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 正文

教育改革的新亮点
——试论21世纪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4日 14: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一个国家人民的学习能力将决定整个国家的财富状况,人民的想像力、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以及科技开发的能力,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将决定国家的兴衰。各国为了培养国民的创造能力,都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单一的学科课程,强调学科自身知识系统和内在联系。虽然它也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因素存在,但它毕竟是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编排的。所以单纯依靠学科课程的教学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改革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势在必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科学、规范、精心地组织,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多样而全面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从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它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弱点为切入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在有趣、有益、无负担感的良好状态下学习成才。为此,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实验的通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一、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有关。1992年8月6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了新设计,构建了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新体系。1996年1月3日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实验的通知》,并同时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验区试行)》。活动课程经过多年的实验,有成效,也有不足。主要成效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单一性,把活动课程列入了法定课程,初步冲击了长期以来中小学传统教育教学的“三中心”——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开辟了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学生生活等新的课堂;初步打破了灌输陈旧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跟着社会发展步伐,接受现代社会新的东西;通过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方法,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主要不足是:简单活动内容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少,活动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科学、不够全面;在课堂开展活动多,在课堂外开展真正的实践活动少;有的仍是教师讲的多,或以学科活动之名,延伸和加深学科课的传授,学生真正动手动脑的少;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没有对研究性学习认真探讨,没有进行心理上的换位,学生被动活动的多,主动活动的少。专家们通过总结经验,更明确提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上是代替了原来实验的“活动课程”。强调综合所学知识、强调实践,这是认识不断升华,活动内容、原则不断集中的必然结果。

  提出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深层次背景是与我国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分不开的。近年来教育部根据新的形势,提出了要整体改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设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教育和学习将起核心作用。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改革,形成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义务教育课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分科”和“必修”模式,设置了“学科”与“活动”,“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实践的改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面对未来的挑战,现行课程已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至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程评价偏重学业成绩。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包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教育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必修课,它不是可有可无,可以相互代替的,它是法定课程,学校必须按规定开课。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实践,体现了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标准等思想。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3 .必须改变过去单纯分科课程、不重视综合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陈旧观念,认识到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是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科学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课程(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课程综合化是科学本身自然统一性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本质反映;课程综合化是由综合课程独特的教育功能所决定的;课程综合化是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综合化是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

  4 .学校所有工作,包括所有课程都必须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而精心设计。目前我国计划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以分科为主,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都是以实现教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任务为根本目的的。如果仅仅把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定位在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或者把两种课程割裂开来,都是不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人的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缺哪一个都是不完整的。学生在学校中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一种特殊的培养过程。学科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借助书本知识,通过概念和推理来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识。在知识的系统性、知识学习的效率性、学习中获得的间接经验等方面,学科课程具有优势。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知识的综合化、提高人的主体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亲自参与获得直接经验等方面,具有学科课程不能比拟的优势。两类课程只有以社会发展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相辅相成,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创造条件,才能为学生掌握全面知识奠定基础。这正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完整的有机的整合。再者这两种课程都是办好特色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和特长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学科课程学得好,为活动课程的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科课程的学习。具备了这些认识前提,我们就不会做表面的形式主义的文章了,我们就会主动地抓好两类课程,使两类课程共同承担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5 .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有相应的学习方式。传统教育中学生主要是接受性的学习,当今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提倡研究性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可以培养创新性,可以扼杀创新性",这就是说教育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淹没创新人才的泥潭。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使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念,不可能产生科学的教育行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首先要转变教育职能观,把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职能。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知识经济社会是个充满创新的社会,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难于生存,一个国家没有创新人才就难于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担负起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责任。

  其次是转变教学观。传统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准确性作为评价标准,并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以操练和背诵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教材教案负责,学生只满足于背诵标准答案。在这样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培养。

  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当作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过程。具体地讲,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围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最终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转变人才观。"应试教育"的人才观,是以能否考上大学为标准,把大学生等同于人才。大学生不能与人才划等号,大学生未必都是人才,不是大学生未必不是人才。只要善于学习,有为现代化服务的本领,立足搞好本职工作,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人都是人才。要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观点。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带动其他方面发展。

  总之,教学观念的变革是为了适应21世纪新知识经济的发展。21世纪,全球充满着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质是人的潜能发挥程度的竞争和公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而那种系统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比较狭隘,严重钳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改革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构建活动课程体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基地教师 梁金莲)

责编:兰华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