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警惕民办高校招生变味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3日 13:43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时段临近,民办院校由来已久的“生源之争”正开始变味。记者在江西采访发现,部分民办高校采取“每招一名新生能获得700元至1200元”的手段,鼓励学生停课外出招生。(6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从1982年第一所民办大学诞生至今,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期内,最大限度地积聚了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依靠办学质量和特色,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虽然未能和国办高校并驾齐驱,但也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全国有民办高校1300多所,具备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170多所,每年民办高校招生数量达到50万人,全部民办高校在校生已经达到数百万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有着日益光明的前途。

  在民办高等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学校滥竽充数、虚假宣传、管理混乱,影响了民办高校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及社会公信度。如一些民办高校为了争抢生源,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甚至欺骗的手段。据新华社记者在江西采访时了解到,有些高校在年初就把招生任务分配给各系,各系又分给各班级,甚至还分配到每位学生身上。为鼓励学生去招生,有点的高校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学校就开始放假、停课,要求学生回家招生。为鼓励招生,学校对区域负责人不吝重金,待遇明码标价:每招到一名学生可以拿到600元的“爱校奖”,并加0.5个学分;如果完成区域招生任务,可获一次性奖励2000元。记者在某民办高校校园里,看到拿着学校招生简章的学生比比皆是,该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招生中心”,大厅里坐满了前来咨询招生政策、办理招生证件的学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不时听到学生中流传着某某人凭招生收入达到上万甚至十几万的“传奇故事”,招生致富的“大款学生”成了一些正准备暂弃学业外出招生的学生们的新偶像,“学生渴望立刻招生的热情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光荣”招生任务以及受利益的驱动,于是一些学生在宣传学校的过程中,会隐瞒一些不利于招生的真实情况,做出类似传销的误导。正如一位被“哄”入校的大一学生所说,现在有些民办高校招生是“老生招新生,一届哄一届”,“简直就是变相的招生传销”。

  尽管为规范招生,去年江西省教育厅曾下发相关文件,严令禁止高校组织在校学生参与招生,给学生“经济奖励”更是严重违规行为,并且江西绝大多数民办高校也签订了规范招生协议。江西省教育厅社管处处长侯铁军还明确表示,对于民办学校的违规招生行为要坚决查处,尤其要制止“停课招生奖励学生招学生”等违规行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民办高校依然我行我素。一些考生到民办高校报到后发现受骗上当,提出退学,有的甚至要和学校打官司,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这样的结局显然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对民办高校的声誉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学生和家长口口相传,会使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误解越来越深,信任感大打折扣。毋庸置疑,这对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在倡导诚信招生前提下要打击欺骗的招生行为。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和考生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同时,各民办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应实事求是,守住“诚信",要用良好的教学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考生和家长的信赖,从而为自己的健康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作者:刘纯银)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点击原帖 发表高见>>

  进入论坛 建言立论>>

责编:柳博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