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 环球
《千年沧桑----十二世纪》
  九百年前,居住在美国西南部的查科峡谷的人们在干旱的灌木丛里建造文明,并在这严酷的气候环境中繁荣起来,他们运用自己的几何学创造了一个新的地貌。

  这片废墟是查科大峡谷地区一群特有的建筑物,这里被称作"博尼托·普韦布洛"镇。在这片建筑群里共有八百多间屋子.,它们曾经是作什么用呢?是储藏室?庙宇?还是了望塔?他们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据考古发现,很早以前大峡谷地区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很宏大的构想。而且那里的人们先后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一设想。他们将建筑群设计成半圆型,用石头砌墙,用木料铺地,用芦苇混合了陶土和沙子覆盖屋顶。渐渐地,在十二世纪美洲的大地上,一群坚固而朴实的民居拔地而起,成为荒原上特有的景观。

  这组建筑群总共有三十二间礼拜堂,这是其中最大的一间,它一半在地上,一半则在地下,可供六百多人做礼拜。 至今仍有当地的居民来这个神圣的地下圣殿顶礼膜拜。

  从这些被遗弃的建筑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地的人们已开始广泛采用了石料和木材等建筑材料。为了得到这些建筑材料,人们经常去到附近的丛林里去寻找。

  然而在印第安人的住地与丛林之间横跨着上百公里的荒原,人们在砍伐了上千棵松树后,还要再穿越干旱的平原地区,将它们运到工地。

  在当时缺少有效运载工具和畜力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臂膀来运输。

  在十二世纪,美洲各部落之间的联络都是靠陆路上的交通进行,为此,大峡谷地区的人们还在他们的领地里周围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

  这些道路都是以大峡谷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与一般的印第安人所修建的道路有所不同,它们又宽又直,成南北走向,并逐渐成为各部落之间的疆界。

  今天,他们仍能依稀寻见当年弱小部落向强大部落交纳的贡品,以及来自异域的奢侈品,如墨西哥的铜铃和加里福尼亚海岸的奇异的贝壳等。

  12世纪,经历了一连串干旱之后,人们不得不离开大峡谷地区,在曾经繁荣的原野上,自然又从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

  12世纪,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一位名叫拉利贝拉的国王在高原上创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建造了一个神圣的首都。

  至今,有关拉利贝拉的传说仍广为流传。在宏伟的岩石教堂和守护它们的教士们那里人们仍能寻见他昔日的风采。

  埃塞俄比亚人在山上开凿教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一座座宏伟的教堂向人们展示着非洲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每年人们都经常聚集在这里,为他们的信仰、家庭、和幸福生活而祈祝祷。

  教堂里虔诚的人们纷纷合十双手,向他们昔日国王的祭坛膜拜。 拉利贝拉国王是他们的骄傲,而有他的故事也充满神奇色彩。

  传说中,拉利贝拉一生下时,各种征兆就预示着他将成为这块土地的国王。

  在他的小床边成群的蜜蜂降落在幔帐上,就象是围绕着蜂蜜一般。

  据说这些小蜜蜂是上帝派来的无数个小天使,他们将拉利贝拉带上天堂,并向他展示了天堂中最神圣的教堂。

  长大后,为了实现他在天国里的梦想,拉利贝拉开始打造用于开挖岩石教堂的各种工具,为他的宏大工程做准备。

  在他的率领下,无数的工匠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年复一年地敲凿着,他们试企在岩石上建造拉里贝拉在天国里梦见的那种宏大的教堂。

  24年后,他的工匠们终于将一片山野变成了人们向往的圣地。

  然而,当非洲人一锹一镐发开凿着自己的生活与信仰的时候,十二世纪的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无疑,在十二世纪,中国的建筑达到了她最辉煌的时期,它成了这一时期世界建筑史上一朵最绚丽的花朵。和平的世界为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建设家园的好机会,在这一世纪里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工地,建筑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成为十二世纪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九百年前,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一样,法国的北部也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着。树木是大地和人们思想的主宰。但是到了十二世纪,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教士们开始在法国各地盖起了修道院。

