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边走来青年毛泽东



  湖南人杰地灵,诞生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伟人。以领袖人物为对象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成了地处湖南的潇湘电影制片厂的一大特色。作为向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的献礼,潇湘厂将推出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弥补银幕上的空白

  该处选取的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并不十分显赫的一个时间段:1925年。以往以毛泽东为主人公的影视剧,反映的大多是其40至60岁年龄段的革命经历,审因为毛泽东的这一段人生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段,其中不乏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大事件,而反映毛泽东早期革命生涯的电影作品并不多见。然而恰恰192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对毛泽东的思想形成具有启蒙性作用的一个时段,是他经过在农村的一系列革命实践:办农民夜校,开展反封建、打土豪的农民运动,在农村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最终寻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该片的这一切入点,弥补了毛泽东银幕形象的一个空白。

  特定的历史时段决定了当时的毛泽东还不是主导中国命运的人物,尽管他已是一位成熟的职业革命家,但在角色定位上,他更多只是一位勇于探索、机智幽默、富有个性、具有诗人气质,同时又与农民息息相通的热血青年。这样的创作角度,为毛泽东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确实,将领袖伟大置于普通民众当中,他才有了人间生气,其形象才能血肉丰满、真实可信。同样只有在芸芸众生当中,他才能脱颖而出,彰显其过人之处。

  突出一个“新”字

  曾经执导过影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44天》等片的导演张今标接手此片后,一方面深感担子的沉重,另一方面也为能有机会再续伟人缘而感到高兴。当他和刚从央视今年献礼重头戏《日出东方》拍摄现场赶来的著名特型演员王(上雨下英)一见面,神交已久的两位立刻找到了许多共同语言,那就是这部电影要给观众一个崭新的青年毛泽东形象,这“新”是由选材和角色定位决定的,也是导演和主要演员在艺术上要努力开掘的。

  按照张今标的构想,在风格上,影片并非一直气势磅礴的交响诗,而是一支充满湘风湘韵的火辣辣的歌。影片从毛泽东“今日无诗”开始,到“今日有诗”结束。诗,是毛泽东的思想火花在南方红土上燃起的革命之火。若干年后,毛泽东有诗为证:“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就是这支歌的内涵。

  如何塑造好毛泽东作为这首歌的领唱者形象,这对于在二十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青年毛泽东的王瑛来讲也并非易事。首先,十多年来的特型演员生涯,使得他在表演上多多少少陷入一种套路中,习惯中毛泽东那招牌式的叉腰和挥手动作在表演中自然而出,而这一点张今标和王瑛都极力想打破。“放下伟人架式,还原自然”,成了两人经常互相提醒和探讨的问题。为此,影片通过诸如“雪中畅游湘江”、“舞火龙”、“唱山歌”、“兄弟吵架”等生动情节以及很多形象的细节、语言来塑造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青年毛泽东。

  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在拍摄中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毛主席故居作为主要场景在该片中有大量的展现。现今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已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有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凭吊,而且历经数次维修改造,早已不似当年的模样。显然,实景拍摄行不通。“另择地点,再觅故居”成了摄制组的重大课题。一个月内美术部门跑了上千公里,寻访了几十处地点均不符要求,因为这个景点中国人太熟悉了,容不得半点虚假。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韶山当地一位老人找上门来,要求大家到他家看看,老人自信地说:“如果我家不像毛主席的旧居,我把屋子一把火烧了。”老的自信感染了大家,正准备着手择景搭砌一座“故居”的美术师将信将疑地随老人上了门,离老人的家还有几百米,美术师的眼睛一亮他开心地笑着说了一句:“我怎么不早点认得您老人家啊!”

  一、二月份的湘中正是当地最难熬的季节,整日里阴冷潮湿,这季节里不分昼夜工作的摄制组人员,全体感冒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感冒大家都能挺住,但有一件事,大家都奈何不得,那就是有一场“毛泽东雪中畅游湘江”的重场戏一直盼不到雪。眼看戏越拍越少,可雪尚不知在何方,于是制片主任一咬牙陶了几万块钱买来十几吨化肥在湘江边上人工造起雪来。一袋袋白花花的化肥撒在江边,终于有了几分雪后的气氛。演员们走在弥漫着刺鼻气味的化肥上,一边被呛得流泪,一边还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最难得的是王瑛,从未尝试过冬泳的他还得潇洒地跃入刺骨的江水中畅游一番。待到王瑛游上岸来,大家问及他的感受时,王瑛冻得发青的嘴唇边冒出一句话:“伟人不是那么好当的!”(文:文汇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