姑姑、老爷是知识分子,妈妈就出面“请示”让他们做了“义务扫盲员”,这在“我”看来是个了不起的事……;后来,因为“姐姐”的“家庭背景复杂”,本来该上重点中学的她却不得不去很差的中学读书;后来,“姐姐”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坏孩子糟蹋了,跳井自杀了……;后来,她们全家搬走了。我失去了“一生中唯一的姐姐”……

    《父亲》、《母亲》是这七篇小说里文字最少的了,都只有三十多页。“关于父亲,我写下这篇忠实的文字,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者‘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忆……”父亲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令我惧怕的人。父亲是个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生活的原则就是“万事不求人”。父亲的脾气和打骂曾使我口吃到上中学,也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一个男人的尊严。父亲外出做建筑工人,由每年一次探亲到三年一次,只是为了节省些路费供给着家人;母亲属羊,象只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所统治,如果反过来,我相信对我们几个孩子是有益的。因为母亲是一个农村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些文字。遗憾的是,在家庭中,父亲的自我意识起码比“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这条理论早形成20年。父亲说:西药是治外国人病的,中国人就要用中药,人的血脉是不一样的。母亲说:中医也好,西药也罢,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就好,如果去看了西医,孩子的姐姐就不会死掉。是父亲的严厉和粗暴使我的哥哥在大学里成了疯人……;母亲她在没有成为我的母亲之前就在贫困的生活中多灾多难,后来她的命运与父亲栓在一起仍是。我们扯着母亲褪色的衣襟长大成人,在贫困中她尽了一位母亲最伟大的责任。我对人的同情心最初正是对母亲的同情形成的。我不抱怨我扒过树皮捡过煤核的童年和少年,因为我曾是分担着贫穷对母亲的压迫。并且生活亦给了我厚厚的馈赠---它教导我尊重母亲及一切以坚忍捧抱住艰辛的生活,决不因茹苦而撒手的女人……。再苦再累,父亲总是让我多吃,因为多吃才能长力气。母亲就是吃糠咽菜,也要挤出钱来给我买小人书,将来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我长大了,却没能给父母什么照顾,只是记住了“好好儿的”这句话……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期的一段往事。我们的共和国经历严峻的自然灾害的第一年,自一年级开始就是我们班主任的女老师,因为饥饿而倒在讲台上。接替她的是一个“有着德国狗一样名字”的男老师,一个飘泊海外有报国心的人。他教会我们爱家、爱老师、爱同学,教会我们什么是博爱!教会我们怎样应付学校领导为政绩摊派给我们无法实现的捐赠。因为有德国狗一样的名字和海外关系而被打成特务,在冤屈中,在大年三十夜晚带着哀怨上吊自杀的老师……。最终的平反还要靠他的学生……

    《表弟》是这个集子中篇幅最长的了。他描写的是一个来自最最偏远、最最贫困、封建色彩最最深厚、人格和世界观最最扭曲、人性和自尊最最坚定的一个大学生“表弟”的故事。他在极度贫穷中考上了大学,带着家人和乡戚们视做救世主般的光环,内心却被这光环压迫的扭曲。他不敢承认失败,不敢接受所爱,不敢承认自己的渺小,不敢面对现实对他的磨难。他很有才气,是学校的才子,却被心里的自卑压抑的不敢释放。他很孤僻,却因孤僻引来许多女孩子的目光和亲睐。他有自己的思想,敢和当代著名作家探讨人生和文学,却因过分的固执而观点偏激。他有常人难有的忍耐,为了挣到学费可以在险峻的山道上低下头挺直单薄的身躯背负起一切人的快乐。然而,他那来自山村、来自农民、来自无数双眼睛压力的内心,终究没有承受住现实的考验,最终选择了他最最不能接受的了却方式---自杀。没有人能战胜他,是他被自己的自卑和扭曲的心理所扼杀……。作者的开导、关心、爱护,恋人的理解、支持、呵护,都无法留住他了……

    《月全蚀》描写的是现代社会里,一个集体、一个当年知青的集体、一个有着怀旧情结的集体、一个曾在北大荒经受风吹雨打的集体,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挽救“我们的孩子”的故事。小悦,一个出生在北大荒,一个知青家庭的女儿,因种种原因,父母返城的时候没有带她走,把她寄放在一个老乡家里。……继父死了,继母带她改嫁。……继母死了,她成为另个继父和两个哥哥眼中的“羔羊”。在即将被践踏的时候,她在报纸上发了个寻母启示。……亲生母亲没来,好心的素不相识的一群返城知青来了,把她救出了“虎口”。他们从很羞涩的口袋里掏出钱来积少成多资助她,轮流接她到家里生活,四处寻找她的亲生父母。……找到了她的母亲,一位有着难言之隐的单身女人。动员了许多战友几经劝导,她们相认了,战友们为了“我们的孩子”找到了家而欣慰。……时间如流水,小悦的母亲出国了,去寻找另一种生活去了。……这时的小悦已从一个淳朴的农村姑娘变成城里那些最赶时髦的姑娘了。她花光了所有那个集体留给她的钱,由一个过去挣扎着跳出狼群的羊变成了游历于羊群中的狼(书中称之为“兔儿”),被“严打”的大网收了进去。这时,她想到了那个集体,那个给了她生命和再生的集体,她也只有这根“稻草”了……。为了挽救“我们的孩子”,这个集体又一次组织起来,再一次完成了拯救“我们的孩子”任务……

    文章是来自心底的河流,它是一个人对社会、对经历、对情感、对变化的真实写照。文章是骗不了人的,因为情感是真实的。我读书,就象和一位朋友在谈心,它告诉我他的经历、他的爱憎,他对人的情感、社会的发展、事物的变化的真实感受。这是单向的诉说,没有一丝强加于人的动机。你怎样理解,是否接受,是否认同,是否震动,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无论什么人看,无论什么眼光去审视,那条河依然流淌……

    看过这本书,看过这各个故事,品读着梁晓声,我忽然觉得他象一棵树,一棵植根于中华民族朴实土壤里,吮吸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乳汁,背负着父母给予的同情心和甘于清贫、敢于忍耐、勇于宽容、永久博爱的人格,展示着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向往、渴求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珍视人间挚真挚纯的精神。这让我看到了我的父辈们的苦辣酸甜,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他们的孩子该怎样生活。

    历史毕竟是历史,淡忘是可以的,但想要修改历史是万万不可的,一脉相成的历史是有魔力的。你可以在历史的河床里舀上一瓢痛饮一番,你也可以注入你的眼泪,虽然“小姨”、“姐姐”、“父亲”、“母亲”、“表弟”、“老师”等等流过去的人们不能复生,但他们可以证明,那条河依然流淌……

    仅以此文给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和启示以佐证!(作者:白开水独自凉)

责编:若轶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