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3号》



  1970年4月11日, 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器阿波罗13号起飞进入太空,准备执行登月计划。这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九年之后,早已不再是件复杂神秘的事了,它被认为十分安全。

  可怕的危机是在升空后第三天晚上开始的,在离地球二十万五千英里的地方,指挥官吉姆·洛弗尔按指令开始“低温搅拌”。九点零八分,指挥舱驾驶员斯威格特报告燃料电池1.2的压力丧失,2号贮氧箱压力和温度丧失,危机开始了。在地面的休斯敦太空中心的控制系中,怪事频频出现,大量数据不对,却无法解释原因。一切都违反常规发生着,没有人知道太空中的阿波罗13号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

  危机接踵而来,两个燃料电池同时存在问题,供电消失,而飞船用来修正航向的常平架不知为什么自行偏离,这意味着阿波罗13号可能会飞向莫测的太空深处。主管利伯戈特只能下令机组转移登月舱,并在那里活下去,之后再想办法回到地球,经过计算,供电与贮氧只能维持一小时五十四分钟,而他们还未找到出错原因。最后一个大胆的猜想证实了飞船实际遇到的问题。因地面工作失误,集流管破损,从而导致了升空后的一次爆炸, 摧毁了一个舱和2号贮氧箱。宇航员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供电与供氧都严重不足,如何使阿波罗13号安全返向地面是最大的问题,指挥部制定了P.C. + 2的飞行计划,利用登月舱带着指挥舱返回。阿波罗13的机组人员体现了巨大的才能,他们克服了死亡威胁,在极端缺水的情况下完成了校准工作,飞船准确地回到了“进入走廊”,在与地面进行了最后一次乐观对话后,一切沉寂了。3分53秒后,阿波罗13号成功地溅落在太平洋,营救成功了。

  评析

  1995年是阿波罗13号发射25周年纪念。它是航空史上的一次灾难,几乎导致三名宇航员命丧太空。同时它又是一次奇迹,三名太空人终于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斗争在地面人员的帮助下成功了返回了地球,活了下来,创造了航天史上“虽败犹荣”的光辉时刻。

  影片《阿波罗13》就是以这一次空难为题材拍摄的记实性巨型影片。该片可以说是一部惊险片,自始至终,观众时刻关注着远离地球二十五万英里的三名太空英雄的命运。悬念层出不穷,飞船上的事故一个接一个出现,而人们却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当地面指挥站中的电脑屏幕上那些闪烁的光点和变化的数据告诉人们阿波罗13号处于危机时,观众的心情立刻被紧紧抓住了。没有枪战,没有谋杀,牺牲发生在不可测验的太空,人们只能看着而无能为力。惊险性来自于对命运的抗争,只有所有人都努力,才能脱离危险,打败死神。

  影片重现了1970年的壮举,高度赞扬了宇航员们勇于挑战厄运的英雄主义精神,具有非常实在的教育意义。为了追求影片的真实感,摄制组完全在休斯敦航空中心拍摄实景,并且将一部波音707改装成航空飞机, 用于演员们饰演宇航员时体验失重状态。拍摄时是采用了零度重力的状态,演员们在阿罗波13号的模型中上上下下地来回体验失重与正常的情况,呕吐是必不可少的。但影片的真实性却得到了客观实现。主角杰姆·弗洛尔由两届影帝汤姆·汉克斯扮演,他进行了长期的阅读与实验准备工作。正如他愿,他的演出让真正的太空英雄弗洛尔也大为赞赏。汉克斯又再次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

  美国影评家一致公认:1995年奥斯卡奖的最大不公是《理智与情感》和《阿波罗13号》未得最佳导演提名。好大喜功是好莱坞的专长,李安和霍华德没有调动千军万马,他们的功绩便被同行的快速扫描忽略不计了。

  《阿波罗13号》的高难度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是个真实故事,情节和结局在美国无人不晓,如何营造戏剧悬念?第二,故事涉及大量科技信息,对外行来说犹如天书,如何避免为冒充内行而卖弄高科技语汇?

  影片讲述奥德赛宇宙飞船在接近月球时,其中一个氧气罐爆炸,造成电路失灵。三名宇航员不得不关闭宇航船,放弃登陆计划,躲进月球探险机。而月球探险机并不具有宇航船的功能,接踵而至的麻烦有:电脑调试、导航困难、空中缺热、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很可能因摩擦而烧毁。

  正如《辛德勒的名单》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是那台老式打字机急速打出的名单,《阿波罗13号》呈现的英雄行为包括使用计算尺。身穿斗篷漫天飞、特异功能浑身使的英雄不难塑造,而长得既不像健美运动员、又不像模特儿的英雄,而且讲话不用形容词、不用成语,那才叫真本事。

  本片根据杰姆·拉威尔的自传改编,在追求真实性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影片并没有脱离好莱坞戏剧的三幕式结构,但叙事流畅,细节丰富而不琐碎,对白真实但不晦涩。据说每句地对空交流的台词都经过人物原型及太空署专家的确认,以保证是地道的宇航员用词。部分太空镜头更是通过太空署航天器速降以模拟失重来拍摄,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演员的表演使本片如虎添翼。擅长表现普通人坚韧不拔精神的汉克斯,塑造了一个从微观上迥异于阿甘或艾滋病患者的全新角色。他的表演有节制、有层次,使写实派表演登峰造极。没有人能将“休斯顿,我们出了点问题”这样一句台词处理得如此让人揪心--在不提高音量和频率的情况下。

  其他演员的表演也极为出色,尤其是加里·西尼斯饰演的地面人员(他本应参加这次飞行,因怀疑得了麻疹而被迫放弃),还有凯瑟琳·昆兰饰演的拉威尔妻。在天分不足的演员手里,那是一个只需单一表情的角色,而昆兰为“忧心忡忡”一词赋予了罕见的凝重和厚度,靠的不是台词,而是眼神和形体动作。

  俗话说,于细微处见精神。《阿波罗13号》以微调的方式和克制的姿态,精心处理从编剧到表演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为我们再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影片。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