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路上留下更坚实的足迹
赵化勇
接过延安电影团的火炬,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
追寻这半个世纪的足迹,回顾这半个世纪的历程,新影厂始终坚持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为党的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保家卫国的战场、打击侵略者的边疆;在火热的收获田野、繁忙的建设工地;在科学探险、技术革新的前沿;在亚非会议、联合国会议会场;在地震灾区、抗洪抢险前线;在国家重大活动的现场……都留下了老一辈、新一代新影厂新闻工作者扎扎实实的足迹,这足迹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用镜头绘制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这足迹伴随着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辉煌历程,用镜头讴歌了各族人民的创造和追求;这足迹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用镜头教育着、鼓舞着他们去努力工作、学习;这足迹也伴随着我们新影厂几代人的汗水、青春、鲜血、甚至生命……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影厂在纪录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的同时,也在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步伐中,留下了自己拼搏的足迹。
从1993年新影厂成建制划归中央电视台后,在广电总局党组和中央电视台分党组的关怀指导下,新影厂经历了由主要从事电影生产到以制作电视节目为主的转轨。近十年来,新影厂的同志们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精品战略,精心创办了《世纪回眸》、《纪录片之窗》、《华夏文明》、《地图上的故事》、《新中国第一》、《中华文明之光》、《名段欣赏》等一批优秀栏目和系列节目;为中央电视台的《中国风》、《千秋史话》、《纪录片》等栏目提供了一批优秀节目;还利用丰富而珍贵的影片资料,摄制了《周恩来外交风云》、《丰碑》、《越过太平洋》、《中国1949》、《国庆纪事》、《世纪大典》、《澳门,世纪回归》、《半个世纪的回响》、《西藏50年》等一批优秀纪录电影和电视特别节目。新影制作的节目质量不断提高,节目量逐年增加,保持了新影厂的优良传统,保证了新影厂的生存和发展。
追寻历史的足迹,应该给我们带来认真的总结和冷静的思考;回顾历史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面对今天、开拓未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媒业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内一些媒体正锐意改革面貌一新,国际一些传媒对中国的渗透之势更是咄咄逼人。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强劲的竞争势头,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紧迫形势,我们更要立足于眼前,着眼于未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全力应对市场的挑战,全力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更新观念,首先要更新经营理念——真正的面向市场、走进市场、占领市场。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加入WTO以后,对我们影视节目的专门制作单位来说挑战是空前的,如果我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组织模式,只会生产,不懂经营,恐怕是难以生存的;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整个的电视市场还是很大的,仅我国就有3000多个频道,我们节目的重播率还很高,优秀节目、精品节目的数量还不够多,我们是大有可为的。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地调整思路,红红火火地开拓市场,要树立起我们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营销理念,建立起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要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坚持节目制作的高水准、高品位,要走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的道路,要发挥新影厂的自身优势,要创出自己的品牌节目来不断地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
更新观念,还要更新发展思路——组建节目公司,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我们必须看到集团化运作是媒体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现在世界上一些超大型、多层次、多领域、跨行业的媒介集团正在形成;一些缺乏实力支撑、缺乏独特优势、无法掌握先进科技的中小型传媒,正面临着被兼并或者消亡的命运。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不走集团化的道路就难以应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就难以与国际、国内的强手抗衡;就难以建立起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我们新影厂有老一辈摄影队传承下来的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有一批朝气蓬勃、勇于开拓的新生力量,只要我们坚持贯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在今后的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树立新观念、建立新体制、开拓新市场、创立新辉煌。
祝新影厂在改革发展中一路走好,留下更为坚实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