  像这样的修道院的屋顶都是用木材建造的,然后再用石料镶嵌使得它们更加坚固。

  这是位于法国布尔贡德的威则莱教堂,像十二世纪法国各地的其它教堂一样,这里也因与日俱增的朝圣者而变得拥挤不堪。

  为此,人们扩建并翻修了威则莱教堂。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扩建后的教堂显得更加宽敞明亮。一时间,法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效仿,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那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哥特式建筑。

  设计者絮热在建造圣丹尼教堂时,多了许多石柱,巨大的彩窗和硕大无比的拱顶把人们的目光紧紧地吸引到了屋顶,让人们在幻觉中联想起天堂。

  彩色的玻璃在阳光的映照下放射出绚丽的光芒,向人们昭示上帝的存在和他的荣耀。宏大的拱顶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天堂景象。絮热的这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的开端。

  他还用了大量的黄金装饰这座教堂。

  1144年6月,在法国国王和全体教士面前,他扩建的教堂被正式起用了。

  许多人开始模仿絮热的作法,对自己的教堂进行翻建。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在这一进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十二世纪的哥特式建筑确实给欧洲的带来一场不小的技术革命。

  这是法国的查特莱天主教堂。它是西方基督教世界里最高、最宽敞的教堂,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从此,在以后150年间里,天主教堂在欧洲成倍地增加。每年都有许多新的哥特式教堂建成,哥特式建筑开始在欧洲遍地开花,其中不乏像科隆、米兰、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大教堂。至今,十二世纪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仍像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欧洲各地。它们是人们对十二世纪最好的回忆。

  十二世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开始发展壮大,人口和财富同时增长,人们从城市周围的乡村蜂拥而至,相互拥挤在城市里,并改变着各自的生活方式。

  锡耶纳位于意大利北部,拥有傲人的罗马历史。在这里,12世纪的人们拥有同样的思想:一个市民的骄傲。在封建采邑上和象帕里奥比赛这样每隔两年举行的对抗当中诞生了市民精神。帕里奥比赛是一种光膀子上阵围绕着主广场的赛马活动,骑士们从这种赛马活动中体验到城市战争的战斗场面。

  这些队伍代表了城市的17个区,他们的训练都有明确的目的。帕里奥比赛保留了他们的精髓,即沟通各个采邑,解决争端。

  12世纪的意大利北部遍布着相互对抗的城市,每座城市的人都宣称自己是圣人和英雄,并与其它城市的人为荣誉而战。

  这是距锡耶纳30英里的圣基敏纳诺,

  被人们戏称为"中世纪的曼哈顿"。这些高塔是用来防御和对抗的,它们曾有73座之多,而今只剩下17座了。

  圣基敏纳诺的建筑在今天看来是独特的,但在当时,在锡耶纳这样成功的城市里所有的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耸入云。锡耶纳的人们认为自己的城市最理想的,因为这里有城垛,有林荫大道,还有中产阶级。

  权力在12世纪也被分化了,市民们赋予自己权利,选举执政官,并宣布独立,皇帝和封建领主们惊恐万分。

  全欧洲的城市都宣布共和。

  教皇被两次赶出罗马城。1156年,锡耶纳的人们也将巴巴罗查皇帝扔了出来。那些封建领主们如想成为市民,就必须保证遵守法律。

  他们以神圣的福音发誓,他们愿成为锡耶纳的市民,为保留和保护城里和郊区的每一个人。他们发誓,不管是和平或是战争时期,都要在城市的围墙下连续生活三个月。

  锡耶纳作为城市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市民们自发地赞美和巩固他们的公民地位,这也是12世纪城市共和国共同的特征,在那个年代,城市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12世纪的人们为他们在征服自然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他们所创建的城市共和国早已消失,但他们的精神通过帕里奥这样的比赛而留存下来了,男男女女们仍在表达着始于12世纪的公民的骄傲。

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