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演出旺季直观话剧市场 经典酒香还怕巷子深
05月21日 09:55
 
    英国“商人”苏联“红军”美国“女巫” 北京的“托儿 ”牵手台湾的“涩女郎”

  每年5月和6月都是北京演出市场的旺季,今年的旺季更有着鲜明的特色,在数十台演出中,话剧演出成为北京舞台一道引人关注的景观。不仅有著名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话剧团带来的原装喜剧《威尼斯商人》,还有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两出开院大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萨勒姆的女巫》,而《托儿》、《涩女郎》和《为你化作流星雨》也以另类路线接踵而来抢占话剧市场。英国经典、美国经典、俄罗斯经典加上品种繁多的大小制作,形成了话剧演出的热闹景象,也使话剧观众有着多种期待。当然,无论经典演出还是先锋风格,不同的戏剧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也带来了话剧市场酸甜苦辣色彩斑斓的颜色。

  原装《威尼斯商人》带动莎剧热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话剧团5月23日即将在保利剧院演出的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成为“2002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后期的重头戏之一。应该说,这将是近期在北京舞台上亮相的水准最高的话剧演出之一。由于莎士比亚戏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化在中国观众心中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原汁原味的《威尼斯商人》虽然还没有出台,就已经受到大学生和莎剧爱好者的欢迎。据记者了解,《威尼斯商人》在北京4场演出的低价票一个月前就已经销售一空。

  在皇家莎士比亚话剧团每年的演出季宣传册上,你可以看到这个剧团每天演出至少两出莎士比亚戏剧、一出早期或不成熟的欧洲经典剧目、一出尖锐的当代戏剧和一出莎士比亚时期的保留剧目。实际上,皇家莎士比亚话剧团即将在北京登台,不仅将带来一部原汁原味的《威尼斯商人》,也将带来莎士比亚戏剧文化发展和产业运作的成功经验。

  “静悄悄”上演俄罗斯情结

  用影响了一代人来形容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其实并不为过,现代人也许并不能理解当初的俄罗斯文学以及电影曾给处于危机中的中国人带来了怎样的文化认同模式,其中的许多经典镜头更是成为人们心中无法替代的美好记忆,成为了艺术作品悲壮而又浪漫的典范。而这也正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选择其作为开院大戏的原因。

  自4月27日该剧以气势恢弘、明星闪耀的阵势首演以来,一直延续着轰轰烈烈的宣传效应,虽然其间观众对剧本改编以及演员表演的反应不尽相同,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还是令人们欲罢不能。情之所至,自然票房飘红,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老年人占据了观众的主流,难道是张丰毅的号召力不够?难道是女兵们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的面孔不够美丽?其实都不是,原因很简单,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已远离了时代,即使你有着独特的浪漫气质,也难逃被遗忘的厄运。而该剧赢得众多中老年观众的青睐则是俄罗斯怀旧情结的体现,俄罗斯文化至今还左右着不少观众对艺术的选择。

  《萨勒姆的女巫》演绎美国经典

  5月3日起,根据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改编的话剧在儿童剧场静悄悄地上演。以当下人们的视角,这是一出主题沉重、缺少明星的剧目,但对北京人艺早年演出的《推销员之死》并不陌生的北京观众还是对阿瑟·米勒提供的剧本基础充满了期待。该剧是美国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之一,而且它的影响还迅速越出国界,波及到了整个欧洲,成为一部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名剧。就在我们欣赏此剧演出的同时,百老汇也正同步上演着该剧。

  从首演到5月19日演出结束,《萨勒姆的女巫》虽然没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的宣传阵势,但它以强烈的戏剧震撼力感动了现场的观众,其中不少情节让观众流泪,使这部戏赢得了极佳的口碑。但是该剧却没能拥有同样出色的票房,也许正如导演王晓鹰所说,在快餐文化的包围中,真正经典的东西反倒成了另类。毕竟,阿瑟·米勒离普通观众有些远,观众对米勒戏剧的了解更是少而又少,如此强烈的震撼多数观众还没有切身的体验,这可能就是美国经典在北京观众中获得的境遇。

  中国喜剧欲与经典抗衡

  刚刚结束的《涩女郎》和《为你化作流星雨》与即将再次上演的喜剧《托儿》,成了与上述几部外国戏剧抗衡的中国话剧,而且相近的搞笑风格和或是明星加盟或是青春面孔的表演形式,形成一股话剧舞台上的“轻松风”。而且《涩女郎》还赢得了不错的票房。

  由陈佩斯、郭凯敏等人领衔主演的舞台喜剧《托儿》,自去年10月首演以来,不断刷新着场次和票房的纪录,目前总演出场次已近百场。6月6日至8日,几经打磨的《托儿》将回到保利剧院再次公演,该剧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戏剧界的一个话题。(伦兵 郭佳)

 
 
  责编:宏伟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