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点击院校>中国科技大学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30日 11:50

  (播出时间:2003年6月27日)

  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当代教育》的系列节目《高考大咨询》。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奔清华、赴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大学生学习的勤奋、竞争的激烈。至今,科大优秀的学风和校风仍然是高校中最亮丽、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因此美国科学周刊称科大为“中国杰出大学”,英国自然杂志称它为“招风的大树”。下面让我们进入到今天的<点击院校>。

  中国科技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是中国科学院依靠雄厚科研力量开放办学的一所研究型大学。在当时,她的成立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首任校长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担任,严济慈、钱学森、华罗庚等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直接参加学校的创建。

  (采访中国可技术大学教授彭子成)当时我们学校成立的时候,我还记得,各个系的系主任还有各个所的所长,都非常有名。像数学系就是华罗庚来当系主任,还有严济慈——严老先生来我们的系主任来兼职老师。

  中科院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亲自走上讲台为学生上课,成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大美谈。1959年5月建校不到一年的中国科技大学,就跻身于全国16所重点大学行列。1970年,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迁至安徽合肥办学,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采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程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学校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去建大楼、搞装修,而是他我们学校绝大部分老师送到海外去进修和访问。而这些老师都是30岁左右,他们很快就返回来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统。科大的外向型非常强烈。

  从诞生那天起,中国科技大学就把“科学技术”深深地烙在她的名字中,成为一所打破传统“工科”和“理科”界限,提倡“科学”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大学。几十年来,追求“精品”的中国科技大学赢得了许多个全国第一。

  这位年轻人名叫刘庆峰,1990年考入科大电子工程系,1997年他攻克了国家“863”项目语音合成技术的难关。

  (采访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刘庆峰)科大学生最喜欢做的不是简单的一些应用类的产品的开发,而是真正的有核心含量的、为了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这样一些核心技术的研究。

  提起中国科技大学,有这样一个群体让人瞩目,那就是科大的少年班。1978年第一批少年班学生入校的时候,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他们被称为“娃娃大学生”,到去年为止,科大少年班累计招收了26期,999名少年大学生。

  “破格选拔,因材施教”是少年班办学的鲜明特色。在教学模式上,少年班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模式,进校后先打基础,再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志向,自由选择专业。这也使少年班学员们实现了“早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办学目的。二十多年来,少年班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理竞赛中,所获奖项不胜枚举。现在,报考“少年班”已经成为许多“少年神童”的第一选择。

  在毕业的学生中,约80%以上在毕业当年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短短二十年里,少年班毕业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生物学“斯劳恩”奖得主、新加坡李光耀顶尖科研奖得主、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得主等优秀人才。

  (采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程艺)报考少年班的考生首先要参加当地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与当地高考(理工类)科目相同。我校按照国家高考评分标准组织阅卷,确定复试考生名单,经复试择优录取。

  少年班办学的成功,让科大人认识到这种办学模式的优势,于是从2000年开始,他们在少年班招生的基础上,有开办了00班。

  00班和少年班采取的是相同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同的是,00班招收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各类竞赛的获奖者和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主,他们的年龄比少年班的学生要稍微大一些。

  作为中国科学院办学的唯一一所大学,科大有许多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其中,生命科学就是一个,这个学科利用科大具有传统优势的数理化基础学科为平台,瞄准国际最前沿的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充分显示了中国科技大学学科交叉的独特优势。

  生命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学科之一。为了让学生能早一点把握学科研究的脉搏,科大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开始参与各项研究课题。

  科大的生命科学学科,利用学校具有传统优势的数理化学科作为平台,紧紧围绕基因、蛋白、细胞、神经等核心内容,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让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才华,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大学生。

  量子信息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但是,在中国科技大学,以郭光灿、段路明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的“量子概率克隆原理”,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被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

  20世纪80年代初,郭光灿教授就在国内率先从事量子光学研究。多年来他的梦想,是怎样把纯理论的研究变成实验成果。1996年,他得到了“211”工程300万元的经费支持,购置了这套世界上在国际上首创量子克隆原理,随后郭教授率领他的研究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

  “段—郭界限”是世界级成果。郭教授的学生、29岁的科大物理系博士、段路明由于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欧洲媒体称为“原子的上帝”。他现在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担任副教授。

  这个实验室是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占地150亩,1983年开始建设,迄今为止,国家对这个实验室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了3亿元。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平台,可用于开展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

  同步辐射实验室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实验室的二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国家实验室在科大的建设和使用,必将为科大的基础研究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看完了重点的学科专业,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科大今年的招生情况。中国科技大学的招生原则是“质量至上、追求卓越,只求质量、不求数量”,他们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都在1800人左右,即便是在前几年全国高校大扩招的时期,科大也没有扩大招生。今年,科大的本科生招生计划人数是1860人。

  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专业一共有44个,但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今年实际招收本科生的专业只有34个,其中,还包括一些根据社会需求新增设的一些专业。

  早在1985年,科大就开办了教改试点班,在全国高校中首先尝试“前期不分专业,后期自由选择”的培养模式。现在考入科大的本科生,都可以在进校一年后,在全校范围重新选择专业,并且2—3年内,还可以在学院和学科范围内灵活调整专业。而且,对于一些优秀学生,学生给他们制定了4+2+3和4+5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主要以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部分直接就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也很不错。以2002年为例:出国留学占24%,在国内高校读研究生占53%,直接就业占20%,不包括准备出国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7%。

  1963年,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走出了校门,40年过去了,从科大毕业的学生已经超过了五万名,现在,他们大都奋战在国家科技战线的最前沿,成为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实力量。

(编辑:英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