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华西村和吴仁宝
在拍摄大江截流的日子里
1980年拍摄审判四人帮
历史的见证
拍摄中国女排的启示
在南极的日日夜夜
历史的抉择
 
我拍华西村和吴仁宝

陶运钰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典范。
    吴仁宝——华西村改革开放的带头人。
    2001年9月24日,是被喻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建村4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作为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庆典活动。
    40年沧海桑田,40年红旗飘飘,40年艰苦创业,40年硕果累累。勤劳智慧的华西人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建设起了一座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世纪大厦”。我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从70年代起共10余次用影视记录着华西村的变化和吴仁宝的精神风貌。
    70年代初,我刚刚到新影驻江苏记者站工作,当时,全国农业学大寨开展得轰轰烈烈,华西村就是全国学大寨的一面红旗,我就去拍了《学大寨,绘新图》、《华西大队》等《新闻简报》影片,记录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把高低不平的田块改造成田成方、树成行的高产稳产田,建成统一标准的平房华西村,从此华西村走上了富裕之路。
    到了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华西村继续保持了全国先进。他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乡镇企业,没有联产承包到户,继续搞集体生产。这期间,我又去华西拍摄了《华西村招工》、《书记当社员》,这是华西村已建起统一的二层楼住房,华西村工农业产值超亿元,农民收入超万元,华西人走上了小康之路。
    当进入90年代,华西村迎来了建村30周年的日子,我相继又拍摄了《而立之年的华西村》、《华西新景点》、《华西人》等《祖国新貌》和纪录影片,在这期间,华西村的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总产值已超过15亿。华西农民又住进了400平方米的别墅群。华西村还建起了17层的金塔,每年接待100多万参观旅游者。
    当江泽民总书记登上华西金塔时,他欣然题字“华西金塔”,并连声称赞“百闻不如一见,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
    李鹏委员长两次视察华西村,分别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和“华西村,真正有希望!”
    吴仁宝和华西村人提出,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民。他们先后出资在宁夏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建了两个省外华西村,经过5年多时间的努力,那里已经是良田千亩,绿树成荫,厂房林立,道路通畅,商贸发达,一派兴旺景象。
    如今,华西集团又扩大了周围8个村,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当跨入2000年之际,我又先后到华西拍摄了《家在华西》和《老党员的本色》等纪录片,亲眼目睹了华西人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
    华西村,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华西村,坚持集体经济为主,坚持集体致富,在华西村没有贫困户,没有爆发户,家家都是富裕户。
    吴仁宝“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精神风貌和勤政廉洁、乐于奉献的品格不愧为一代楷模。他从70年代起给自己立下了“三不”的规矩,在村里,他不住最好的房子,不拿最高的工资,不拿最高的奖金。至今,他仍住在80年代建的二层楼房中,从1995年到2001年的8年中,他总共有应得的奖金2000多万元,而他分文不拿。他有句名言告诫自己“家有黄金数吨,一人一天只能吃三顿;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
    吴仁宝同志始终带领华西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他提出“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号召村民要尊敬老人。从70年代起,华西就实现了退休金制,现在华西村又制定了抚养老人的奖励规定,谁家的老人活到80岁、90岁、100岁的,对直系亲属每人分别奖励100元、1000元、10000元。陈真妹老人在2001年春节整整100岁。全村村民为她祝寿,老人全家36口人,共得奖金36万元。如今,华西村已经实现了电话村、空调村、汽车村、电脑村。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脚不沾泥头不淋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逐步递进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别墅轿车进入农家”。
40余年沧桑巨变,40年弹指一挥间。他们决心再接再厉,到“十五”末期,要实现一二三产业总产值100亿元。华西要实现新三通,通天、通地、通世界。把华西村建成社会主义的新乐园。
    现已74岁的吴仁宝告诉我们,他争取干到80岁,活到100岁。
    “永不满足,再攀高峰”,这是华西人和吴仁宝的共同心声。我们祝华西村步步登高,主吴仁宝健康长寿!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版权所有 http://www.cndfilm.com
北京创典时代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