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中国节能降耗任重道远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2日 15:09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几个星期以来一直有消息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究竟升了多少?昨天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了0.8%。该公报还说,上半年,中国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电力行业上升0.8%;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8月2日《中国青年报》)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改变以来,中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中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正如有关专家所说,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无论讲得多高都不过分。

  在不少人看来,经济发展和降低能源消耗似乎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GDP的高速增长,似乎总避免不了能源消耗的剧增。高速增长的GDP,与单位GDP能耗的指标“落空”形成了反差。正是在这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一些经济大省在通报经济发展“成绩单”时,对降低能耗的“成绩单”只是蜻蜓点水,以“能耗物耗有所减少,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水泥等行业持续降温”一笔带过。正如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坦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涉及多重因素。用大项目推动高速度增长,是许多地方的习惯性选择,而速度过高难以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一旦锁定某种模式,就面临路径依赖的极大风险。

  之所以存在这种不正常现象,主要因素有:一是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导致有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认为上工业项目,就会增加财税、增加就业岗位,也就有了政绩。殊不知:许多工业项目,往往是能耗相对较高的项目。二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中没有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去做,导致在这轮投资热中普遍存在新项目结构偏重、老项目耗能偏多、小项目门槛过低。个别地区为片面追求增长甚至违规出台了推动高耗能企业加快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这必然加大节能降耗的难度。这种情况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近期发布的我国第一份能耗公报就可以得到证实,单位GDP能耗、电耗,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整体呈现出从东往西逐步递增并拉大的趋势。三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未能很好落实;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全民节约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因此,要彻底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首先就是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其次就是要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着力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尤其要把节约资源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把节能降耗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深化税收、财政、投资、金融等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降耗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意义。

  再次加快法制建设,提高节能降耗监督执法水平。尤其对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开发准入条件;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制度。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倡导广大群众实施绿色消费。

  总之,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抓紧抓好,才不至于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落实。(作者:刘纯银)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张会玲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