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知识型观众离席



  本届金鹰电视艺术节的金鹰论坛,第一个话题便是探讨有关电视与文化的关系。而与此相照应,本届金鹰电视艺术评论评选中获奖的一些作品,不约而同地也在讨论这个话题。在专家与学者们的眼里,我国的电视却是面临着一种难堪的处境,那就是大批的知识型观众正在纷纷离席,原因则在于:我们的电视节目不仅不能提升大众的文化精神和品位,而且面对知识型观众,它们显示出了自身文化内涵的贫困。

  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和贾秀清感觉到,我们的电视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在大众文化的外衣下,对人类文化中的高尚精神内涵予以消解。“例如他们善于以煽情取代抒情。不仅电视剧办栏目、找话题、做访谈、就连玩游戏统统都要煽情。记得有个栏目专挑采访对象的痛楚问,问到流出眼泪了就马上给个大特写,还逼着观众也要洒下同情之泪,却根本不考虑问题和采访主题有没有关系。”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跟电视人竞争的视野过于狭隘、创作心态过于急功近利有关。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及时调整,那会造成电视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并引发所谓的“滥制作推出滥节目,滥节目养成滥观众,滥观众刮起滥风气”的劣性电视文化链现象。

  刘诗嵘从他自己多年来向群众普及歌剧艺术的工作中体会到,所谓从群众的喜闻乐见出发,决不等于只向群众介绍他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或是他们一贯喜爱的演员,而是要在稍高于群众审美习惯的前提下时时走在群众前面一点儿。《现代传播》编辑部的李立解释道,意思就是说,应该给群众的欣赏趣味一点超前量。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要算中央台一个叫《佳艺五线间》的音乐栏目。就引进的素材看,它也可以做成一个流行的、时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但可贵的是它定位在“给观众一点超前量”上。这个节目,不仅介绍观众熟悉的经典作品,而且陆续介绍了欣赏较有难度的古典歌剧,以及新的戏剧品种音乐剧。

  其实就是在以娱乐风潮闻名全国的湖南荧屏,也并不仅仅靠娱乐当家,比如一档名为《城市语文》,被定性为“泛文化智性电视杂志”的节目,在当地尤其显得出类拔萃。制片人李泓荔笑说,恰恰是因为到处都是娱乐节目在唱主角,这样一个文化栏目的出现就有了必要。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需要充电,而一般电视节目都是娱乐的,受众接受过程基本是个放电过程,放松情绪嘛。扬子晚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